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七年级上全册语文知识点(初中语文七上1-8课)(1)

1.《春》 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 的 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

刘湛秋 1935年 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 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 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① 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 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4.《古代诗歌四首》

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 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等 。

一、《观沧海》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

左迁:降职。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7、艺术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三、《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必须掌握的内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

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四、《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

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必须掌握的内容:

1~3句:用九个景物构成一幅水墨画,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一、文常

《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 ,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作者与背景

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原籍河北涿(zhuō)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出血逝世。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二、字词

残疾 焦躁不安 憎恨(zēng) 暴怒无常 砸碎 墙壁 沉寂

瘫痪(tān huàn) 侍弄(shì) 捶打 整宿(xǐu) 翻来覆去

唰唰啦啦 憔悴(qiáo cuì) 央求 神色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豌豆 仿膳 踩扁 敏感 诀别 淡雅 深沉 泼泼洒洒 烂漫

创伤(chuāng)

词语解释:

1.瘫痪(tān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2.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3.整宿:整夜,整个晚上。

4.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5.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三、问题巩固

(一)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试结合上下文做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解析: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解析: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3.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解析:“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4.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解析:仅仅因为“我”勉强(qiǎng)同意出游,母亲就“喜出望外”,展开话题,提起“我”儿时的趣闻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暂时忘记了眼前的烦恼,直到她突然意识到犯了“禁忌”,才从“梦”中惊醒。母亲“忽然不说了”,她意识到她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

(二)“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解析:“我”的暴怒无常,主要表现在不能以欣悦或者平常的心情接受本来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春天的归雁,还是甜美的歌声,或是外出赏花,都不能唤起“我”对生活的热情。其本质是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因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三)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

解析:第2自然段“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第5自然段“我没想到她已经炳成那样。”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暴怒无常”而懊悔。“我”正是在这样的反思与醒悟中变得成熟了。

(四)找出第1段中的叠用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

叠用词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解析:两个“悄悄地”,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谨慎的动作,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宽容和忍耐;“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忍打扰“我”、不想激怒“我”,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情态;(眼边)“红红地”,含蓄地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我”的不幸,她比“我”更为痛苦,又无可诉说;“去走走”极为口语化,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掩饰不住高度紧张的期待心情,因为对这样的提议,“我”是不容易响应的;“好好儿活”口语化表达,朴实而真切,万千牵挂与不舍,尽在不言中。

6.《散步》 莫怀戚

一、作者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诗礼人家》等。

二、课文内容。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身后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结构图解。

思考: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A、散步的人有: 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景?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请用:“初春之景是美丽的,美在___”句式品赏。

概括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特点。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

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找出过渡段落,并概括。

过渡:我们一家四口在这样美丽的初春田野上散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一个小小的分歧却让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思考: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

为什么我会感到责任的重大?

我决定走大路。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我的决定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之重大。(这其中表达式我对母亲、妻子、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怎样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小孩,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老人、小孩组成当前典型的小家庭,而整个世界正是一个个小家庭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

写作技巧一

开门见山,直接叙事。

写作技巧二

抓住细节,刻画人物。

写作技巧三

结尾点题,升华主题。

写作技巧四

巧借景物,烘托主题。

写作技巧五

巧妙穿插,交代内容。

作用:让时空更集中

对称美

► 有的浓,有的淡。

►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课堂小结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一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愿我们每个家庭都从散步这样的小事做起,建设美好的生活,创造温馨的家园。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 冰心

1.词语:

匿名(nì míng) 林阴(lín yīn) 敷衍(fū yǎn)

膝盖(xī gài) 并蒂(bìng dì) 浓阴(nóng yīn)

莲蓬(lián péng) 菡萏(hàn dàn) 敧斜(qī xié)

慈怜(cí lián) 荫蔽(yīn bì) 荫庇(yìn bì)

覆盖(fù gài)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 mèi)

木梗(mù gěng) 沐浴(mù yù) 遮蔽(zhē bì)

徘徊(pái huái) 嗅觉(xiù jué) 揣摩(chuāi mó)

2.多音字

荷:荷叶(hé) 负荷(hè)

闷:闷热(mēn rè) 闷闷不乐(mèn mèn bú lè) 烦闷(fán mèn)

会: 会计(kuài jì) 会议(huì yì)

卷:试卷(shìjuàn) 卷入(juǎnrù)

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 biàn) 大腹便便(dà fù pián pián)

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

匿笑、并蒂、桔(j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

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

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⑦攲斜:倾斜、歪斜。

5.文学常识: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6、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7、《金色花》描写了三次嬉戏:

①让母亲嗅到花香

②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

③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

8、《金色花》中心思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9、《荷叶 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10、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因为“我”看到荷叶护莲,就像坚强的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和勇敢无畏的守护一样。

11、文章第⑧段的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1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理解:本段是文章的主旨。把母亲比喻成荷叶,把“我”比喻成红莲,“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托物言情的写法)

13、《荷叶 母亲》中心思想

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课文讲解

一、文学常识: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

《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古今异义:

1、儿女 : 古,子侄辈; 今,子女。

2、 去: 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

3、文义: 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五、一词多义

1、顾:①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

②相顾惊疑。 顾:看。(如顾野有麦场)

③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如三顾茅庐)

2、信:①则是无信。 信:讲信用。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③必以信。 信:实情。

六、敬辞与谦辞

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七、其它关键词

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4、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着、随着。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八、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6、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飞舞。

九、理解问答: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1)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2)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

2、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答: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古诗中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答:“撒盐”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用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形容飞雪的比喻句:

(1)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 白《北风行》

(2)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李商隐《对雪二首》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 愈《春雪》

4、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答:(1)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2)没有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3)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该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则更令人钦佩。

(4)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咏雪》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文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二、注音:

讲论(lùn) 雪骤(zhòu) 差(chà)可拟

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三、解释词语: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

(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5)俄而: 不久,一会儿

(6)骤:急速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

(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四、翻译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不久,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问题探究: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参考答案: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参考答案: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5、假设你也参与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讨论,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

例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未若鹅毛风中舞。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

一、注音:

尊君在不(fǒu) 非人哉(zāi)

二、解释词语: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

(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4)至:到

(5)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7)时年:这年(那时)。

(8)戏:玩耍,游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11)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12)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3)信:诚信,讲信用。

(14)礼:礼貌。

(15)惭:感到惭愧。

(16)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7)顾:回头看。

三、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七年级上全册语文知识点(初中语文七上1-8课)(2)

第一单元新闻知识点:

新闻要素

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结构

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等四种,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等三种。结语则或是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或是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新闻导语

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新闻正文

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新闻背景

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新闻结构: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1、消息二则

溃退kuìtuì:溃,溃败;败退。

泄气xièqì: (1)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2)泄劲(3)放弃;(4)讥讽低劣或没有本领。

督战dūzhàn:监督作战。

要塞yàosài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yèyǐ:已经。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反衬解放军攻势迅猛,不可阻挡。

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当,阻挡;锐,锐气;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其它词语:

歼灭jiānmiè:消灭(敌人)。

经营jīngyíng:筹划组织并管理。

击溃jīkuì:打垮。

风平浪静fēngpínglàngjìng: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渡过dùguò:指横渡江河湖海,由此岸到彼岸,侧重指空间。

不料bùliào: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

区域qūyù:1. 土地的界划。指地区。2. 界限;范围。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bānfā: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遗嘱yízhǔ:指遗嘱人 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建树jiànshù:建立的功绩、成就。

仲裁zhòngcái: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之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jù é:金额数量巨大。

其它词语:

逝世shìshì:去世、死亡。多用于表示对死者的敬意。(褒义)

吞食tunshi: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儿地或整块地咽下去。

安慰anwei:安顿抚慰。用欢愉、希望、保证以及同情心减轻、安抚或鼓励。

3、“飞天”凌空

凌空língkōng:指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翘首qiáoshǒu:抬起头来。

酷似kùsì:极像。

潇洒xiāosǎ:(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轻盈qīngyíng: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悄然qiǎorán:形容寂静无声。

由衷yóuzhōng: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

新秀xīnxiù: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

屏息敛声bǐngxīliǎnshēng:屏息,暂时抑止呼吸;敛,收;抑制语声和呼吸。本课指注意力集中。也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yǎnhuāliáoluàn:缭乱:纷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如梦初醒rúmèngchūxǐng:初:刚刚;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其它词语:

沉静自若chénjìngzìruò: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儿似的。

从容不迫cóngróngbùpò: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潇洒自如xiāosǎzìrú:形容非常洒脱。

一刹那yīchànà: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旋风xuànfēng:原指螺旋状运动的风。亦形容迅疾的动作。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lóng: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震耳欲聋侧重于形容声音沉闷;“响彻云霄”侧重于形容声音响亮。

4、一着惊海天

桅杆wéigān:1:船上挂帆的杆子。2: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浩瀚hàohàn:本意为水势盛大,引申为广大、繁多的意思。

娴熟xiánshú:熟练。

咆哮páoxiào:1、猛兽怒吼;2、形容人暴怒喊叫或水流奔腾的巨大声响。

紧绷jǐnbēng:1、捆扎得很紧的样子;2、心情紧张、表情不自然。

镌刻juānkè:镌,雕;雕刻。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也比喻记忆刻在脑海里。

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不马虎。

白手起家báishǒuqijia: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其它词语:

凛冽lǐnliè:极为寒冷,严寒刺骨。 常用于形容隆冬时的寒风。

着陆zhuólù:飞机等降落到地面上 。着:降落。

默契mòqì:双方事先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

惊心动魄jīngxīndòngpò: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船艉chuánwěi:一般是指军舰的尾部,并不是后半段。

湛蓝zhànlán: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本单元需要积累的其他词:荻港dígǎng横渡héngdù沸腾fèiténg敦煌dūnhuáng坠毁zhuìhuǐ承载chéngzài着舰zhuójiàn

第二单元

5、藤野先生

挟xié,1.用胳膊夹着:~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2.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制。~势(仗势)。3.心里怀着(怨恨等):~恨。~怨。~嫌。

樱花yīnghuā

绯红fēihóng:鲜红。

宛如wǎnrú:好像,仿佛

掌故zhǎnggù: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落第luò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畸形jīxíng: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不逊bùxùn:傲慢不礼。逊,谦虚。

匿名nìmíng:匿,隐藏;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诘责jiézé:责问。

呜呼wūhū:①叹词。表示叹息:呜呼哀哉。 ②旧时祭文中常用“呜呼”,因以借指死亡:一命呜呼。

凄然qīrán: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教诲jiàohuì:老师的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教育、教导,使人进步。

油光可鉴yóuguāngkějiàn:鉴,照。文中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杳无消息yǎowúxiāoxī: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ò:(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人君子zhèngrénjūnz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深恶痛疾shēnwùtòngjí: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厌恶痛恨到极点。

其它词语:

发髻fàjì 驿站yìzhàn 芦荟lúhuì 解剖jiěpōu 订正dìngzhèng扒手páshǒu 芋梗汤yùgěngtāng 颇冷pōlěng 下咽xiàyàn

瞥见piējiàn: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某事。很快地扫了一下。 熟识shúshí:指了解的比较透彻,常用以表示与人认识的时间比较久,相处得比较熟,很少用于事物。

标致biāozhì: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相干xiānggān:互相关联或牵涉;有关联(多用于否定)

托辞tuōcí:找借口。

和蔼héǎi: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烂漫lànmàn:本意为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引申为光彩四射,绚丽多彩;散乱,分散;放浪;淫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6、回忆我的母亲

溺nì:1.淹没:~水。~死。2.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爱。沉~。

佃农diànnóng: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劳碌láolù:指辛劳忙碌。

私塾sīshú: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周济zhōujì:以财物帮助接济

宽厚kuānhòu:指宽大厚道;深沉浑厚。

仁慈réncí:仁爱,慈善。

连夜liányè:①(名)当天夜里(就做)。 ②(名)连续几夜。

慰勉wèimiǎn:安慰鼓励。

不辍bùchuò:形容事物永不休止的一种发展状态。不停;不止;不绝。

任劳任怨rènláorènyuàn:做事不辞劳苦,不埋怨劳累。任:承受,担当;比喻工作不辞劳苦。

为富不仁wéifùbùrén: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为:做,制造,引伸为谋求;不仁:刻薄,没有好心肠。

其它词语:

妯娌zhóuli哥哥妻子和弟弟妻子的合称。

和睦hé mù: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

管束 guǎnshù:遏制自由行动或言论;约束,使不越轨。

豪绅háo shēn:指指土豪劣绅。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

差役 chāi yì:①(名)封建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②(名)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横蛮hèng mán:粗鲁野蛮,不讲道理

节衣缩食jié yī suō shí:节、缩:节省。衣:衣服。食:食物。省吃省穿,形容节俭。

仪陇yílǒng:县名,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东北部,是朱德元帅的故乡。

外甥wàisheng:姐或妹的儿子。

哀痛āi tòng:悲伤;悲痛。

7、列夫﹒托尔斯泰

颊jiá:;脸的两侧:脸~。双~。~上添毫(喻文章精心润色,描写生动)。

黝yǒu:黑色。黝黑,黑。

粗糙cū cāo:①毛糙,不精细:木质粗糙。 ②(行为)马虎,不细致:办事粗糙|做工粗糙。 ③粗暴:只因性子粗糙,人缘不好。

崎岖qí qū:山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有时也比喻人生艰难,险阻。文中指不平坦。

平庸píng yōng: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

滞留zhìliú:停留不动。滞,不疏通。

愚钝yúdùn:愚蠢,不伶俐。

器宇qìyǔ:气概,风度。

蒙昧méng mè:没有文化,不懂事理。

酒肆jiǔsì:酒馆。肆,铺子。

缰绳:jiāng shéng:牵马或其他牲畜用的绳子

轩昂xuān áng: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胆怯dǎn qiè:胆小,缺少勇气。

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òu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指皮肤粗糙。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原意指野鹤站在普通的鸡中,十分高大。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惶恐不安。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或比喻议论深刻。文中形容目光犀利。

其它词语:

禁锢jìngù:束缚,限制。

侏儒zhūrú: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锃亮zèngliàng:形容闪亮耀眼。

涟涟liánlián:泪流不断的样子。

盎然àngrán: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粗制滥造cūzhìlànzào: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郁郁寡欢yùyùguǎhuān:心情苦闷、不快乐的样子。

颔首低眉hànshǒudīméi:低着头。形容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 sè: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面容和眼神阴暗下来,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麻木不仁mámùbùrén: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广袤无垠guǎngmàowúyín: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以南北长度为“袤”

赤裸裸chìluǒluǒ: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浅薄qiǎnbó:缺乏学识和修养。

微不足道wēibùzǔdào: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粲然cànrán:露齿而笑的样子。

无可置疑wúkězhìyí: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甲胄jiázhòu:盔甲。

掩饰yǎnshì: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犀利xīlì:(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敦实dūnshí:粗短而结实。

泰斗tàidǒu: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归宿guīsù: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平淡无奇píngdànwúqí:事物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和出奇的地方。

名门望族míngménwàngzú:指有声望、有地位的大家庭。

畏缩wèisuō:害怕而不敢向前。

8、美丽颜色

微妙wēimiào:指深奥玄妙;精深复杂,难以捉摸。

燥热zàorè:1.炎热。 2.形容热得难受。 3.形容心情烦躁。 4.指燥气。中医谓燥乃干金之气,热是太阳之火。 5.指热症。 6.指药性燥烈干热。

沥青lìqīng: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

骤雨zhòuyǔ:暴雨。

窒息zhìxī: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chuīxū:夸张地宣扬。

荧光yínguāng: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

筋疲力尽jīnpílìjìn: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和颜悦色héyányuèsè: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其它词语:

炽热chì:温度高,极热。 猝死cù:猝,突然。 踱来踱去duó 轮廓kuò 创伤chuāng

第四单元

13、背影

迂yū:1、曲折,绕远:迂回。迂缓(行动迟缓)。2、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迂论。迂气。迂儒。迂阔(不切合实际)。迂腐(说话、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迂夫子(迂腐的读书人)。

拭shì:揩擦

搀chān:1.在旁边扶助:~扶。~着他走。2.混合:~杂。~和(huo )。

交卸jiāao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lángjí:乱七八糟的样子。(慰藉wèijiè)

簌簌sù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赋闲fùxián:文中指失业在家。

游逛yóuguàng:游览;为消遣而闲走。

踌躇chóuchú:犹豫。

马褂mǎguà:马褂最早是明朝军服,清初成为了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蹒跚pán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táng:衰颓败落。

琐屑suǒxiè:细小而繁杂的事。

触目伤怀chùmùshānghuái:怀,心。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其它词语:

差使chāi shǐ:旧时指官职、职务。

祸不单行huò bù dān xíng:行,到来。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奔丧bēn sā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典质diǎn zhì: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典,典当;质,抵押。

亏空:kuī kong:所欠的财物。

惨淡cǎn dàn:凄惨暗淡,不景气。

勾留gōu liú:短时间停留。

妥帖tuǒtiē:恰当合适。

警醒jǐng xǐng:睡眠中容易醒来。文中指不要睡得太沉。

不能自已bù néng zì yǐ: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情郁于中qíng yù yú zhōng:郁,(忧愁、气愤等)积聚;感情积聚在心里。

大去dà qù:委婉词,指去世。

惦记diàn jì:表示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还有“打主意”的意思。

14、白杨礼赞

开垦kāikěn:意思是把荒地垦植成农田,也有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和开创某种事物之意。

主宰zhǔzǎi:(1)支配;统治;掌握:迷信的人总以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的。(2)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思想是人们行动的~|中国人民已经成为自己命运的~。

倦怠juàndài::疲乏,懈怠

丫枝yāzhī:树木枝叉或枝桠。

倔强juéjiàng:(性情)刚强不屈。

婆娑pó suō: 亦作:“媻娑”。 (1)盘旋舞动的样子。如:婆娑起舞;(2)枝叶扶疏的样子。如:杨柳婆娑、树影婆娑。竹影亦婆娑,韵藏汝心中。(3)眼泪下滴的样子。如:泪眼婆娑。古老婆娑。

虬枝qiúzhī:盘曲的树枝。

伟岸wěn àn:①魁梧高大:身躯伟岸。②卓异:姿质伟岸。

傲然ào rán: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

宛然wǎnrán:1.委曲顺从的样子。2.真切貌;清晰貌。3.仿佛;很像。

秀颀xiù qí:美而高。颀:指高大修长。

鄙视bǐshì:表示轻蔑、看不起的意思。

妙手偶得miàoshǒu ǒudé: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得:偶然得到。妙手:技术高超的人。

坦荡如砥tǎndàngrú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潜滋暗长qián zī àn zhǎng:潜:暗中,隐藏;滋:生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yānyān yùshuì: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恹:精神萎靡的样子欲:想要睡:睡觉

旁逸斜出páng yì xié chū: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bù zhé bù náo:折: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其它词语:

错综cuò zōng:指交错综合。使句子整散结合,有时为了避免语句的平板单调,把本来写成整句的句式故意写得长短不齐,参差错落,这种修辞手法叫错综。

锤炼chuíliàn:用铁锤击打使变成要求的锤炼形状;锻炼;磨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比喻经受多次的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精华jīng huá:指事物最精美、最重要的部分。

晕圈::yùn quān,发光体周围的模糊光圏。

参天耸立cāntiān:参天,指高悬或高耸于天空。:高高地直立,形容山或者建筑物很高,直入云霄。

纵横决荡zònghéng juédàng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磨折mó zhé:指折磨;磨难;挫折。

15、散文两篇

兴味xìngwèi:兴趣、趣味。

洗涤xǐdí: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卑微bēiwēi:形容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也可形容官职小和对自己的谦称。

牛犊niúdú:出生不久的小牛。

茸毛róngmáo:柔软纤细的毛。 又叫绒毛。

消逝xiāoshì: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消失。

繁殖fánzhí: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凋谢diāoxiè:①(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百花~。②指老年人去世:老成~。

遏制èzhì:制止。

濒临bīnlín:接近;靠近。

深渊shēnyuān:很深的水:落入万丈深渊。也比喻艰难的境地和险境:苦难的深渊|堕入罪恶深渊。

星辰xīngchén:星的总称。

其它词语:

遵zūn循炫xuàn耀 疲倦juàn 撒sā手

写意xiěyì:文中指舒适。

点缀diǎn zhuì:指衬托、装饰。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

际遇jì yù:意思是遭遇或时运,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情况。

无能为力wú néng wéi lì: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16、昆明的雨

乍zhà:1、忽然:乍冷乍热。乍暖还寒。2、刚,起初:新来乍到。3、张开,鼓起:乍着胆子(勉强鼓起勇气)。4、姓。

辟邪bìxié:辟邪即避凶,"辟"即"避","邪"即"凶"、"不好"。指用佛咒等避免或驱除邪祟。

鲜腴xiānyú:新鲜肥美。

篱笆líba:用竹子、树枝、板皮、芦苇、秫秸、玉米秸或向日葵秸等编成或夹成埋在地上阻拦人或动物通行的障碍物,作用与院墙或校园周围的铁栅栏相同。篱笆还大量地应用在菜园、场院的周围,圈在菜园周围还起到挡风作用,为蔬菜生长制造小气候环境。南方称篱笆,北方称杖子(障子)。

格调gédiào:(1)指风度;仪态。(2)指文章的风格。如:格调不高。

吆喝yāohe:1. 大声喊叫或叫卖2. 呼唤3.大声驱赶;大声驱逐;喊喝牲口4. 呵斥;喝叫;高声喝叫着偷懒的人

暮年mùnián:晚年;老年。

情味qíngwèi:情调;意味。

苔痕táihén:.苔藓滋生之迹。

密匝匝mìzāzā: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liánmiánbùduàn: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也作“连绵不绝”。

张目结舌zhāngmùjiéshè: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其它词语:

青头菌jūn 鸡枞zōng 黄焖mèn鸡 缅miǎn桂花 绿釉yòu 屋檐yán下 似shì的

孟夏mèng xià:夏季的第一个月。

不相上下bù xiāng shàng xià: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吆唤yāo huàn:吆喝,大声喊叫、呼唤。(多指叫买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饱涨bǎo zhǎng:很饱满。

情味qíng wèi:情调,意味。

第五单元

17、中国石拱桥

雄跨xióng kuà:1.犹高踞。 2.指高踞者。 3.大幅度跨越。

记载jìzǎi:①动词;把事情写下来:据实记载;回忆录记载了当年的战斗历程。②名词;记载事情的文章:我读过一篇当时写下的记载。

残损cánsǔn:1.残害;损害。例如:《后汉书·周举传》:"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2.伤残缺损的(形容词)。 例如: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3.残缺的。例如: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

古朴gǔpǔ:古老而质朴。

桥墩qiáodūn:位于桥梁的中间部位,支承相邻两跨上部结构的建筑物。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可靠而有效地传给基础。

推崇tuīchóng: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尊崇,推重崇敬。

侵略qīn lüè:指用非法手段夺取他国的财物等。

序幕xùmù:指的是某些多幕剧置于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交代人物的历史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后序幕一词又有了引申义,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反义词是尾声。

巧妙绝伦qiǎomiàojuélún:绝:没有。伦:同类。巧妙:精巧美妙;灵巧高妙。绝伦:独一无二,举世无双;没有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指方法或技术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人工)。

交头接耳jiāotóujiēěr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惟:非常。妙:精妙。肖:相似。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独一无二dúyīwúèr: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其它词语:拱gǒng桥 弧hú形 洨xiáo河 陡dǒu坡 暴涨zhǎng 和谐xie 桥墩dūn 漳zhāng州 河堤dī匀称chèn

杰作jié zuò:超出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胜景shèng jǐng:优美的景色。

就地取材 jiù dì qǔ cá: 在原地取用所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就地,就在原处。

18、苏州园林

竿gān:(1)竹子的主干;(2)特指"“钓鱼竿”。

映衬yìngchèn:互相映照、衬托。

败笔bàibǐ:字、诗词、文章、绘画、设计等多方面的缺点和疏漏。泛指某件事中或某件物品不完美的部分。

丘壑qiūhè:丘壑,指山陵与溪谷;山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

雷同léitóng:指随声附和,与他人的一样;也指一些事物不该相同而相同。

嶙峋línxún:枯瘦的样子。

依傍yībàng:是指艺术、学术等方面模仿别人或者依赖;依靠。

蔓延mànyán: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延伸,扩展。

蔷薇qiángwēi:双子叶植物,蔷薇科。落叶或常绿灌木。茎直立、攀援或蔓延,枝上常有刺。花有白、黄、粉红等色,有芳香。果为蔷薇果。除供观赏外,可提取芳香油和供药用。

芭蕉bājiāo:又称“甘蕉”。单子叶植物,芭蕉科。多年生草本。叶长圆形,很大,翠绿色,有光泽。花红褐或紫色。果实像香蕉。原产日本和中国台湾。叶纤维可织布。根、茎、叶、花可供药用。

雕镂diāolòu:雕刻,刻镂。

斟酌zhēnzhuó: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明艳míngyàn: 鲜艳,明丽,颜色十分光泽。

因地制宜yīndìzhìyí: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制定适宜的办法。因,根据;宜,适当。

自出心裁zìchūxīncái: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指关于诗文、美术、建筑等的)。

重峦叠嶂chóngluándié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俯仰生姿fǔyǎngshēngzī: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文中指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姿,姿态。句中"俯仰生姿"一词,写出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既有动感,又有层次感。

其它词语:

鉴赏 jiànshǎng: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轩榭xuān xiè: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的建筑物。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池沼 chízhǎo:池塘。沼,天然的水池子。池和沼。泛指池塘:池沼足以渔钓。

回廊huí láng:指曲折环绕的走廊;有顶棚的散步处。

胸中有丘壑:这里指设计师和工匠师的脑中有了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布局。多指心中已经将一切都布置好。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丘壑,上陵和溪流。

别具匠心bié jù jiàng xīn: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诸如此类zhū rú cǐ lèi:指像这一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诸,众多,凡;此,这,这样。

珠光宝气zhū guāng bǎo qì :珠、宝:指首饰;光、气:指闪耀的光彩。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阅历yuè lì :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的经历及理解方式。阅:经历,经过。

标本biāoběn:1.枝节和根本。例如:标本兼治。2.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3.医学上指用来化验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4在某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5榜样、模范、典范。文中“标本”一词很确切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各地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点明其的确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阶砌jiē qì:指台阶

19、蝉

轧,多音字。

yà :

◎ 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场(cháng )。~轹(a.碾,滚压:b.排挤倾轧)。

◎ 排挤:倾~(在一个组织中排挤不同派系的人)。

◎象声词,形容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声响:机声~~。

zhá :

◎ 用机器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钢。

gá :

◎ 挤;拥挤。

◎ 结交:~朋友得小心。

◎ 观察;揣测:~苗头。

◎ 结算;核对:~账。

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由薄膜和硬刺组成,按它所在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脊鳍、臀鳍、尾鳍。

暴晒bàoshài: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隧道suìdào:1.墓道。 2.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

恶劣èliè:非常坏,坏到接近于极点;常用做形容天气,环境,也广泛用于形容人的品行、作风等思想方面。

倒悬dào xuán: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常用在民意、军事、政治等方面重大变化上。

折皱zhézhòu:1.层次。2.皱纹。

纤维xiānwéi: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棉花、麻类植物的韧皮部分、动物的毛和矿物中的石棉,都是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用高分子化合物制成。

防御fángyù:指防守抵御,多指被动型或做好准备的防守。

顾忌gùjì::1、行事之前对于某些外加的行为规范有所畏惧。2、恐怕对人或事不利而有顾虑。

联结liánji:结合(在一起)。(连接、连结和联接同义,都是互相衔接的意思,包括点、线、面甚至体的结合,可通用。联结也是结合在一起的意思,但习惯用于以线连接点方面。链接是新词,重点是“链”,意即一环扣一环,是多点、多面的相互关联。连接主要用于线,一条路,一条桥,很远都可以连接。 联接比较紧密,两边整个都粘在一起了,距离很近。 链接多见于网页,有索引的含义,顺藤摸瓜,有根链子领着你去那个地方。

跳蚤tiào zao:昆虫,身体小,深褐色或棕黄色,有吸吮的口器,脚长,善跳跃。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身体上,吸血液,是传染鼠疫、斑疹伤寒等病的媒介。通称虼蚤(gèzao)

车辙chēzhé: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的压痕。

黏土niántǔ:黏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是颗粒非常小的(<2µm)可塑的硅酸铝盐。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黏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岩石和土壤中,可用于制造陶瓷制品,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等。

寻觅xúnmì:寻求,探索,寻找。

喧嚣xuānxiāo:声音大而嘈杂,不清净;吵闹之意。嚣,吵闹;喧哗。

欢愉huān yú:欢乐愉快。

懒洋洋lǎnyāngyāng:无精打采的样子。现在形容一种身体和精神放松到极致的状态。延伸为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意思。

不怀好意bùhuáihǎoyì: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怀:包藏)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无:没有。衷:内心。动,动作,触动。词意是指心里一点没有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其它词语:金蜣qiāng 倒塌tā 涂墁màn罅xià隙 蚋ruì 轧yà扁 孵fū化 钹bó声

巢窠cháokē:原指鸟兽昆虫的窝,借指敌人或盗贼的盘踞之地。

纤弱xiān ruò:纤细而柔弱。

臃肿yōng zhǒng:肥大而笨拙,不灵活;体态臃肿。比喻机构庞大而调度不灵、效率不高:机构臃肿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掠夺lüè duó:抢夺;掠取

坚韧jiān rèn:坚固有韧性

竭力jié lì:尽力地。

顾忌gù jì: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所顾虑。

匹敌pǐ dí:相比;相当;对等。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什么也不知道。

20、梦回繁华

绢juàn: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本。~花。~素。手~儿。

驮tuó:用背负载:~运。~着两袋米。

檀tán:1.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香,沉檀〕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姓。

冗rǒng:1.闲散的,多余无用的:~人。~长(cháng )。~员。~赘。

2.忙,繁忙的事:拨~(忙中抽出时间)。~务缠身。

翰林hàn lín: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起开始设立,明、清时期改从进士中选拔。

题跋tí b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擅长shàn cháng:在某方面有特长

城郭chéng guō: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古义】内城和外城,泛指城或城市。

考订 kǎodìng:考据订正。

田畴tiánchóu: <书>田地;田野。

岔道chà dào:岔路或歧路。

簇拥cù yōng:(许多人)紧紧围着。

踏青tà qīng: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

行旅xíng lǚ:指旅客;出行。

宏敞hóng chǎng:高大宽敞。

摄取shè qǔ:指吸收,吸取。

遒劲qiú jìng:雄健,刚劲有力。

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摩:摩擦。踵:脚后跟。 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其它词语:汴biàn梁 卒zú年 漕cáo运 枢shū纽niǔ 竹篙gāo

自成一家zì chéng yī jiā: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艺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内忧外患nèi yōu wài huàn:忧:忧虑;患:祸患。指内有忧乱,外有祸患。多指国家的不安定和外来的侵略。

遗民 yímín:有不同的意思,指亡国之民,或者沦陷区的百姓,或者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人,或者劫后余留的人民,或者指后裔、隐士、百姓等。:

舳舻相接zhúlúxiāngjiē: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一应俱全 yī yīng jù quán :一应:一切;俱:都。应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具备。

应有尽有yīng yǒu jìn yǒu: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酒肆jiǔ sì:就是酒馆的意思。

无暇一顾wú xiáyī gù:没有空闲的时间看一眼。

八年级上册成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D.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无动于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B.由于气候变暖,夏季气温特别高,各大商场的空调销售络绎不绝。

C.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D.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B.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

C.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D.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娄底,一方书写传奇的土地,蚩尤的冶金术、曾国藩的耕读文化、紫鹊界梯田的灌溉奇迹……这一切都让人耿耿于怀。

C.莫泊桑,法国人民的骄子,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他的小说情节出奇制胜,人物刻画入木三分。

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B.中国8位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念。

C.莱芜九龙大峡谷全长20多公里,谷内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两边奇峰突兀,层峦叠翠,真可谓巧夺天工。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

B.“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中国南极科考队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磨镜十年,在南极冰穹A成功布放了天文望远镜阵。

D.他的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B.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期六上午,春光明媚,同学们相约来到西山公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共享天伦之乐。

B.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虽然在北京务工的育儿嫂比比皆是,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范雨素,她用一支朴实的笔倾诉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D.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5月19日,在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心积虑让家庭医生走进百姓家门。

B.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璃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C.广袤的乡村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欲待征服又很难消化的世界,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解决乡村问题将面临很多困难。

D.打造“森林天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网络文学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B.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C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D.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他名都没有听到。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明同学做作业时,字迹潦草,杂乱无章,如群蚁排衙。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 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办案人员毫不懈怠,努力寻找蛛丝马迹。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B.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作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C.散文诗《雪》写的是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作者却别有用心地从描写雨开篇。

D.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活动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B.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C.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D.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汇编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第二单元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专集。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字玉玠,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3.《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作品有小说《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4.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第三单元

1.《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俱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

4.《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

5.《野望》作者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

6.《黄鹤楼》作者王维,字摩洁,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7.《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第四单元

1.《背影》,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2.《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3.严文井,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4.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5.《昆明的雨》作者汪曾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

第五单元

1.《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我国桥梁专家。

2.《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3.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代表作《昆虫记》。

第六单元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与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一书,记录孟子的言行。

2.《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文学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作品《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

3.《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饮酒》作者陶渊明,晋代著名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世称“靖节先生”。又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代表作有《桃花源诗并序》《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5.《春望》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春望》《三吏》《三别》等。

6.《雁门太守行》作者李贺,唐代诗人。

7.《赤壁》作者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8.《渔家傲》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唐宋八大家”指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