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欣赏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诗词背后的凄美故事(诗词背后的故事)(1)

作者

秦观,字少游,今江苏高邮人,也是北宋文学史上一位非常出彩的文人,他是苏轼的门客,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很小的时候就才华过人,博览群书,也游历了许多地方,但是仕途却不顺利,参加了几次科考都名落孙山,后来有人劝他背靠大树好乘凉,要投身到名人门下,于是他寻找机会,拜谒了苏轼,苏轼很欣赏他,便收他于门下。与苏轼结交的大多都成为流芳百世的名人,但同时也大多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秦观也是其中之一。

诗词背后的凄美故事(诗词背后的故事)(2)

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秦观和苏轼门下的很多人一样,饱受政治迫害,一再遭遇贬谪,这首诗也就是在被贬的这段时期所作,这一年,47岁的秦观遭遇贬谪,要去往郴州,途中经过长沙做短暂停留,长沙有一位歌女,在当地十分闻名,这位歌女特别敬仰秦观,非常欣赏他的才学,俨然就是秦观的小粉丝。

秦观抵达长沙后,偶然的机会与长沙歌女相遇,听她抚琴歌唱,也很痴迷,长沙歌女长得清丽脱俗,为人又很率真,谈吐真诚不做作,很有个人魅力,见到秦观,平日仰慕的人就在眼前,长沙歌女也着实激动,殷勤待之,自此后,两个人在长沙日日相伴,感情逐渐升温,可是秦观是戴罪之身,还要继续上路,已经到了必须要走的时刻。

诗词背后的凄美故事(诗词背后的故事)(3)

长沙歌女重情重义,愿抛下一切随同秦观一起走,苦乐相伴绝不后悔,然而秦观的这次贬谪是不允许有家眷相陪,另一方面秦观可能也舍不得让爱人跟自己吃苦受罪,便许诺她等自己回来一定来找她,双宿双飞永不分离。自此后,长沙歌女便一直苦等着秦观。秦观也在抵达郴州之后写下了《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用此表达对长沙歌女的思念,有情饮水饱,也算是对自己的安慰了。

诗词背后的凄美故事(诗词背后的故事)(4)

一别四年之后,秦观得以平反,重逢之日就在眼前,谁料想,在返回途中,秦观竟然亡故了,长沙歌女得知后悲痛欲绝,她赶了几百里的路来凭吊秦观。先是生离后又死别,最后歌女终因伤心过度、心如死灰,也随着秦观去了。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可谓感天动地,被世人流传,成为佳话。遗憾的是,虽然两情相悦,情深意长,但终究没换来朝朝暮暮。

诗词背后的凄美故事(诗词背后的故事)(5)

我是宋小欠,今天的诗词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这是诗词故事系列的最后一篇,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就关注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