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夏意,粽叶飘香,端午节有着寓意幸福、安康的节日。对于每个人来说,端午节的重头戏肯定就是吃粽子了吧!每个地方的端午习俗都不同,导致各种口味的粽子开启了“C位争夺战”。众所周知,粽子的口味有咸肉粽、豆沙粽、蛋黄粽、板栗粽、水晶粽等。不过,如今出尽风头的粽子早已不是印象中的传统口味,水果粽、冰激凌粽子等创新口味抢戏不少。不知道在网友们心中,咸粽、甜粽到底更青睐哪种口味呢?

冷水煮粽子好还是开水煮粽子好(用冷水还是热水)(1)

不过,今天在下可不是为粽子代言的,而是跟大家分享煮粽子的技巧。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直接买现成的粽子,反而享受在家里自己动手包粽子的感觉。因为在家自己包粽子更有意义,既卫生又美味,自己喜欢吃什么料就加什么料,加多少也完全是随心所欲,这样的仪式感才是对端午节最基本的尊重。

那么,到底怎么正确煮粽子呢?献上煮粽子的小技巧~

冷水煮粽子好还是开水煮粽子好(用冷水还是热水)(2)

有网友可能会说,煮粽子很容易呀!不就是包好粽子,冷水下锅煮个几小时出锅吗?这种敷衍式的煮粽子模式,注定做出来是不好吃的,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得讲究办法,只要方法对了,粽子才会软糯不夹生,好吃到连邻居闻见了也竖起大拇指。

煮粽子时,直接给它泡“冷水浴”。

煮粽子的时候,千万不能给粽子太多温暖,直接冷水下锅,几个小时之后,你会发现粽子非常软糯,一点夹生都没有。很多人煮出来的粽子夹硬芯,其实就错在热水下锅。

冷水煮粽子好还是开水煮粽子好(用冷水还是热水)(3)

正常人都觉得应该要等水沸腾之后,再把粽子放进锅中,这么做粽子表面的部分受热度更高,而中心部位的温度持续上不去,最后形成一层“硬芯”。冷水下锅,能够让所有粽子同时受热,受热的程度更加均匀,在焖煮后的口感会更加软糯。

煮粽子别清水煮,请加点“料”吧!

想要粽子更美味,请不要用清水煮哦!因为用清水煮的话,粽子的味道会越来越淡,反而味道都流失在清水当中呢,所以,为了锁住营养,保持美味,在煮粽子时加上这两种料吧:盐和食用碱。

冷水煮粽子好还是开水煮粽子好(用冷水还是热水)(4)

“盐”能够让粽叶的清香更浓郁,道理跟用盐能够激发甜味的协同作用相似;“食用碱“则是可以提升糯米的“糯”口感,吃起来软软的口感更佳。而且食用碱的作用还能有助于粽子的成型,防止营养在炖煮的过程中流失掉。

粽子跟锅的最佳“相处”时间多久?

粽子的主材料是糯米,如果煮的时间太短,糯米口感会较硬,一般在小火煮开之后,再煮3-5个小时才能熟透,最后关火后焖30分钟,这样的时间就堪称完美了!

冷水煮粽子好还是开水煮粽子好(用冷水还是热水)(5)

在此有必要要提醒一下,粽子跟锅的“相处“时间不宜过短,也不能过长。煮的时间不够粽子没有熟透,不利于肠胃消化,煮的时间太长粽子里的材料都煮太烂,吃起来整个口感就会失去粽子本身的软糯感,而是变成软烂感了。还有一点要注意,在开始就得把水放足够,中途不宜加水操作,不然调的味都被兑淡,口味也会有偏差!

冷水煮粽子好还是开水煮粽子好(用冷水还是热水)(6)

以上3点小技巧有助于帮大家做出软糯的粽子,除此以外,其实在选择煮粽子的锅也很重要,如果有条件的话,用大饭锅放在柴火上面焖煮,粽叶的鲜香通过柴火来逼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美味”啊!煮粽子好吃不夹生,不妨参考以上3个小技巧,预祝大家煮粽子零失败,还有端午节快乐!

内容为润心忆原创,盗图抄袭请三思而后行。温润身心,食之记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