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对儒学的重要贡献(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儒家集大成者)(1)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解释:天道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紊乱来适应它,就遭到凶灾。

2、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解释:田野荒芜而仓廪充实,百姓空虚而国库满盈,这就是即将倾覆的国家。

3、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不苟》

解释:君子保养身心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诚,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4、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荀子·正论》

解释:一件事情赏罚失当,那就是祸乱的开端。德行和地位不相称,能力和官职不相称,奖赏和功劳不相当,刑罚和罪过不相当,不吉利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5、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解释:人的本性是恶的,所表现出来的善良是伪装的。

6、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荀子·王霸》

解释:以小人来超越人民而作威作服,用非法的手段对取之于民而巧取豪夺,这就是伤害国家的大灾祸。

7、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解释:这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释: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

9、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去乱而被之以治。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谓也,去污而易之以修。——《荀子·不苟》

解释:国家混乱而去整治它,并不是说在那混乱的基础上去整治它,而是要除去混乱,再给它加上有秩序。就像人的外表或思想肮脏了而去整治他一样,并不是说在那肮脏的基础上去整治他,而是要除去肮脏而换上美好的外表或思想。

10、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荀子·大略》

解释: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以不负平生所学。

荀子对儒学的重要贡献(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儒家集大成者)(2)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荀卿”,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人,先秦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称孙卿。

战国中后期,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于十五岁始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著作集为《荀子》。因为荀子不招后世待见,其注者不多。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荀子对儒学的重要贡献(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儒家集大成者)(3)

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则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化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

荀子对儒学的重要贡献(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儒家集大成者)(4)

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客观理性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张锋编撰 己亥夏写于启东翠彧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