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自古以来,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非常具有灵性,颇受人们的喜爱。水墨动画《鹿铃》就是将一段关于鹿的古老故事,融入到了现代喜闻乐见的视觉动画之中,成为了一代人永远的回忆与留恋。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2年出品的水墨动画《鹿铃》,真挚地讲述了一个山寨的小姑娘在和爷爷上山采药的过程中,意外地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鹿,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后来, 公鹿和母鹿找到了小鹿,女孩最终带着怅惘的心情目送小鹿离去,彼此依依惜别……借助于水墨绘画的表达形式,展现出了丰富的画面意境,深邃而悠远,让人动情不已,感触深思。
巍巍青山、潺潺流水、悠闲的生活、爽朗的笑声,在一幅幅墨色朦胧、清雅隽秀的画面之中,将一份美好质朴的童真与自然天成的墨趣展现了出来,诉说了一段人与自然命题之下的深刻禅思。
水墨动画《鹿铃》
01、改编自庐山"白鹿洞书院"流传的美丽传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作为一部水墨动画片,故事改编自庐山"白鹿洞书院"流传的美丽传说,虽然动画故事略显稚嫩,但是十分具有儿童启蒙的教育意义。像动画《牧笛》中少年牧童与老牛之间有着亲密感情一样,《鹿铃》中的女孩与小鹿之间同样拥有着深厚的友情,这种叙事方式无疑是温暖的、亲切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讲究中庸、含蓄、内敛、细腻这些特征,在水墨动画中似乎也不例外。水墨动画《鹿铃》中的角色造型正是暗含这种特点,不同于相对刻板的线框平涂的传统动画造型,对形象的处理更加细腻含蓄,边缘描绘含而不露,似有似无,表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意境,不强调奇幻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动感效果,而且在画面、动作、音乐、拟声方面都比较朴素,具有一番田园诗般的质朴感受。
水墨动画《鹿铃》
在动画故事的一开始,青山叠嶂、草木青葱、鹰击长空、鹿鸣呦呦,俨然一副意境悠远的田园画作。其中,伴随着镜头拉近小鹿,大大的耳朵,机灵的眼睛,,浓墨勾出的三角形的嘴巴,细长的小腿,柔软的绒毛,活灵活跳,呼之欲出。另外,小女孩的角色塑造也是十分灵动,圆脸庞、大眼睛、蓝肚兜、红裤子,仅仅 从清秀的眉宇和闪动的眼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她的欢乐、悲伤、不安以及恋恋不舍。
正是这样讨人欢喜的角色塑造,勾起了一代人蕴蓄心底的那一份乡土惆怅,引起了我们的心理共鸣和情感思索。《鹿铃》中的那一枚意味着离别的小小"铃铛",既包含了女孩与小鹿之间太多的不舍与留恋,同时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那一份永远无法彻底阻断的联系。
可以说,这里的小小"铃铛"已经不单单是女孩与小鹿之间的友情见证,更是充当了整个故事的一种暗喻线索。
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的国产动画不在少数,但是真正突显这一主题,并且能够引人深思的国产动画却是寥寥无几。不过,中国早期的几部水墨动画却是将这种人与自然的情怀表现得十分清新脱俗。比如,《牧笛》《鹬蚌相争》《山水情》等,尤其是《山水情》这部动画,不仅流露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还将"高山流水"、"大音希声"的旷古情调和博大的纵情山水、乘风飞舞的中国古典文人情怀推向了视觉高峰。
。
水墨动画《鹿铃》
02、关于"鹿"的动画故事依旧在延续,透露出浓浓的传统味道在浩瀚黄沙包裹下的敦煌,流传着一段关于"九色鹿"的传说,如今在洞窟中还保留着一幅北魏时期的作品《九色鹿王本生》。我们特别熟悉的《九色鹿》动画片,就是根据这一传说故事改编而来的,透露着浓厚的传统韵味。
说实话,国产动画《九色鹿》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动画的新鲜题材和恰当表现手法的完美结合,最主要的是动画中蕴含着中国大众传统的审美标准和民族艺术精祌。或许,只有把民族艺术精神作为根本,借助传统艺术形式和动画表现手法,才能制作出独具魅力的视觉动画。
其实,除了《鹿铃》《九色鹿》以外,在国产动画领域中还有一些关于"鹿"的动画故事,比如《夹子救鹿》《鹿女》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关于"鹿"的动画也同样是根据敦煌壁画改编而来,只不过它们的影响力远不及《九色鹿》这部经典动画。
《九色鹿》动画
《夹子救鹿》动画
在一系列关于"鹿"的动画角色构思中,一般都会塑造出极为正能量、令人讨喜的一面。在动画《夹子救鹿》中,主人公"夹子"被塑造成为一个遵守孝道、有爱心、充满智慧、舍己为人的形象,着力表现了"夹子"为了掩护鹿群的安全转移,自己扮作鹿吸引射猎者,而被误杀的伟大牺牲精神。同样,在动画《鹿女》中,在保持故事线索简洁明朗的基础是,将鹿母塑造成为了一只具有伟大母爱、和蔼可亲的白鹿形象。
可以很容易发现,这些关于"鹿"的动画故事在延续自然的主题之外,饱含着一份热忱的禅宗美学。确实,禅宗美学是悟的感性超越。悟是禅宗的终极话题,它是不诉诸知解的思辨,不诉诸盲目的信仰,不强调苦修暝想,就在生活中保持直接的联系。这种禅思在水墨动画《鹿铃》中,便得到了很不错的一份体现。
在水墨动画《鹿铃》中,画面中一些留白渲染的处理十分符合禅宗"空纳万境"的理念。画面中的巍峨的青山、清澈的流水、恬静的乡村,所营造的这种澄澈、淡泊以及空明的状态,十分令人向往,其中蕴蓄着自然本身的一份禅思真趣。这就像郭熙曾经在《林泉高致》里说的那样:
"山尽出,不唯无秀拔之高,兼何异画推背?水尽出,不唯无盘折之远,兼何异画蚯蚓?"
水墨动画《鹿铃》中的山水画面表现
或许,只有置身于这种水墨山水的境界之中,才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那种空灵、深邃、无穷之感。"无云生岭上。有月落波心",虽然水墨画面中呈现出的是一番自然之境,但是我们实实在在体悟到的却是一种舒畅的内心境界。
《山水情》中的山水画面表现
03、中国水墨动画中蕴含的"诗情画意",为当下国产动画产业提供创作灵感如果谈到整个水墨动画,就不得不提到《山水情》,它将这巍巍青山、潺潺流水和悠扬的琴声笛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烘托出老琴师与少年之间的那一份独特的真挚情感。借助于风、雪、雨这些抒情性元素,通过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的自然特质,给我们带来了一番虚隐空灵的内心感受。
同样是水墨动画,可是与《鹿铃》相比,《山水情》中的符号性意味显得愈加浓重。瑟瑟寒风使得老琴师紧裹长衫,遮风防寒,刺骨的寒风似乎正暗示着老琴师当时的内心情感和他所身处官场环境的险恶;白雪纷飞,茫茫大地银装素裹,这洁白的雪似乎荡尽了大千世界中的污挺尘埃,呈现出一片冰清玉洁的景象;丝丝细雨,从高空中凝结坠落,隐喻着少年对于老琴师的一种不舍和感激的情怀。
水墨动画《山水情》中的元素表达
正是这种"诗情画意"的巧妙运用,使得动画故事的讲述不再单一与直白,主题寓意也显得愈加含蓄与深邃。恰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那样,人心中的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表达出来的,只有将大自然中全幅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传递我们胸襟中那一份富有蓬勃生机的灵感气韵。
其实,从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到水墨动画巅峰之作《山水情》;再到温暖叙事的《鹿铃》、风格迥异的《雁阵》等等这些优秀的中国早期水墨动画作品,都为现在以及将来的水墨动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在故事题材、视觉表现、听觉表现还是内涵意境的表达上,都有着许许多多非常鲜明、非常重要并且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参考的成功要素。
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水墨动画《山水情》
水墨动画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显得那般静穆含蓄、恬淡幽远,每一帧画面中都蕴含着传统士人中那一份无法释怀的理想追求,蕴藏着民族血液中独特的生命体验。
这种水墨动画不应该只是上一代人的回忆,更应该是未来国产动画应该努力的一种方向!我相信,水墨动画的故事依旧会在未来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