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

轻狂不知疲倦。“《泰戈尔飞鸟集》

生如夏花背后真实故事(有多少人知道生如夏花的出处)(1)

初衣解诗:泰戈尔是印度的诗人文学家。他出生在1861年,终老于1941年。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1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中国人之所以熟悉他,是因为1924年,他访问中国时年已经64岁。发出邀请的是梁启超,蔡元培这两位中国的学界泰斗。而给泰戈尔做翻译的就是徐志摩。

而当时中国的文化界分成了两大阵营,一种阵营就是出于文化认同,奇齐观泰戈尔文学中的东方古典美和深邃,而另一种则代表了新五四运动的文化,用极其激烈的方式反对,这样的一位古典诗人。

所以说泰戈尔在中国的访问,有饱满也有遗憾,却也互相见证了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时期。

生如夏花背后真实故事(有多少人知道生如夏花的出处)(2)

但是,所以也不能否认泰戈尔的伟大。在这首生如夏花里,东方美与现代的韵律相结合,写出了泰戈尔对生命之美的感悟。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载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生命与自我的爱和感知,来自于古印度的坚韧与平静,也来自于这种平静中爆发出的生命的火花。这其实是东方的天人合一自我认知的一种感悟,何其相似,楚国的屈原,唐朝的李白,都有过类似的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吧。

生如夏花背后真实故事(有多少人知道生如夏花的出处)(3)

”我相信自己

此时如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我觉得一点都不玄,魏晋的竹林七夕子,归隐的陶渊明。那些终南山的隐士们。读对着山河落日,如何不是这样一种如烟化去的沉醉和怡然。

虽然这首生如夏花是用英文写的,但是其中的节奏,是印度式的古典和东方的古典,而其中的意境,同样为中国人所能够理解和感悟。那是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讴歌生命。不管外界发生过什么,生命曾经用尽力气的绽放,优雅的凋谢。这是一种东方的内化的隐忍生出的独特的美学。

生如夏花背后真实故事(有多少人知道生如夏花的出处)(4)

”我相信一切都能够听见

甚至遇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所有的铺垫,就是为了体验生命。在生命中努力的经历和争取过了。过往的一切,都是财富和珍宝,这种东方的对生命的感悟,到现在依然深深地打动着人的心。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还在乎些什么呢?

以一句般若波罗蜜结结局的诗尾,讴歌的是生命的本身。并不是一首消极的诗。相反极其的平静和壮美。但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力量感,那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生如夏花背后真实故事(有多少人知道生如夏花的出处)(5)

虽然泰戈尔的中国之行,处在中国文化的一个巨大的震动变动期,没有如愿的收获一致的赞美,但是时间还是给了他厚爱。

生如夏花,成为多少中国人心中的美和现实的追求。而由于泰戈尔有着印度诗歌的深厚的底子,和东方文化深邃的美感,所以汉文的翻译并没有过分的美化。

而当代人常常会探索生如夏花的出处,以为是中国的哪一位古典诗人的名句。实际是著名翻译家郑振铎的贴切的翻译。

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背后真实故事(有多少人知道生如夏花的出处)(6)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