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包括:

二年级 第一、二课 三年级 第一、二课

02

二年级

2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水,交流图画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明】课前画水,不管画的画简单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某些孩子思维没有拓宽,学完课文之后,他可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某些孩子画的水比较复杂,思维很独特,学习课文时他就会更加自信,学完之后再去画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会认字

晒、极、傍、越、滴、溪、奔、洋、坏、淹、没、毁、屋、猜

会写字

变、片、海、作、带、给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

云 雨 雹子 雪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温和 暴躁

(2)动动脑

师:小朋友,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例:“我会变”

“我的家”

“我的活动”

“我的脾气”

【说明】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生字组词

晒 shài 晾晒liàng shài 晒台shài tái

极 jí 北极běi jí 极大jí dà

傍 bàng 傍晚bàng wǎn 傍午bàng wǔ

越 yuè 越来越大yuè lái yuè dà

越来越快yuè lái yuè kuài

滴 dī 水滴shuǐ dī 一滴油yī dī yóu

溪 xī 小溪xiǎo xī 溪水xī shuǐ

奔 bēn 奔跑bēn pǎo 狂奔kuáng bēn

洋 yáng 海洋hǎi yáng 大西洋dà xī yáng

坏 huài 坏苹果huài píng guǒ

坏人huài rén

淹 yān 淹没yān mò 淹死yān sǐ

没 méi 没有méi yǒu 没人méi rén

毁 huǐ 烧毁shāo huǐ 打毁dǎ huǐ

屋 wū 屋后wū hòu 屋前wū qián

猜 cāi 猜测cāi cè 猜想cāi xiǎng

变 biàn 变魔术biàn mó shù

变成biàn chéng

片 piàn 一片yī piàn 片段piàn duàn

海 hǎi 大海dà hǎi 海水hǎi shuǐ

作 zuò 工作gōng zuò 作业zuò yè

带 dài 带领dài lǐng 皮带pí dài

给 gěi 给我gěi wǒ 给你gěi nǐ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

(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

(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的,以下的顺序可以改变。

“我会变”

(1)“我学会了字词”

“漂浮”、“碰到”、“雹子”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填空:

云在天空中 。

一只小船在水上 着。

师:请小朋友想象云彩在空中飘浮和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

师出示雹子的图片,让学生对雹子有直观的认识。

(2)“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3)师: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 霜……

“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师:现在小朋友都很累了,请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吧。

师:好,该“起床”了!刚才,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讲话,这就叫做──

生:安静。

师:对!叫安静。那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好吗?

生:好!

师:(出示池水的图片)大家看看,这里的水好像正在睡觉,安静吗?

生:安静。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很安静?(出示“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生:读课文。

师:大家再想一想,它在小溪里散步时的样子。谁能说说它是怎样散步的?

生:慢慢地散步。

师:对呀!看谁能读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语气。(出示“在小溪里散步”)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想想,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谁能?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课文第三段有个词语写大海里的水很多很多,看谁能找到这个词语,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个词语是“开大会”。因为开大会时人很多。

师:你真会动脑筋!请你把这句话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水在大海里开大会的样子。

生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得向你学习!好,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把第三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飞舞 慢跑……

【说明】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点放在朗读上,用较短的时间把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朗读指导和识记字词。第1、2自然段比较活泼,也比较容易读。难点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不同、气势不同,所以读的感觉也不同。通过出示图片和练习生活实际来引领孩子们感悟,慢慢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体会和比较中,慢慢感受到朗读的技巧,学会阅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内容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二、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

(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 灌溉 机器 帮助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 “暴躁”两个词语。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

由以上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直接过渡到读。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学生回答。

【说明】这一自然段中,生字生词特别多,所以,运用联系前后文,看图片来直观感受,理解记忆字词。当对词语理解到位了,对水的“温和”和“暴躁”直接感受到了,读好这一段也就轻而易举了。

三、我自信,我能背

1、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来评一评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指名回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3、“展示我自己”

(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说明】由读通课文,到读好课文,再到朗诵课文,这是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优美的文字应该靠背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四、我要写好字

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等等

五、小小作家

师:请同学们模仿“我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让别人猜猜你写的是什么。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说明】文中的语言很美,句式很整齐,如:“有时候……有时候……”“我会变,变成……变成……”“我在……在……在……”这样的句子,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仿写在低年级是训练写话能力的很好方式。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就会对写话产生兴趣,慢慢养成写的习惯。

板书设计:

02我是什么

我会变:云 雨 雹子 冰 霜……

我的家: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我的活动: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飞舞 慢跑……

我的脾气:温和 暴躁……

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却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文章用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出水的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二)(1)

3.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2、让学生知道丰富的知识要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学习才能学到。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讨论法

3、朗读法

六、教学准备: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 情境引探

(播放视频或图片)

师:孩子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植物的种子成熟了,种子宝宝要告别自己的妈妈开始新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方法送走孩子们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 读文识字

1、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拼音或者问问老师同学,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生词朋友说了,要想把课文读好,必须先过它这一关,看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自己来读一读。(自读)

有信心把词语读好吗?看,这里有一座词语山,咱们看看那一小组用最快的速度登上山顶。

3、生词朋友很开心,已经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了,相信生字宝宝更难不倒你们,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读,(找生领读)这个老师当的很棒,我们来开列小火车,相信你们一定能顺利到达终点。

会读字

植、如、为、旅、备、纷、刺、底、炸、离、察、识、粗、得

会写字

法、脚、娃、毛、知、它、她、更

生字组词

植 zhí 植物zhí wù 种植zhòng zhí

如 rú 如果rú guǒ 假如jiǎ rú

为 wèi 为什么wèi shén me 为何wèi hé

旅 lǚ 旅行lǚ xíng 旅客lǚ kè

备 bèi 准备zhǔn bèi 备用bèi yòng

纷 fēn 纷乱fēn luàn

五彩缤纷wǔ cǎi bīn fēn

刺 cì 刺刀cì dāo 刺耳cì ěr

底 dǐ 底部dǐ bù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炸 zhà 炸弹zhà dàn 爆炸bào zhà

离 lí 分离fēn lí 离开lí kāi

察 chá 观察guān chá 觉察jué chá

识 shí 博识bó shí 识字shí zì

粗 cū 粗大cū dà 粗壮cū zhuàng

得 de 走得慢zǒu de màn

跑得快pǎo de kuài

法 fǎ 办法bàn fǎ 法律fǎ lǜ

脚 jiǎo 两只脚liǎng zhī jiǎo

脚指头jiǎo zhǐ tou

娃 wá 娃娃wá wa 葫芦娃hú lú wá

毛 máo 毛发máo fà 皮毛pí máo

知 zhī 知道zhī dào 先知xiān zhī

它 tā 它们tā men 它是tā shì

她 tā 夸她kuā tā 她们tā men

更 gèng 更加gèng jiā 更好gèng hǎo

三、 感悟课文

1、生字词我吗已经读的很棒了,淘气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现在我们请5名同学分小节读文。(指名分小节读文,读的同学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要认真,如果他读的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你认为他哪读的不够好,你就帮帮他。)

2、 快速读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用完整话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知道种子长大了就得四海为家)

师追问: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师相应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2、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一会说给大家听。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

(1)生:我认为蒲公英的办法好,(因为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轻轻一吹是怎么吹?你来吹吹?介绍图片,这就是蒲公英的种子,聚在一起毛茸茸的。

师:只要有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了,你们想看看纷纷出发是什么样子的吗?(播放视频加音乐) 师:蒲公英妈妈的办法真容易呀!让孩子们乘着风就能飘走了!你们快来读一读吧,学生练读。

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轻悠悠地飘,多美啊!

师:美丽的蒲公英乘着风出发了,它们可能会飞到哪呀?

生自由发言,蒲公英宝宝飞到哪,哪就是它的家,在那生根发芽。如果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是什么呢?——四海为家。

(2)四海为家的宝宝不光有蒲公英,还有谁呢?

我认为苍耳妈妈的办法好,(好在哪?)(因为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

能去田野、山洼)

看这就是苍耳(展台出示成杈的苍耳种子)拿几个让前面同学摸摸,捏捏,什么感觉呀?(因为苍耳浑身长满小刺,刺上有小钩子,挂住动物的皮毛不容易掉下来)

你们想知道苍耳是怎么旅行的吗?(播放视频)

师:看,人走过来了,苍耳挂在了人得裤子上。小羊跑来了,苍耳要随小羊去旅行啦!

师:苍耳妈妈多聪明呀!不费力气就能让孩子去旅行,我们来夸夸苍耳妈妈吧!谁来读一读?

师:苍耳妈妈这么聪明,你没读出来,我们再试试好吗?

师:你对苍耳妈妈的敬佩和赞赏读出来。谁来读一读。

师:苍耳妈妈的办法多神奇呀!它借助小刺能保护孩子同时挂住动物的皮毛,让孩子们去旅行。豌豆妈妈更有办法,你认为她的办法好在哪里?(看课件文字回答)

(3)学习豌豆传播这一节

师:让我们一起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吧?(播放课件:这就是豆荚,

情啊?带着这种高兴心情读给你的同桌听。

师:孩子们蹦着跳着出发了,多快活呀!谁把自己当成小豌豆来读一读。 3.小结:(指板书小结)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用自己的智慧送走了宝宝,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只有细心、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拥有它,获得许许多多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了什么?

2、老师也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出示课件拓展内容)仔细读一读,用“——”画出每一种传播方法里介绍了哪些植物?

3、知道了这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仿照第2、3、4小节的格式写一写吧!看谁是最棒的小诗人! 小结归纳: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妈妈办法多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板书设计:

蒲公英 吹 风

植物妈妈有办法 苍耳 挂 动物

豌豆 晒 太阳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二)(2)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

2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板书:2 花的学校)

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

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 ”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 ”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

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课件出示)

第一关:汉字大本营。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新词,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获得“写字之星”。

第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

第三关:智慧少年。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

(一)汉字大本营

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衣裳 猜出 扬起 双臂 能够 碰触 放假 墙角 狂欢 落下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注意读准平舌音“猜”,翘舌音“裳、触”,后鼻音“荒、狂、墙、扬”。“假”是个多音字,本文读“jià”,组词为“放假”,还有一个读音是“jiǎ”,组词为“真假”。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落 荒 笛 舞 狂 墙 假 触 够 猜 扬 臂

(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加一加: “艹 洛=落”“⺮ 由 笛”“犭 王=狂”。 换一换:“霞”把“雨”成“亻”是“假”,“杨”把“木”换成“扌”,就是“扬”。 猜谜语: “舞”的谜语是“四十年隔别,惟一夕相逢”。“带角的虫子”就是“触”。 扩展组词 :“荒山 墙角 能够 猜猜 双臂”

(2)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同位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二看写规范了吗?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3)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落”:上面的草字头要写宽一些,横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洛”。“荒”: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是“芒”,不要在竖折上再多加一点。“舞”注意中间是四横,不宜写长,要写短一些,下面的部分右面不是“牛”。

(5)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恭喜大家。继续勇闯下一关。

(二)阅读展示台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再练练,读出自己的感受。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好难读的句子。(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展示读书成果,并抓住关键词语谈淡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 (诗歌的语言好美,花儿好可爱!)

(三)智慧少年

1.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了生字词,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 班内交流。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四、总结提高,交流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

2.师总结:语文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去读、去画、去思、才能获得真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板书:2花的学校)

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导言: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己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像充满了童真童趣。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花儿很欢乐的? (一、二、六自然段)

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象声词。“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地跳舞、狂欢。 (板书:跳舞 狂欢 跑出来) 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跑出、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 (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 (板书:美丽 活泼 可爱 向上) (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

3.指名读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像,用自己的儿童语言来进行描述。

4.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1) 出示“雨一来,他们就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照样子写一写:蜜蜂一来,他们

(2)出示句子:“树林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 理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 (积累象声词) (3)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像,自由描述。 (4)阵雨和大雨中各色鲜艳的花,大家看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 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指名读七、八自然段,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想一想,说一说:花儿的家在哪里?(天上)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

指导学生朗读。读好问句“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着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板书:急急忙忙)

6.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四、拓展想象,感悟积累

1.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2.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优美的词语。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二)(3)

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同桌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教师简介孙中山,让学生对孙中山有初步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出示投影: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先生 ,

学生 。

孙中山背得 。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

2、指明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中说明孙中山学习怎样?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反复练读孙中山想的和说的话,读出当时孙中山的心理。

3、“壮着胆子”说明什么?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有什么反映?学生边读课文边体会勾画相关词句。

4、观察图画,对比孙中山与同学们的表情差异。然后学生反复练读课文,体会同学们害怕的心情。

5、投影:

孙中山给教师提了意见以后,别的同学 ,

孙中山却 。

学生把这句话说完整。

然后思考讨论:

孙中山敢提意见,难道就不怕挨打吗?

6、讨论练说:

为了 ,孙中山宁可 ,也要 站起来提问。

7、先生听了孙中山的话后,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读出先生前后语气的变化。学生思考讨论:先生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8、出示投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小组合作,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在全班交流。

三、拓展、练笔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不懂就要问了吧,为了弄清道理,不懂就要问。学生再一次大声朗读课题。

四、总结:

五、板书:不懂就要问

弄清道理

不懂 就要问

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