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了都经历了什么没人懂(为34)(1)

以前,我们总在口口相传:形式主义害死人。

今天,我们又在口口相传:带引号的正能量害死人。

那么,什么才是带引号的正能量呢?请看:

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是江苏常州一位五年级小学生缪缪写的。是按老师的要求,对《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写的读后感

30多了都经历了什么没人懂(为34)(2)

这段话,如果隐去其名,我读后会觉得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写,会觉得是一位社会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所写,绝对不会料到它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出来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这是一位善于独立思考的好学生好孩子,因为它深刻揭示了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无情的抨击了当前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丑恶现象,文字通顺,笔锋犀利,字字如芒,铿锵有力。即使放在评价《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的语境下解析,也是贴切准确,行文流畅,通过揭露白骨精变幻嘴脸蒙骗唐僧师徒,以达到吃唐僧肉的鬼域伎俩,上升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度,不失为一篇发人深省鞭辟入理的好文!

30多了都经历了什么没人懂(为34)(3)

然而,就是这样一段精致独到的文字,却被老师当众批评,称其为负能量!并且把作文批改得面目全非。

结果,小缪缪承受不住这样不讲道理的批评,委屈又无处申诉,心理在瞬间崩溃失衡,下课后冲出教室越过栏杆坠楼身亡,酿成了一起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很显然,小学生缪缪和老师对正能量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30多了都经历了什么没人懂(为34)(4)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正能量呢?

本人查阅了1987年商务印书馆先后两个版本的《新华词典》,都没有找到“正能量”这个词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盗版书的说法。所以,既然是国家出版社出版的正版书里没有这个词条,就说明当年那个时代还没有“正能量”这个词汇。

再查一下百度,这才知道,“正能量”原本是一个物理名词,近年才把它代喻为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紧密相连,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

以上只是书面用语,而愚以为,所谓正能量,无非是正义和正气这四个字。

正义:是指公正的,有益于人民的道理。

正气:是指实事求是光明正大的作风和风气。

这两种解释不管是哪一种,应该都属于合乎逻辑,合乎情理的范畴。

30多了都经历了什么没人懂(为34)(5)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对照一下,小学生缪缪所写的读后感,哪一句不是积极健康向上,哪一句不是公正有益于人民,哪一句不是实事求是光明正大呢?所以,它是完完全全的正能量,与负能量根本就不搭边儿。

那么老师为什么要批评她是负能量呢?这就涉及到一个严肃的话题:对正能量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和认知。

不可否认,当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正能量的理解存在极端狭隘的误区,认为只有歌颂赞美才是正能量,而批评揭露鞭达坏东西都是不健康不积极的负能量。直白地说,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能歌颂,不能揭露。只能说阳光,不能说阴暗……这显然就是带引号的“正能量”!而且这种观念有很大的代表性——许多学生家长在群里对老师做法的点赞,就充分说明我们对正能量的理解还任重道远!

30多了都经历了什么没人懂(为34)(6)

悲剧已经酿成,生命已无法挽回。此时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痛定思痛,吸取教训,亡羊补牢,避免类似悲剧的重复发生。

本人始终认为,处理任何错误,都不应停留在就事论事上,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还会生出新的一茬。

回到具体事情上,本人也不赞成把这件事变成对老师的声讨。老师固然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做法上有所欠缺,但这都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表现在对正能量的认识上。只要把正能量的认识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类悲剧才能永远不会重复发生。

30多了都经历了什么没人懂(为34)(7)

具体措施是:

1、明确正能量的含义,理解正能量的价值,加大正能量的宣传,增强正能量实际范例的解读,让那种狭隘的带引号的“正能量”没有市场和藏身之地。使正能量真正成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武器,而不是众说纷纭的千人千面。

2、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率先垂范,首先具有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正能量的积极倡导者和鼓吹者。而不是陷入“批评有风险,赞歌保平安”的狭隘的带引号的“正能量”里去。更不该陷入短视的,局限性的,只打个人小算盘,而不顾教书育人大局观的思想误区里。

3、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在提高他们对正确和错误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基础上,加快心理成熟的速度,避免因为几句批评哪怕是错误的批评就走极端的行为。要让孩子们懂得,老师是人不是神,老师也有表述不妥的时候。受到老师批评的事情以后还会有,当不理解老师批评的时候,要善于把握和处理好这种关系,不能随心所欲地钻牛角尖,辜负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如果只要对老师的批评不理解就走极端,那样的后果简直是不堪想象。也会把老师弄得畏手畏脚,不敢批评学生,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

4、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上,家长的作用往往比老师还要强大。面对惨剧,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想一想,自己的孩子若是受到老师批评,他会怎样做,谁又能永远不受批评。吃一堑,长一智,这绝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孩子身心健康安全的大事。作为家长不能只管孩子吃穿,而要从正面重视和引导孩子心理素质健康的培养和提高。

5、鼓励中小学生开阔视野广开言路,对涉及社会阴暗面的东西,不要讳疾忌医,要大胆地讲出来。这样对孩子心智的早日成熟,走出校门后能尽快融入社会大有好处。

千里长堤,溃于蝼蚁之穴。谁能想到,只因为涉及正能量的几句批评,就送掉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一朵鲜花就这样凋谢,实在让人痛心不已。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大声疾呼:

让那些带引号的所谓的“正能量”快快离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优越健康的环境下快乐茁壮地成长!

愿小缪缪的父母节哀!愿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