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杰 图/润年 来自于原乡影像微信公众号

——由《镜像 长安远去的村落》所想到的

李 杰

我与王润年先生认识20年了,那时我还没有入驻长安,2003年非典之后,我入驻到长安,与他成为了“老乡”,一是离得近,二是工作关系,我在华商报新闻摄影部,他在长安区委外宣办,常有业务往来,他除了提供稿件和新闻线索之外,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灭火队”队长的角色。不管从那个角度,我们都已然成为了好朋友。业余时间常常于公于私都爱在一起喝茶、咥面、聊摄影、拍片子。那会儿,严格来说,他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了大家,出版专著一本接着一本。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1)

再看最后一眼

记得有段时间,他对摄影痴迷到了相当热的程度,白天、夜里开着车尝试着各种拍摄。其实,每个人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最终到我就是法。这是一个上升递进的过程。我和王润年先生很随意,经常是说约就约,说走就走。他比我年长几岁,我不习惯叫他老哥,而是至今一直习惯于叫他王部长。因为,他做事严谨,在我面前,没见他开过玩笑,讲过段子,除了谈摄影就是摄影。在关于拍风景还是纪实?拍新闻碎片还是专题时,我们有过认真的交心。我自己没有广览摄影群书,因此也就聊不出啥经验,就是凭自己的直觉,而王润年先生在这方面则比我强,他爱学习。如果说要用精炼的文字来评价王润年先生,我觉得用九个字来概括比较恰当。即:有想法、挤时间、有恒心。

有想法很重要,即拍什么,怎么拍。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2)

说不尽的乡愁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在他新出版的《镜像 长安远去的村落》一书写推荐阅读的著名摄影家李泛先生,我俩那些年同住在长安,严格来说我是新入驻,李泛先生有工作室,王润年先生是土著,三个人也就有事没事常混迹于李泛先生的工作室,向李泛先生偷师学艺。李泛先生也不保守,常常把思路、经验和盘托出。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3)

搬家迁喜

但也有过段时间,谁也不联系谁,尤其王润年先生,突然就消失了。这时李泛先生准拿捏到位的开玩笑说:“年年娃”又吃独食去了。果不其然,过段时间王润年先生就会突然来了电话,“李主任,近来忙啥呢?好久不见了,咱们约坐一下吧!也没啥事,也就是坐坐,谝谝。”有的时候是我们去李泛先生的工作室,有时候他到我家喝茶。他每次说的没事,其实是有事的,要么是他主编的新书出版了,要么是他自己的大作出版了。翻开我的书架,他的《故园背影》《故园落晖》《净土晨昏》《兴隆纪事》《白鹿原最后窑洞人家》《镜像 长安远去的村落》,都像文物一样占据着主要位置。尤其《镜像 长安远去的村落》这本书的100多个村子里,有好几个我们也一起拍过,许多画面非常熟悉,如少陵原“九井十八寨”系列附近的多个村子。他是土著,我是外来人对这些村子和典故都不熟悉,经常都是他带队,多次不厌其烦的领我去,我因为自己长期拍摄的不是这个专题,我是属于好奇,他则是在完善大作。这就是说,他每次去拍是有想法的,知道自己拍什么?怎么拍。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4)

无 题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5)

街上遗弃的女模特

一个人会不会利用时间,这是很关键的,他把别人打麻将打牌的时间都利用在了拍摄纪实上。用这句话来评价王润年先生,也是恰当的,“他不是在拍片子的路上,就是在整理片子和写拍摄手记。”纵观他出版的这几本专著,都是家门口的事,充满了乡土气息。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则是靠土吃土,而且是吃土里的“窝边草”,他将浓浓的乡情融进长安这片土地中。他的经验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许多人爱舍近求远,总觉得身边无题材可拍,而王润年先生则是吃一串串“窝边草”,把自己养肥了。正如一位大师说过“当你选择拍摄一个城市的题材时,你已经失败了;当你选择拍摄一个区域时,你成功了一半;当年选择拍摄一个村落的时候,你已经成功了。”不难看出,王润年先生选择的拍摄题材都是一些别人司空见惯的村落小切口。而反应的则是一个国家乡村的大变化。正如《镜像 长安远去的村落》一书的封面提炼到的“一部大地的生命册 一卷乡村的影像志”。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6)

守护家园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7)

搬家不忘财神爷

王润年先生的恒心在哪里?就在于他确定了拍摄主题,就像玩一样一直拍摄下去,就把大事做成了。

在王润年先生的这一系列专著里,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抓拍,不干预主体人物情绪的画面,如《镜像 长安远去的村落》封面这张,村妇和狗行走在废墟上;如P047,拿着小麦伤心流泪的老农,他挚爱着自己的庄稼地;如P054,大部分人都搬走了,还剩几个村民在这里打麻将,开怀大笑的表情,让人看着看着就哭,因为这是最后的“局”。社会包罗万象,成千上万的人,就有成千上万的举止行为。客观记录,最为真实。历史上留给后人的,只有感动人的,经得起考验的,才是永恒的,走纪实之路的摄影者,更应该如此。

2021年12月14日,写于西安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8)

再收最后一料麦

绿藻头的摄影作品(专吃窝边草的摄影人)(9)

作者简介

李杰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新闻摄影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华商报影像直播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