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混元诀最新全部章节在线阅读(至尊皇太孙朱允熥)(1)

朱允熥小说

《至尊皇太孙》历史爽文,描述: 穿越到大明,附身一个白痴王爷身上。 得到咸鱼系统,每天低调积累咸鱼值。 哪知朱元璋能够偷听心声。 不想为咱出力,休想! 不想当皇太孙,没门!

第1章

大明,应天,文华殿。

皇孙们正在方孝孺的带领下高声诵读。

洪武大帝朱元璋在殿外听了一会儿,信步入内。

读书声戛然而止。

“皇爷爷!”

“皇爷爷!”

众多皇孙连声问好,方孝孺急忙上前,撩袍下跪:“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朱元璋大手一挥:“咱在外边听了,你教得很好!”

方孝孺:“并非臣教得好,而是皇子们聪明颖悟。”

朱元璋爽朗一笑道:“咱的皇孙里……”

忽然,一阵如雷的呼噜声响起,打断了朱元璋的兴致。

循声望去,一个人靠在角落里,歪在蒲团上。

口角的哈喇子往下直流。

形象极为不雅。

朱元璋脸上阴云密布,皇孙们却兴奋不已。

正在熟睡的是朱元璋嫡孙、太子朱标之嫡次子。

虽然有着尊贵的血脉,却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从小失去母亲,性格软弱,唯唯诺诺。

紧张之下,话都说不清楚。

与太子朱标的庶子朱允炆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年前,朱元璋已察觉到朱标的身体江河日下,未必能活过自己。

必须未雨绸缪,提前确定大明储君。

今天顺便来此,了解一下各位皇孙的学习情况。

哪知道,朱允熥更加不堪,居然在课堂上睡大觉!

其实,此时的朱允熥早在四年前就已经被一个现代人给占据了。

那时起,朱允熥得到了一个咸鱼系统,用咸鱼值来换取各种物品和技能。

系统特别强调,如果十年之内低调发育、不引人注意,10年之后就得到巨大资源并助他登顶大明。

就算系统不强调,朱允熥也不敢高调。

朱元璋在位之时,参与大明朝政,没什么好处!

当官的那是提着脑袋在干活!

作为朱元璋的嫡孙,倒不至于被杀头,但每天早上3点多上朝,简直要人亲命!

四年过去了,朱允熥早就精通了历史人文、山川地理、军事谋略等等。

这些皇孙们背几天都不会的古文,朱允熥一眼就会了。

正在熟睡的朱允熥感到了一丝异样,一睁眼,哦,老朱来了。

朱允熥立马跪下,装作一副害怕的样子:“皇爷爷,我身子虚弱,一听这课就犯困。老师讲的,我都听不懂。”

朱元璋正要发怒,忽然脑海中钻进一个声音:「嘿嘿,其实,方孝孺讲的我都会。我会的,方孝孺绝对不会。」

谁?

朱元璋一惊,四下巡视。

这殿里并无旁人!

也许是,年龄大了,耳朵出问题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决定一会儿让太医来把把脉。

“咱今儿来就是想考较一下皇孙们的学业,我就出几副对联吧。”

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酷爱钻研,特别擅长对联。

当上皇帝后经常与大臣切磋对联,被世人称为对联天子。

后出了几个对联,皇子们水平倒也不俗,特别是二皇孙朱允炆表现尤为突出。

再看看朱允熥,啥也不会,简直就是饭桶啊。

名字是朱元璋亲自起的,他翻了书,找出来这么一个字。

以为“熥”是通天彻地之意,哪知道这个字的真正意思是把熟食蒸热。

作为天子,哪有认错的道理?

再说了,第三子,注定不能坐江山,那就吃饱喝足,当个不管事的太平王爷即可。

朱允炆连续对上了好几个联,激动得满脸通红。

「唉,对联有个屁用?能退敌,还是能治国?以为朱元璋是个务实之人,哪知道也和方孝孺这些酸儒一样,净玩虚的!」

又是一句话,冲进了朱元璋的脑海。

又来了,耳朵又出问题了?

「看看二哥激动成那个样子了,老朱也敢把江山交给他?难怪,朱允炆当上皇帝才一年,就被朱棣给赶下台了。」

啊?!

朱元璋瞬间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三皇孙朱允熥。

但,明明,朱允熥没有张嘴,更没出声!

难道,自己能听到朱允熥的心里话?

嗯?

他居然直接呼叫自己的名字,没大没小!

不过,这个暂时顾不上了。

朱元璋决定再试一下:“允熥,对联不能治国,但可调节性情,怎么能轻看呢?”

朱允熥连忙点头:“皇爷爷说得,极是!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怪了,老爷子居然能看出来我想啥?难道刚才我演得不好?露出了厌恶的表情?看来,啥事都瞒不住老爷子!」

「老爷子的眼力,恐怕就是在战场上练出来的!难怪他创立的锦衣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对是特务界的天花板!」

朱元璋心中骇然,自己居然真的可以听到这个皇孙的心声!

这小子居然在自己面前演戏?

朱元璋当皇帝以来,高高在上,听到的从来都是奉承。

这下子听到孙子真实的心声,感到新鲜无比。

当真有趣!

不对,这孩子为什么说我把江山交给了允炆?

嗯,看出这一点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允炆一向聪明乖巧,自己关注的也最多。

但是他说,朱允炆当上皇帝才一年就被老四朱棣赶下台了?

怎么可能?简直是胡说八道!

但朱元璋又不好当面质问,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能够听到一个皇孙的心声。

「老爷子的头发又白了,皇帝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呀。北边还在打仗,南面又不消停,两头打仗,军费不足,真够老爷子喝一壶的!」

朱元璋大惊,这孩子居然说“两头打仗”!

朱元璋接到密报:麓川思伦发入寇,号称三十万大军,结寨于摩沙勒寨,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严阵以待。

这个消息属于绝密,尚未对任何人公布,这孩子咋就知道了?

朱允熥一向废物,宫内宫外不可能有人向他靠拢,更不可能得到这么绝密的消息。

难道这孩子能通过去、知未来?

太不可思议了!

但事实让他不得不相信。

「其实啊,此事大可不必忧虑,甚至连军费都不必再筹集了。当然了,我绝不会把这些告诉别人的。」

嗯?此事不必忧虑?

蓝玉此时正在追击残元势力,没有军费和粮草,怎么支撑得下去?

难道他知道事情的结果?

朱元璋不好点出西南战事,那用北方战事对他进行旁敲侧击。

“允熥,你对北方战事怎么看?”

此话一出,皇孙们都很是诧异。

北方战事,举国关注的重大问题,皇爷爷不问大臣、不问苍天,居然问一个白痴皇孙!

朱允熥没想到朱元璋会直接点名。

虽然知道北方战事的过程和结果,但说出来,谁会相信?

再何况,10年之内的生存法则是:苟住,不要引人注意。

“皇,皇爷爷,这么大,大大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呢?二哥英,英明神武,他肯定知道。”朱允熥开始磕巴了。

朱元璋的脑海中却马上响起一个声音:「嗯,我知道北方战事的结果,就是不告诉你!老爷子这么问,难道是我的表情管理出了问题?嗯,老爷子的眼睛岂是好骗的?那就心如止水,不起波澜,老僧入定!」

朱元璋的心此时就像是猫抓似的。

这个孙子,太孙子了!

关键时刻,他断了,连且听下回分解都没有!

再听,再也听不到这个皇孙的心声!

看来,这小子有所警觉!

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慢慢再套他的话。

再说了,今天的事情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太过震憾!得回到养心殿好好消化一番。

朱元璋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来:“明日早朝,允熥一同参加廷议。”

第2章

朱允熥大惊,不会吧,朱元璋这是发哪门子神经?

“皇爷爷,参加廷议,这种事怎么能让我参加呢?还是二哥去吧?”

「老爷子啊,上早朝这么辛苦的事,你怎么能让我干呢?我在外面,晚上喝着小酒,搂着小妞,早上怎么起得来?真是,惨人无道!」

朱元璋心中有气,廷议,那是谁都能参加的?

让你参加廷议,这是多大的恩宠和荣誉?你居然说惨无人道?

什么?这小子在外面,晚上喝着小酒、搂着小妞?

太不像话了!

好好调查一下!

朱元璋越走越远,朱允熥的心声也渐渐小了下去,最后消失。

看来,要听到这个皇孙的心声,还得离他近一点!

朱允炆看着这个窝囊三弟,实在是想不通是怎么回事!

皇爷爷刚才来考较大家,明明是自己表现优秀来着?

怎么皇爷爷就只和朱允熥说话?

皇爷爷问话,朱允熥也没说出什么来。

并且还在一味地推托,同时让他参加廷议!

似乎皇爷爷今天把自己当成了空气!

注意力全在朱允熥身上!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一时间,朱允炆心乱如麻。

听说这一段时间,皇爷爷要选储君。

从叔叔们中间选,最大的可能是四叔朱棣。

但是听说皇爷爷又改了主意,要从皇孙中选一个。

皇孙中间选一个的话,人选只有两个人:自己和三弟朱允熥。

从血脉上讲,朱允熥是嫡子,自己是庶出。

从人脉上讲,朱允熥只有淮西武将集团的支持,而自己则有文官集团的支持。

从能力上讲,朱允熥根本无法与自己相比。

更更重要的是,皇爷爷和父亲都喜欢自己。

朱允熥这个chun货,天天闷着头,就不在皇爷爷和父亲面前出现。

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然而,今天,好像皇爷爷忽然对白痴三弟的态度大变。

朱允炆快速到后宫找到母后吕氏。

吕氏听后,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安慰道:“我儿尽管放宽心就是。朱允熥这个白痴根本不是你的对手!”

“或许,陛下让他参加廷议的目的,就是让他当众出丑,让支持他的那些武将们无话可说!”

朱允炆一听,还是母后厉害,一下子就分析到了点子上!

朱允熥的住处不在皇宫。

而是在宫外。

那是舅舅常升给他找的一个院子。

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二舅常升是开国公。

母亲死之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被封为太子妃。

朱允熥天天在宫中不得不喊吕氏为母妃。

在没旁人在场的时候,吕氏对朱允熥就没有好脸色。

二舅常升看不过去,就在宫外给他置办了一套宅院。

为此事,好脾气的太子朱标还和常升吵了一架。

最后还是暴脾气的常升占了上风。

朱标这才了解到自己这个平庸儿子的难处,默认他到宫外居住,但有一个要求:文华殿里的功课不能落下。

四年前,常升到辽东打仗,捡了几个高丽女孩。

几名女孩年纪太小,想到外甥朱允熥没有什么玩伴,就直接塞到了朱允熥的府上作丫头。

朱允熥走回院子:“梅儿、兰儿,我回来了!”

梅儿、兰儿快步走出来:“少爷回来了,火锅已经准备好了。”

朱允熥捏了一下两人的脸蛋:“梅儿、兰儿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能干了!”

炭火已经燃起,驱走了初春的寒意。

这些精美的鸳鸯火锅、辣椒牛肉底料、薄薄的羊肉卷、毛肚以及蔬菜,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

为了防止香味溢出,选择了在密封最好的房间就餐。

这些器材和食材都是朱允熥用咸鱼值来兑换的物品,存在了系统空间里。

每天吃的时候,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一点放在后院里。

梅儿、兰儿到后面取出来即可。

两个女孩都是高丽人,以为这就是大明人普遍的状态。

后来两人出去逛街才发现,公子的宅院才是最富有的,大街上最高档的酒楼也无法与公子制作的食品相比。

公子说,这些都是他的秘密。

为公子保守秘密,是她们神圣的职责。

“吃火锅,再喝点酒,驱驱寒气。”朱允熥随手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瓶上好的毛台。

几杯下肚,梅儿和兰儿都醉了,而后自觉褪下衣物,为朱允熥暖床。

能在这个时代,喝到顶级的毛台,幸福感爆棚啊。

不过,想到今天的朱元璋,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

他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够看透一切,洞察世间人心。

从一个和尚开局,得到整个天下,朱元璋果真不是简单人物。

以后,真的要小心把自己藏起来,千万不能暴露自己的能力!

让朱元璋立自己为皇太孙,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都别想!

如果尽力表现自己,只会让朱元璋更加厌烦。

还有一个最深层的原因:自己身后有淮西武装集团的支持!

如果自己当了皇太孙,最后承继大统,朱元璋担心这些武将更加飞扬跋扈。

外戚掌权、夺权的教训太过深刻!

所以,朱元璋宁愿选择庶出的朱允炆!

这就不存在外戚掌权、夺权的问题。

所以,任自己怎么表现,也不可能成为皇太孙。

当然,历史的朱允熥,下场是悲惨的。

想要改变这种命运,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当咸鱼,积累咸鱼值。

10年期限一到,那个神秘的资源出现,他就可以登顶大明!

命运自然改变。

你永远可以相信系统!

有了系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又喝了一小杯毛台,咂摸咂摸嘴巴,心中却想着明天的事。

老爷子让自己参加廷议,到底是干什么?

自己今天的表现,怎么也算不上优秀吧?

又或许是朱允炆做错了什么事,老爷子借自己来敲打一下朱允炆。

第二天,朱允熥睡得正香,院门被拍得震天响。

一听粗嗓门就知道是二舅常升。

差一点忘了,还有上早朝这回事。

常升把马都准备好了,坐下之后,两人并排而行。

“我的好外甥啊,你这次可是给我们老常家争脸了!啧啧,都能上早朝了!允炆那小子就没参加过!”

常升的话说得异常大声,故意要让前后赶去上早朝的官员们听到。

官员中有骑马的,有坐轿的,也有不少是步行小跑的。

骑马的大多是武官,立马凑过来,对朱允熥好一顿表扬。

连朱允熥自己都怀疑起来,我有这么好吗?

坐轿的、步行的,好多都是不屑一顾,这事,是好是坏,还难说呢。

这些武人,太没素质,看不清形势!

说着说着,宫门到了。

下轿的下轿,下马的下马。

跟着常升走进去,不少人把目光扫过来。

刚开始朱允熥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常升更觉得脸上有光了。

忽然,朱允熥的脸色不安起来,说话又恢复了过去的常态:磕巴。

进入大殿,朱允熥找到最后一排的最角落,低头缩脖站着。

这地方,既不引人注意,也没有冷风吹着,如此,甚好。

听了一些春播、种子、耕牛等议题,一点都不刺激,朱允熥靠着墙角,昏昏欲睡。

正在迷迷乎乎间,一双大手把朱允熥给推醒了。

“醒醒,陛下叫你呢。”

第3章

“啊,叫我了?”

朱允熥醒了,看到常升那胡子拉碴的脸,写满焦急。

常升不由分说,拉着朱允熥往前走。

一帮子武将本来很兴奋,如此重大的事情,陛下居然问朱允熥来了没有!

这摆明了是要考较朱允熥啊。

如果朱允熥回答得当,表现突出,就为争夺皇太孙之位增加了大大的筹码。

哪知道,这小子居然睡着了!

走出来的时候,还不情不愿的。

就差他二舅常升拎着他的耳朵了。

难道常升没有告诉他外甥参加这次廷议的重大意义吗?

常升把朱允熥推到第一排,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心中直打鼓,我的好外甥,亲外甥啊,可是得好好表现!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错过这个机会,你和我们常家,还有蓝玉家,恐怕就要遭罪了!

大殿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朱允熥身上。

好多大臣都是第一次见到朱允熥。

这些年,活跃在前台的皇孙是朱允炆,知书达礼,一致被大家看好。

而朱允熥如同消失了一样。

今天一看,朱允熥能比过朱允炆的,恐怕就只有相貌了。

谁又能想到,这副好看的皮囊之下,包的全是草。

朱元璋看着下面朱允熥像个呆头鹅一样站着,心中忽然生起一股怜悯。

这孩子明显是装的!

为什么这样呢?

还不是因为母亲死得早吗?

“允熥,来了就好。昨个咱问你北方战事,你推给你二哥。今天你二哥没来。你有啥就说啥。”

朱元璋说完,大臣们都吃惊了。

陛下一向是严厉、严酷,刚才居然是和颜悦色!

「老爷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北方战事,问朱允熥?」

听到朱允熥的心声,朱元璋有些凌乱,难道你不是朱允熥?

这小子,还没睡醒吗?

“皇爷爷,有蓝将军出马,一定会扫清北元残余、扬我大明国威!”

朱允熥的回答并不意外,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允熥的舅祖父。

人家是一家人,当然得这么说。

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是,蓝玉率军北上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北元的主力!

粮草基本没有了,朝廷还要不要为蓝玉筹集粮草。

如果蓝玉还是找不到敌人,怎么办?

是撤回来,还是继续寻敌?

“允熥,蓝玉现在是该撤回,还是该继续?”朱元璋也不费话,单刀直入。

刚才,朝堂上形成了两个阵营。

要求蓝玉撤军的,主要是文官集团。

要求继续寻敌的,主要是武官集团。

朱允熥“胆怯”地四处看了看,小心翼翼地说道:“皇,皇爷爷,撤与不撤,事关重大,一定要充分讨论、发扬民主、慎重决策。”

朱允熥说完就退后了一步。

就这样?说完了?

文官们心中暗笑,这话谁都能讲,这是无比正确的废话!

其实是啥也没说,这能把陛下给糊弄过去?

武官们心里也凉了。

你说不出个道道也就罢了,直接支持蓝玉继续寻敌!

这起码还有个观点!

常升摇了摇头,从昨天到到现在,自己对外甥寄予的厚望,果真是太厚了。

这小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弱啊。

朱元璋正要询问,脑海里就响起了朱允熥的心声:「嘿嘿,要是撤了才是真傻!都去了两个月了,还在乎多一个月吗?」

「这些文官真是一帮傻比,让蓝玉两手空空地回来,岂不是证明了老朱的愚蠢?」

朱元璋无语了,这孙子,居然把他喊老朱!

简直是没大没小!目无尊上!

不过,这孩子是自己孙子。

自己都是快入土的人了,何必跟孙子计较?

嗯?他后面这句话,说的倒是挺有道理!

让蓝玉北上击元,是自己的决策!

今天廷议之初,他就没有打算让蓝玉撤回来。

没想到,自己这一点心思,这个看起来傻傻的皇孙倒是猜出来了!

「就看老朱肯不肯下这个决心了!千万不要动摇啊!把北元从地图上抹去,在此一举!」

「蓝玉啊,你出发前应该跟我说一声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费劲了。」

「不过相信你也能最终找得到,元主脱古思帖木儿躲藏的地方,真的不难找。」

什么?

这个皇孙知道元主的藏身之处?!

朱元璋不动声色,决定听下去。

哪知道,这小子的心声到这里,又断了!

“陛下,”太常寺卿黄子澄出班奏道:“臣黄子澄以为,北元势力不足为惧,动用15万大军扫除残余,未免有些大题小作。”

黄子澄同时还是伴读东宫,是太子的属官,平时也难得发言。

今天终于抓到空档发表言论了,还专门说了名字,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

「原来,这个酸不拉叽的家伙就是黄子澄?」

「这家伙除了会点之乎者也,除了有点文人气节,其他的可就啥也没有了!」

「治国他不行,坏事头一名!」

朱元璋没想到朱允熥对黄子澄这样的评价!

但他现在急于想听到朱允熥关于元主藏身地点的心声。

要不是黄子澄插话,皇孙就把这个地点说出来了!

朱元璋看黄子澄还要说话,大声道:“黄子澄,你给咱闭嘴!”

黄子澄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真不明白,陛下怎么突然发火了!

黄子澄闭嘴了,大殿中一片寂静。

「老爷子果然威武!黄子澄,该怼!北元不足为惧?开玩笑!」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人,那么好灭的?残余?几十年后,他们又是大明的威胁!他们的后代,把大明皇帝都给俘虏了!」

啊,朱元璋又惊了!

难道是朱允熥这小子在危言耸听?

不应该!如果他想危言耸听,那也应该是大声说出来,不可能闷在心里。

也只有自己能听到他的心声。

这小子可能真的能够知晓未来!

朱元璋现在最想知道的,就是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不过,让老爷子运一些粮草过去也是对的。万一蓝玉粮草不济,就算找到了,那也成了强弩之末,北元是以逸待劳,蓝玉就危险了呀。」

「蓝玉毕竟是我的舅祖父,是不是找个什么渠道,给他说一说元主的藏身地点……」

听到,这里,朱元璋听不到了。

原来,是朱允熥往后面退了几步。

又到了关键时刻!

“允熥,你近前来说话,皇爷爷也不会吃了你!”朱元璋说道。

常升听出来了,陛下今天对自己的外甥格外不同!

还让他近前说话!

皇爷爷不会吃了你,这话,多亲切!

自己的外甥可算是等到了这一天!

我的老姐姐,你在九泉之下看到了吧!

“允熥,你说说,元主有可能藏在哪里?”

朱元璋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点题。

刚才皇孙的心声说得,太有道理了,其实也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长时间找不到元主藏身之处,蓝玉的大军疲惫之时,就算他不找元主,元主也会找上门来。

到时,真的是灭顶之灾!

这可是十五万大军,整个大明的精锐!

必须问出元主藏在哪里!

“皇爷爷,北方草原那么大,藏在哪里都有可能。具体在哪里,孙儿我也说不好。”

朱允熥心想,千万不能说出来。

今天能够到朝堂就已经是被逼无奈,已经引起人们注意了。

「嘿嘿,我才不告诉你们元主藏在哪里。」

「这帮朝臣也真够可以的,就不会看看地图?难道这个时代,还没有地图?」

朱元璋还没从皇孙心声中得到答案,心里痒得像猫抓。

地图?

养心殿里挂着的正好有一张大地图!

那就把允熥这小子揪到地图前,不信找不出元主藏在哪里!

第4章

事不宜迟,朱元璋直接宣布散朝!

同时让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开国公常升和朱允熥一起到养心殿议事。

朝堂一片哗然!

看来陛下是要小范围商讨蓝玉大军的进退问题。

兵部负责军事,户部负责粮草,开国公常升更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但朱允熥,凭什么?

今天朱允熥在朝堂上唯唯诺诺,也没有答出什么问题!

看今天常升满脸喜色、一路嘚瑟,难道朱允熥在陛下那里得到了某种认可?

太子朱标近来不在,听说陛下让他去选择新的都城。

要做好迁都准备!

迁都多大的事啊!

大臣们私下里分析,朱元璋老了,也折腾不动了。

迁都是借口,实际上是让朱标去各处散心、休养身体了。

今天的事情着实诡异,大明未来,风向要变了呀。

到养心殿,朱元璋让人掀开墙上的帘子。

一副巨大的地图显现在眼前。

铺满了整面墙壁!

“这是咱从元人手里夺得的,有了这个图,咱才知道世界之大,实在难以想象!”

朱元璋说到这里,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众人都上前观看。

「这个图,是传教士马可·波罗画的!他和忽必烈交好,所以画下这副地图送给忽必烈。」

「这图也算不错了,但是明显有很多错误之处啊。」

朱允熥的心声传到了朱元璋的脑海。

这个皇孙,居然说这地图有错误之处?

他四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应天都没有出去过,怎么能说这地图有错误之处?

这是他的心声,发自肺腑的,根本没必要说谎啊。

“你们给咱说说,元主有可能在哪里?”朱元璋刻意看向朱允熥:“你舅祖父出发前,夜不收带来消息,元主在宁城北百里。大军就从这里出发。”

朱元璋手持长竿,点向了宁城。

兵部尚书齐泰说道:“陛下,臣以为元主应该回到了老窝,毕竟这里最安全。”

户部尚书附和道:“元人的发家之地在斡难河,这里离我大明很远,蓝玉恐怕很难追到。”

常升也点点头:“八成就是在这里了。人家的发家之地,耳目众多、筹兵筹粮极为方便。”

朱元璋看了看距离,心中默然。

如果元主真的躲在这里,蓝玉的粮草根本不够!

就是筹粮,不可能的事!

此时是初春,在北地,那还是冰天雪地!

“可恨,脱古思帖木儿的胆子太小了!我真是小看他了!”

朱元璋说完,齐泰立马捧上了彩虹屁:“都是陛下英明神武,打得那北元胆小如鼠,望风而逃,逃得越远越好。”

「这货是谁?这马屁拍得溜啊。老朱啊,你小看元主,我小看你了!」

「黄金家族的后人岂能如此不堪?」

「还有,这个时候往斡难河跑?那里快到俄罗斯了!好几百公里,难道不吃不喝?」

「如果是我,和元主的选择一样。」

朱元璋听到这里,看向地图,皇孙说得有道理啊。

但,他的选择在哪里?

「这个地方,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有食物来源。就算没有粮草,也能支撑下去。这个地方,当然得有湖!」

「元人比较擅长在冬天捕鱼,在结冰上的湖面上随便挖个洞,就有鱼吃!」

「第二,必须是蓝玉大军找得到的地方。当蓝玉大军兜兜转转疲惫至极的时候,派出小股部队引其上勾。」

「第三,是有山包围的地方,等到蓝玉大军到此,元军从山上借着势能猛冲下来,明军就危险了。」

朱元璋征战多年,早就喜怒不形于色。

但此时,朱元璋真的惊了。

细汗从额头上渗出。

元主原来早有打算,在某个地方猫着,等蓝玉疲惫之时再亮出獠牙!

「距离不远不近,有利于藏,有利于攻,在湖边!」

「这个地图上标的有啊,就是捕鱼儿海,现在叫贝加湖。」

捕鱼儿海?

朱元璋的眼睛,立马锁定了西拉木河的上游、汗乌拉山的东麓。

那里,正是捕鱼儿海!

一个并不大的湖泊。

再一看大体距离和方位,朱元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好,好!”朱元璋用长竿指向地图:“就是这里,捕鱼儿海,元主就藏在这里!”

常升看了好大一会,拊掌大笑:“果真如此,陛下多年不出征,眼光还是远远高出我等!就在这个地方,没跑了!”

「我靠,二舅,你也学会拍马屁了!不过讲真,老朱的本事真不是盖的!」

「老朱居然一眼看出来元主的藏身之处!」

「打服外族、从南打到北取得成功的,几千年,只有朱元璋一人!」

「老朱,我墙都不服,就服你!」

「千古一帝,真心佩服!」

得到皇孙发自内心的肯定,朱元璋居然有了一丝成就感!

不过,马上,朱元璋心里犯尬了。

如果不是皇孙的心声表露,自己哪儿会知道?

皇孙准确地料中南方战事,刚刚又指出北方战事的关键:元主藏身之处!

这说明,这个皇孙有大才!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愿意亮出来!

难道他对皇太孙之位,不感兴趣?

天天就想着躲在外面的宅院子,和两个小侍女瞎混!

“八百里火票加急,给蓝玉说,让他按咱的意思,直扑捕鱼儿海!将北元一网打尽!”

朱元璋作完决定,又拿出一个密折让大家传看。

三人看完吓了一跳,南边居然有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这三十万大军非同一般,其中有五千先锋军是象军!

此前,明军就曾遇到过象军。

这些将士虽然身材矮小,但他们骑在大象上作战。

大象训练有素,背上还安着舒适的坐椅,象军坐在里面,挥舞长矛大刀。

大象皮糙肉厚,几乎是刀枪不入!

敌军坐在大象背上,武器都够不着!

明军接触几次,都被象军冲了个七零八落。

那几次,象军也只有几百骑的规模。

而这次,居然有五千象军!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看完南方军报,手都在发抖。

常升经常与元人打仗,没有与西南的蛮军交过手。

但也知道,西南的蛮军并不比元军好对付。

参照之一就是镇守云南的沐英。

沐英自八岁起就跟着朱元璋征战,因有勇有谋,被朱元璋收为义子。

洪武十四年,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出征云南。

云南平定后,沐英留下镇守。

十年之间,沐英又平定普定、广南、浪穹诸多蛮族。

论军事,沐英不比傅友德、蓝玉等人差。

但遇到象军,几次都吃了大亏。

这次,边境居然集结了五千象兵!

想想都头皮发麻!

第5章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在朝堂上公布南边战事,主要是怕引起人心浮动。

毕竟,在派蓝玉北上击元之时,还有不少反对声音。

特别是浙东文官集团有一些不长眼的言官,居然说北上击元就是劳民伤财!

如果得到南蛮集结三十万大军包括五千象军的消息,这些人岂不要被吓破胆!

让蓝玉撤军的声音,绝对又会甚嚣尘上!

再加上这几年塞上边镇的巩固、连续水旱灾害的侵袭,已经支撑不起两面作战了。

户部尚书仍然仔细看着密折,擦了一把汗说:“陛下,如今之计,也只有急调四川布政司、广西布政司、贵州布政司的兵马入滇!”

常升道:“陛下,臣建议调火器营,只有火器才可以对付象军。”

兵部尚书摇摇头道:“调火器营,恐怕来不及了!”

朱元璋转向朱允熥,皇孙昨天不是说了嘛,南面的战事“大可不必忧虑”。

他的信心在何处?

几个人都奇怪了,陛下看这朱允熥做什么?

征询他的意见?

今天他的回答并无实质内容,真不知道陛下是看中他的才能,还是想从他的无能中得到乐子。

果然,朱允熥摇了摇头:“这大象,恐怕也只有火器能够制得住了。”

「大象,庞然大物而已,有什么可怕的?」

「沐英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在实践中摸索出经验。」

「有人对沐英说,大象怕狮子,沐英就让人拿出纸板画狮子,想吓走大象。」

「当时真的是吓走了。其实那是碰巧。因为第一次他们放了鞭炮。」

「可笑的是,战报到京城,官员们以为大象怕狮子。」

「画个假狮子就能吓走大象?你们想把大象笑死吗?」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禁脸红。

当时他的确也这么认为。

后来沐英的部队又画狮子,结果大象不吃这一套,横冲直撞,让明军死伤不少。

「沐英发现了,原来大象并非怕狮子,而是怕声音。」

「当然,沐英不可能知道,大象害怕的是陌生的声音。这次沐英如果再用大象听过的声音,恐怕要吃大亏。」

「古罗马时期,就曾经有部队用猪的嚎叫声,吓退了象兵。」

「后来的研究表明,只要是大象没听过的声音,听了绝对逃跑。别看大象很大,其实内心很脆弱。」

古罗马是什么?是哪个地方,还是哪个朝廷?

研究表明,谁研究的?

自己的这个皇孙,不仅有才,还有很多不知道的秘密!

这些秘密,正在待他一步步解开。

「除了吓退大象,还有的是办法!」

还有什么办法?

朱元璋支起了耳朵。

“陛下,我看为了保险起见,”兵部尚书齐泰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硬生生打断了。

“你闭嘴!”

齐泰的脸色一暗,陛下怎么突然发火了,是不是这些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

想起老爷子杀掉大臣的无情,齐泰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

「最少沐英应该能想到的用马,把马的眼睛蒙起来,马尾巴点上鞭炮。瞎马撞象群,也是一招。」

妙啊!

朱元璋听完真想鼓掌。

这不就是古人用过的火牛阵吗?

「不过,这种招数比较费马!还是声音来得省钱省力。每次用不同的声音。用猪叫、猿啼、狮吼、狼嚎,来它个动物总动员!」

「一种声音,用一次,退去5000象兵,还用不完。」

居然还有这种方法?

是不是太简单了一些?

云南那地方,人不多、粮不多,就各种动物多!

但这种方法究竟实效如何,还真不敢肯定。

可以肯定的是,皇孙的心声并没有骗他。

因为朱家坐了江山,为了避讳,所有人都不得叫猪。

从官方到民间,必须把猪叫做“豕”。

皇孙心里喊猪,尽管听起来不舒服,但也不能批评他。

那就把皇孙的这个方法写个密件,火速送给沐英,让他照做。

只要打退这5000象兵,其他的就不在话下。

如果这方法管用,皇孙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当然这个密件最好让锦衣卫来办,泄露出去的话,皇孙肯定会有所警觉。

能够偷听他皇孙的心声,千万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朱元璋用长竿指向南面,哈哈大笑起来:“不用调兵筹粮,咱相信沐英!区区五千象军,不足为惧!”

几个人面面相觑,陛下这是怎么了?

是陛下找到克敌之法,还是真的对他这个义子有信心?

谁也不敢问。

「只有近距离接触,才知道老朱的厉害之处!这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沐英,你永远都可以相信!」

「如果没有沐英,就没有今天的云南!」

朱元璋对沐英极好,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

沐英是明代将领中极少数北、西、南都打过大仗的人。

听到朱允熥如此推崇沐英,朱元璋心中居然有些得意洋洋。

这孙子虽说没大没小把他喊“老朱”,但总算他知道了自己的厉害之处!

朱元璋心里居然升起一丝亲切来。

“咱今个高兴,真高兴!来,一起吃饭。”

齐泰几个马上拱手:“感谢陛下赐予饭食(隆恩浩荡)!”

因为上朝太早,大多数官员根本来不及吃早饭。

有一些官员怀里揣着鸡蛋或者是烧饼对付一顿。

洪武十年之前,朝廷还在宫中给官员们准备饭食。

后来,朱元璋感到官员们食君之禄,应该节俭一些,把早朝赐食给取消了。

没想到今天,朱元璋给三人赐食!

齐泰这下终于放了心,敢情刚才朱元璋让自己闭嘴,只是无心之举。

要不然,陛下怎么会赐食?

这可是在养心殿!

不是普通的赐食,而是与陛下共进早餐!

这是多大的荣誉!

出去之后,官员们必定对自己刮目相看。

常升有些莫名其妙,自从太子妃去世之后,常家在陛下这里就冷落了。

没想到今天能和陛下共进早餐。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外甥朱允熥?

但是,今天,朱允熥没说几句话呀。

尚食监端上了早餐:碎米粥、小咸菜、白菜帮、剥好的蒜瓣。

两个尚书吃得津津有味,眼泪花花地往碗里掉。

我吃的不是饭,是荣耀!

朱元璋也不管形象不形象,端碗就吃,嘴里还吧嗒有声。

「老朱果然是受苦人出身!当皇帝了,还这么简朴!」

「这样的皇帝,给我来上一打!」

「不对,皇帝只能有一个!」

「不过,这配菜实在是难以恭维!」

「跟我的火锅、炒菜相比,这简直是猪食!」

「这几个家伙是猪吗?吃得,这么香?」

猪食?

咳,咳,正在喝粥的朱元璋被呛住了。

第6章

“允熥,你怎么不吃?”

朱元璋不明白这小子说的火锅是什么。

对于他来讲,对吃一向不怎么上心。

哪怕就是蟠桃宴,也比不过他的珍珠白玉汤、蒜面条。

当年,朱元璋在当和尚四处化缘的时候,几天没东西吃,饿晕了。

一个老妪用碎米加已经发酸的豆腐熬了一碗粥。

这碗粥救了他的命。

朱元璋就把碎米(珍珠)与酸豆腐(白玉)起名为珍珠白玉汤。

“皇爷爷,我吃饱了,”朱允熥撒了一个谎:“这几天我头晕,吃不进去。”

朱元璋连忙让人叫太医。

朱允熥站起:“皇爷爷,这就不麻烦太医了。我这病,主要是睡觉太少了。尤其是早上,不能起来太早。”

不用听心声,朱元璋就知道,这小子是想偷懒。

不过心里却是打了一个突。

从小,朱允熥的身体似乎和他父亲朱标一样,不怎么好。

在他母亲去世后,太医也曾经看过,身体似乎更差了。

孩子也不小了,但天天和两个侍女瞎混。

身体早早被掏空,岂不是越来越差!

得给他找个正经人家的姑娘,最好是厉害一点的,好好管一管这个皇孙。

“允熥,今后早朝你不用来了。”朱元璋顿了一下道:“有事的话,你随时听咱的。”

朱元璋在养心殿与四人议事并共进早餐,消息早就通过尚食监传了出去。

宫里宫外,议论纷纷。

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开国公常升在一起议事并共进早餐,倒还罢了。

三皇孙朱允熥全程在场!

朱允熥参加早朝是一种考核,不是考砸了吗?

难不成,陛下把他与其他三人拉到养心殿,开小灶,单独出考题?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朱允炆,连文华殿也不去了,直接找到母妃吕氏。

吕氏虽说有些不理解,但仍然从好的方面给儿子分析。

“为什么把朱允熥叫到养心殿?那是让常家彻底断了念想!”

“陛下就是让常升看一看,他的外甥就是这么个白痴!”

“叫上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一起,就是让他们作个见证。”

“还有,为什么单独叫到养心殿,这叫,家丑不可外扬!”

朱允炆恍然大悟,母后当真厉害!

我怎么没到这一点?

朱允熥再怎么废物,也是皇家血脉!

朱允炆去文华殿的路上,刚好遇到了兵部尚书齐泰。

母后告诉他,齐泰是可以信任的人。

从年龄上看,齐泰完全可以成为他以后的左膀右臂。

齐泰把早朝以及在养心殿的情况,客观地描述了一下。

特别是对陛下与朱允熥的对答,几乎是一字不漏。

听后,朱允炆心花怒放。

果然,朱允熥还是那么白痴。

自己居然为了他而乱了心绪!

皇爷爷最后说了,朱允熥以后不用来早朝了。

这说明,皇爷爷对朱允熥今天的表现,已经失望了。

再看看自己的这些兄弟们,哪个比得上自己?

皇太孙之位,舍我其谁?

……

朱允熥本来想直接回院子,但常升却是异常兴奋,要拉他回家好好喝一顿。

四年来,朱允熥在宫中感受不到一丝温暖。

刚出生,母亲就死了,朱标从内心深处对他有一些排斥。

天天不得不喊母妃的吕后,视他如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血脉的原因,吕后一直把他当作朱允炆的挡路石。

不管白痴不白痴,两个舅舅常升、常森对他格外好。

特别是常氏死后,吕后被扶正,成为太子妃。

明明知道他不可能当上皇太孙,常升还给他盘下了这处宅院。

蓝玉是他的舅祖父,也经常给他送一些新奇的物事。

在西北打仗的时候,缴获了一匹马驹,是汗血宝马,还专门派一个将领给他送回来。

此事让朱元璋很不乐意,蓝玉在前线打仗,居然还有这心思!

班师回朝后,朱元璋还为此事骂了蓝玉一顿。

这些武人,都没有什么太深的心机。

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往往是亲情。

常升的大外甥是朱雄煐,这是将来大明的正宗继承人。

可惜的是,朱雄煐8岁时就薨了。

常家、蓝家把希望寄托在了小外甥朱允熥的身上。

只是朱允熥的脑子不怎么好使。

坐不了江山,那就让他生活好一些。

因此,常、蓝两家对朱允熥更好了。

一进常升的庭堂,蓝玉的儿子蓝寿就迎过来:“允熥,今天上早朝了,坐,快说说。”

看到蓝寿,朱允熥就想到了蓝瘦香菇。

按照历史,几年之后,蓝玉大案爆发,蓝玉被诛灭九族。

朱允熥心想,等蓝玉回来,一定想个办法,阻止惨案的发生。

常升把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蓝寿瞪大眼睛:“没有了?就这些了?”

常升说:“这还不够?能进陛下养心殿的能有几人?与陛下一同用膳的,又能有几人?”

蓝寿大喜,朱允熥的对答听起来不出彩,但也没有出错!

这就够了!

最重要的是,陛下肯给这个外甥表现的机会!

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以前,那可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常升又谈起北方战事,陛下已经确定了元主的藏身之处。

蓝寿立马提起了兴趣。

作为蓝玉的小儿子,对战场、对拼杀有着天然的兴趣。

只是蓝玉每次出征之时,都要把他留在家里,让他郁闷不已。

听完常升的分析,蓝寿不禁感叹,陛下真的是宝刀未老。

常升再一看朱允熥,好像一副云淡风轻、早已了解的样子,不禁又迷惑起来。

每次陛下都是问过朱允熥之后才作出决策。

虽然朱允熥没有答出什么实质内容,但陛下好像每次都十分满意!

走前,陛下还特意交待允熥不用上早朝了。

这是出于对允燧身体的考虑!

并且说有事的时候再叫他。

由此可见,陛下对允熥的欣赏到了何种程度!

真想不明白,陛下到底欣赏自己这个外甥哪一点。

到底是哪一点,可能陛下眼光独到,已经发现了。

而作为舅舅,居然还一无所知。

再打量了一下朱允熥,忽然感到这个痴儿似乎真的比以前更有灵性了。

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

人还是那个人,但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沉静平和的气质。

这是突然间的一种发现!

正在遐想呢,朱允熥道:“舅舅,皇爷爷昨天还私下对我说:咱不担心蓝玉打仗,咱担心蓝玉打完仗干糊涂事。”

陛下担心蓝玉干糊涂事?

常升和蓝寿不约而同地跳将起来。

“陛下说什么了?”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担心,蓝玉抓住了元主的妃子公主,会忍不住侮辱。”

常升说道:“还别说,陛下看得真准!”

蓝寿脸色一红:“陛下没说后果吗?”

“陛下说,蓝玉要敢这么干,咱把他传宗接代的家伙剁下来喂狗!”

两个一惊,这话,像是陛下说的!

常升说道:“赶快写个密件,八百里快递!”

蓝寿也急了:“对,找兵部尚书齐泰!反正都是陛下的意思,和圣旨一起送!”

终于,朱允熥放心了。

有了这道密件,打了胜仗的蓝玉恐怕就不会再像历史上那么嚣张了。

历史上他不仅奸污了元主的妃子。

在他得胜南返到喜峰关时,天色已晚,守关边将未及时开门。

他就纵兵毁关,破门而入。

朱元璋为此大怒,本来封蓝玉为梁国公,大笔一挥,改成了凉国公。

从梁到凉,蓝玉从此真的,凉凉了。

既然重生了,朱允熥当然不能让自己的亲人重蹈覆辙。

借朱元璋的名义提前对蓝玉进行警告,相信蓝玉会收敛很多吧。

常升写完,和蓝寿一起找到了兵部尚书齐泰。

齐泰满口答应和陛下的旨意一起送到。

常升和蓝寿走后,齐泰就打开了密件。

“这是陛下的意思?为什么今天没有交待?”齐泰冷笑一声,把密件放到了书架上。

阅读全文地址至尊皇太孙(朱允熥)关河万里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乐逍遥小说网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