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这篇有点标题党。

我后悔的不是别的,而是我当天居然只给建川博物馆留了三个小时!

想去看建川博物馆的念头由来已久。

樊建川先生以一己之力建立民间博物馆,为民族保留珍贵记忆,这些故事在网上已经传的很多了,不消我多介绍。网上有两篇比我还标题党的热文被广为传阅,一篇叫《市长嫌工资太低,辞职后他光脚坐在火车站里的照片火了》,一篇叫《捡破烂做出80亿,别人都说不赚钱他却年入两千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都讲的是樊建川这一个人,足见汉语之博大精深。

这几年因为工作和私人原因,去成都也好几趟了,始终没能去建川博物馆,主要还是因为地方偏远,腾不出整天的时间,故而只好每次心底里说下次去。最近阅读,却又常与建川“遭遇”,正在读吴晓波的新书《激荡十年》,其中2009年企业史人物描写了“哈儿建馆”;高晓松的《晓说》节目也与樊建川对谈了几期。上周恰好又有出差去成都的机会,于是特意将返程的机票安排在最晚一班,说什么这次得抽时间去一趟。

建川博物馆在成都以西的大邑县,开车至少得一个小时。上午出发时已经比较晚了,途中又因探访赵云墓花费了些时间,抵达安仁古镇后又在刘文彩庄园转了转,等赶到建川博物馆已经是下午2点了,可供参观的时间仅有3个小时。

这哪里是一个博物馆啊,这是一个博物馆聚落,一个超大的公园,展开门票上的导览图,足足21个博物馆!想全看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了,只能一路小跑 选择性参观。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

博物馆一进门的照壁,阐述了建川的宗旨:“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同时也概括了这21座博物馆的四大分类:抗战、红色、地震、民俗。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

抗战馆是主打,一进馆区的“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十分震撼,百余扇玻璃墙上,拓印着5700多名抗战老兵的红色掌印,其中许多是樊建川从临终的老兵床前留下的,广场前立有八个大字“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3)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4)

建川博物馆的抗战主题馆,与我们常见的国内抗战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就是选取了多个视角看这场战争。具体来说,中共军队作为抗战“中流砥柱”设有专馆陈列,但同时,负责正面战场的国军亦有专馆介绍,援华美军亦有专馆介绍,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一所博物馆良知的体现。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5)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6)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7)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8)

面对战争,沙场上将士们的英勇与惨烈只是一方面,战争阴影下的屈辱与残忍则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建川专门为战俘设馆,纪念这些被遗忘的英灵。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9)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0)

战俘馆大多数旧照片都是战争年代日本记者拍摄的,这张是整个馆里最震撼人的,一位年仅20岁的女战士成本华被日军俘虏,双手抱怀,泰然自若,视死如归。作为一名成姓人,我肃然起敬。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1)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足以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沉痛的记忆,它对中国人带来的摧残和灾难,以及它之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都注定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地震当天,我人在西安,受强烈余震波及,经历了与数百人从五层电影院狂奔疏散的难忘时刻。十年后来到四川,于博物馆内回首国难,自是百感交集。

建川关于地震主题有两个馆,一个比较大,叫“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由于是与政府合建,馆内陈列比较中规中矩,虽然内容详实全面,但让人感觉有些太“正”了。东侧有个“震撼日5.12-6.12馆”,虽然不及前者宽敞,却体现了建川的布展风格。

这个馆采用日历的手法,从2008年5月12日至6月12日,每天为一个单元,以文物、图片、实景还原等手法逼真再现了这一个月之间大地震对这片土地带来的创伤,其中有许多细节,具体到一个学校、一个人、一个课本、一个眼神,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描摹的。

我几乎是屏着呼吸走完这30天的地震日历,几次泪水要夺眶而下,这个馆让我第一次感到,灾难展陈绝不仅仅是唤起人们的悲悯,而是能够引导人内心深处的思索与领悟。

走出馆的那一刻,我只想说:“活着,真好。”再加一句的话,就是:“在灾难面前,任何生活中的困难都不再是困难。”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2)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3)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4)

这是地震那年非常红的一只猪,被埋36天后奇迹生还,人送外号“猪坚强”。它还活着,被养在建川博物馆里,有属于自己的“猪坚强之家”。

网上查,猪坚强年龄已经很大了,相当于人类的90岁,能够亲眼目睹它的时间可能并不多了,想要去的朋友可要抓紧了。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5)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6)

红色文化也是建川博物馆非常独特的展览主题,所谓红色年代,指的是从1949年至1976年这27年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为什么说特殊,稍微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不知道的可以询问你的父母或爷爷奶奶,这个即便是落在教科书也十分敏感、不得不小心修饰的时代记忆,居然在建川博物馆内呈现出来,不得不让人感到崇敬。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7)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8)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19)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0)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1)

文物、图片,诉说着一段段历史的切面,和一个个在大历史中穿行的小人物的命运。这些陈列的物品大多并不珍贵,大多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常见的日用品,相信许多家庭目前都仍有存留。但在博物馆内挂上墙,摆上展柜,琳琅满目地充盈在你眼前,它就是一幅历史画卷,而且距离我们并不久远。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2)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3)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4)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5)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6)

我非常推荐年轻的朋友们带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建川博物馆看这几个“红色年代”主题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红色年代瓷器陈列馆、知青生活馆、红色年代镜面馆。这里面有他们的记忆,在参观过程中,你一定会听到他们讲述那些从未对你提到的家族史,它们关联着你的生命,它们从未走远。

三个小时跑下来,21个馆只草草看过9个,其中非常有特色的“川军抗战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甚至都未来得及一睹,民俗类主题馆更是来不及光顾,只好将遗憾留待下次。

参观贴士:

1. 建川博物馆除除夕当日闭馆一天外,全年无休,周一也照常开馆。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7)

2. 单日通票原价100元,今年因纪念改革开放40年,六折优惠,60元。记者证无效。

88个三国家族的生死博弈,上演一出鼎足三分的“权力的游戏”!

系统梳理三国豪门世家谱系,解开家族权力密码。

马伯庸、余世存、师永刚联合推荐

成长新书《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

京东、当当、天猫及各大书店有售。

建川博物馆官网中文(一踏进建川博物馆)(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