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台山话大全(台山话唐话世界语)(1)

台山话虽然属于粤语范畴,台山人能听懂广州话,但广州人未必听懂台山话。台山话不只是粤语,还曾被美国人视为中国"国语",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台山等于广东,广东等于中国。

在美国华人历史上,有“美国华侨半台山”之说。从Gold Run——淘金时代起,台山话一直被美国人视为中国“国语”。

以前美国人到唐人街只讲两种语言——英语和台山话。

美国更早的“唐话”还不是粤语,而是台山话。 台山话在纽约独霸唐人街是有历史原因的。早期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是来美国修铁路的台山人。至今还有人称老华侨为“金山阿伯”。

中国最早的世界语是半唐番话。

金山伯用台山方言对英语的直接改造,慢慢形成了“半唐番”的混合语言,加上金山伯经常往来于美洲和台山之间,于是这种一半台山话一半英语的“半唐番”话,自然而然地就在台山一带农村流行开来,并且成为台山方言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才学会说话的小孩,每一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半唐番话”,不管说得准不准,反正说得都很自然,而且能熟练运用这种“半唐番”话的人,家里往往都有金山伯。

这些杂交语言,直到今天还在粤语世界里流行着,有的甚至渗入到了普通话里。著名散文家秦牧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在“小世界语”的故乡》,说的就是台山。(台山话又有小世界语的美誉。在台山参观访问,我就不期然想起:“这回来到‘小世界语’的故乡了。”)

台山有很多墟镇,赶墟市遇到熟人,见面喊“哈罗”,分手说“拜拜”,这在19世纪末的台山农村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举几个例子,看看20世纪初台山农民的世界语有多直接生动:

纽约(New York),台山话听落既不是粤语也不是普通话,直接就讲成英语,

纽约曼哈顿有家银行叫National Republic Bank,中文称作“民铁吾共和银行”。对于这个中文翻译许多人感到一头雾水。原来,“民铁吾”是台山话对“Manhattan”的音译——就是普通话所称的“曼哈顿”。

台山的老人叫“老缅公”,小孩子叫“细缅宰”,同样半唐番,这个“缅”就是英语(Old man)。

护照叫趴士钵(Passport)对不起叫疏哩(Sorry)....这些话已经习以为常了。

球叫波,波就是一英语,(Ball),所以,打球叫打波,好球叫骨波(Goodball),球衣叫波恤(Ballshirt)。

士多(Store),飞士(Face),雪批(Pie),克力架(Cracker),拖肥(Taffy),机恤(Shirt),忌廉(Cream),等日常用语在台山十分流行。

这样的例子相当多,举不胜举。(文/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