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郑健阳
没有封城,一座拥有2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是如何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的广泛传播?7月11日,国际知名的斯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Infectious Disease of Poverty》杂志发表由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铁建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邹华春教授、舒跃龙教授联合撰写的文章《有效控制新冠肺炎广泛社区传播的成功范例:深圳是如何做到的》,深圳的抗疫经验再次被国际肯定。其中,2003年SARS爆发后,深圳市卫生部门建立了包括不明原因肺炎(PUC)在内的新发和突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快速响应系统起到关键作用,该系统也促使深圳在全国最先发现新冠肺炎人传人证据。
▲ 国际知名斯普林格出版社旗下《贫困性传染病杂志》
作为通讯作者,冯铁建告诉记者,据深圳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估计,深圳市常住人口中有超过200万湖北籍人士。而在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前的四周内,有超过100万人在深圳和湖北之间流动。由于两个地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COVID-19较高的基本再生数初步预测和风险评估分析表明,深圳市出现大量的新冠肺炎病例潜在风险巨大。
但截至2020年3月31日,深圳市仅有45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有376例(83%)为深圳以外地区感染,包括湖北省感染304例、中国其它地区感染39例以及其它国家感染33例,仅75例为深圳市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感染者均非在深圳市内社区传播所致。
目前,国际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因此,深圳的经验值得借鉴。
深圳如何有效防控疫情在本地蔓延呢?
经过分析,文章提出,2003年SARS爆发之后,深圳市卫生部门建立了一个快速反应系统,用于监测和应对新发和突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不明原因的肺炎(PUC)。该系统包括“五早行动”(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和“四集中”(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患者和集中治疗)。
文章回顾疫情防控过程2019年12月30日,深圳市疾病监测系统通过舆情监测及时捕捉了武汉的情况,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疾控中心迅即组织了由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舆情沟通等专家组成的应急小组,对可能爆发的疫情进行监测与应对指导,激活了应急响应系统。
在应急响应系统之下,五天之内,深圳明确了定点治疗医院,并与海关部门协调,建立了对来自武汉的旅客进行筛查和隔离的相应流程。2020年1月16日,市政府迅即组织召开全市冬春季传染病联防联控会议布署全市性多部门PUC联防联控工作,1月18日,市领导督促“两站一场一码头”等公共场所进行体温监测、人员限流、减少大型活动和利用多源大数据开展防控工作等措施的全面落实。1月19日,深圳市发现报告的全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协调获得了COVID-19确证资格,并指导全市39家新冠病毒筛查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针对COVID-19传播途径,早期信息为该病毒发生人际传播可能性很低。深圳PUC监测系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在中国最早发现了人际传播的证据。据此调查分析结果以及其它证据,2020年1月20日由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发出了病毒可能发生人际传播的警告。
1月24日,应急小组通过设立新冠肺炎疫情电话热线,为公众提供咨询与帮助,同时深圳市政府还宣布新冠肺炎的治疗费用将由公共医疗保险全额负担。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深圳市于2020年1月28日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CPCCS),以统筹协调全市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CPCCS成立了10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流行病监测、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消毒、后勤保障、信息传播、医学观察、风险评估、生物安全管理、科学研究以及指挥和控制,全市组建了由72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对所有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详细调查和追踪随访。
此外,多部门协调、积极主动追踪随访、密切接触者筛查、及时的隔离治疗、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有效的社区管控和迅捷的信息传播分享则是遏制这一流行病并且令广大市民安心的关键举措。
冯铁建说,相信深圳经验为正在经历并准备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