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M&M's巧克力豆的奇妙应用

半衰期(half-life)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乍一看这个概念,抽象又难懂。衰变现象源于原子核,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如何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半衰期存在的深层原因,在外教Faye的课堂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1)

上课后不久,只见Faye拿出几包M&M's巧克力豆分给同学们,同时还给了每一组同学一个带盖的干净容器。接下来,她让每个组的学生分别往容器中放入40粒巧克力豆,并要求大家轻柔地晃动容器十秒钟,然后打开容器,将字母朝下的巧克力豆挑出并记录下容器中字母朝上的巧克力豆的数量。每间隔10秒,再重复一次这个过程,直至巧克力豆没有剩余。(注:巧克力豆一面有M字样,一面无)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2)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3)

通过实验和观察所记录的数据并整理成表格,同学们惊讶地发现,相邻的两组数据,第二组约为第一组的一半,即如以下学生所绘制的指数图所示: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4)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5)

如图:第一次抛掷后,容器中剩下了26颗巧克力豆,第二次抛掷后则剩下了15颗。(注:实验数据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

更让学生惊呼“magic”的是,无论这个实验过程重复多少次,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同时,Faye还指出,即使把实验对象换成如硬币一类的物品,得出的实验数据也同样如此。半衰期的概念由此推导而出。

实验完毕,大家不仅直观地理解了半衰期这一抽象概念,还享受到了美味的巧克力。如此有趣的物理课堂,连小编这个一直畏惧物理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更是乐在其中。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6)

02

3组实验搞定焓变算法

化学课上,身穿白大褂的同学们正在忙碌地做着实验。只见她们有条不紊地将滴定管中的酸滴入隔热杯中的氢氧化钠中,用温度计快速搅拌溶液后并记录下温度。随着酸的不断加入,温度计所测量到的温度也在逐渐升高,而后他们用能量变化图展示了该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7)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8)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9)

在这节化学课上进行的正是有关放热和吸热反应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同学们将能学到如何去求ΔH的值,即化学反应焓变(注: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单位热量称为焓变,用ΔH表示,单位kJ·mol-1)

在OIC,这样的科学实验数不胜数,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发探索科学规律,而非单一地对原理进行讲解,是成都欧爱思学校的课程特色之一。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在OIC,小到用白醋和小苏打做推进剂自制小“火箭”,大到解剖动物器官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每个同学都需要亲自动手来解开科学的奥秘。

有科学实验的线上课吗(无实验不科学)(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