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上海城市交响乐团(95岁指挥家曹鹏与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的30年情缘)(1)

“‘贝九’第二乐章,请小军鼓先打一小节,预备起。”

指挥家曹鹏边说边挥起了指挥棒,小军鼓按节奏咚咚敲了两下,突然画风一转,全体演奏员完全没按曹鹏的指挥走,而是不疾不徐拉出了一首《生日歌》。

曹鹏的指挥棒在空中愣了愣,接着缓缓放下,“《生日歌》一响起来,我就感觉一股暖流冲到心里,原来他们暗地里早就准备好了,我含着眼泪听完他们演奏。”

这一幕发生在12月22日。这一天是曹鹏95岁的生日,为他齐奏《生日歌》的,正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的孩子们。

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是上海最早的学生乐团之一,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比赛,屡获大奖。曹鹏与乐团的缘分始于1993年,从68岁到95岁,这位著名指挥家一直是这支学生乐团的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

曹鹏上海城市交响乐团(95岁指挥家曹鹏与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的30年情缘)(2)

2015年,曹鹏和乐团

二十多年来,曹鹏和乐团培养出了深厚感情,而在排练厅里给曹鹏过生日,几乎是乐团每年例行的一个常态。

“我80岁、90岁,学校都搞得很隆重,95岁我和家里说不过生日,但他们还是突然袭击了。”曹鹏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12月22日排练那天正好赶上他生日,一进去,大家都很冷静,他还很高兴大家都听了话,正准备从节奏开始训练,没想到还是遭遇了一个小惊喜。

这段1分多钟的视频后来流传到了网上,不少人被暖到了,“每个学生眼中流淌的感恩,掩不住的欣喜,与曹老师突然停下的指挥棒……画面真美。”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现有一百多名团员,从预初(六年级)到高三,包括了7个年级的学生。

每个星期天的上午,风雨无阻,曹鹏都会去学校给学生们排练半天。

“有三座大山压着我们,音准、节奏、合作,不管是专业乐团还是业余乐团,都面临这三个问题 。”“我会训练学生们的眼睛和耳朵,眼睛要看乐谱、看指挥,耳朵要听旁边人的音乐、听整个乐团的音乐。”

“交响乐无业余”,曹鹏始终用这句话要求乐团。除了解决“三座大山”“看和听”等基本问题,他还会带领乐团排练中外经典交响曲。最近,乐团就跟着他排练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即便对专业乐团来说,这些作品也堪称“大部头”。

曹鹏上海城市交响乐团(95岁指挥家曹鹏与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的30年情缘)(3)

2015年,曹鹏和乐团

在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管理老师胡洁斐的印象里,曹鹏既严厉又温和,专业上的他对学生一丝不苟,私下里的他非常慈祥,也因此学生们对他很是亲切,都喜欢喊他“曹爷爷”。

“曹爷爷对我们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每一个音的音准、每一条旋律的节奏、每一段的要点,他都会牢牢把握,精益求精。刚进来时我也有被请出去过,有被批评过,现在,一句‘完全对’可以说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高一学生牟旸说,曹老师除了教谱面上的音符,还会教他们一些有关音乐的历史知识,比如创作背景、音乐描绘的场景、乐曲内部的情感,在提高他们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

而在高一学生奚梓晗的印象里,曹老师虽然严格,但在排练时,更多地带有鼓励性质。他还记得自己三年前第一次拿到《匈二》乐谱,盯着两句SOLO说了句“这是什么东西?”第二周回来,他用最业余的标准走了几遍,给曹老师听完,他本以为要挨骂,不料,曹老师带领全团为他鼓掌。

那次经历改变了他对练琴的看法和对练琴的态度,“交响乐无业余”更是从此铭记在心,“直到现在,我每天仍会抽出时间,将那两句SOLO练100遍。这并不夸张。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加上适当的鼓励,我们才能进步。这就是老师一直在教导我们的,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

十多年观察下来,胡洁斐认为,曹鹏对学生们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有些学生最开始并不是真正地热爱交响乐,但在曹老师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影响下,他们真的被带入了古典音乐的殿堂。”

上百个孩子一个星期上一次课,时间宝贵,曹鹏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请假耽误他们的时间,也因此,身体不舒服他也会坚持来。

最夸张的一次是他人躺在医院,带了脖套,吊着针,乐团要去杭州演出,听说曹爷爷不能去,都难过得不得了,“我就从医院里偷溜了出来,两个人扶着我上台,带着脖套,坐着指挥。”

最大的难度,还是学生们的流动性,“专业乐团的人是固定的,学生乐团经常是我训练好这批人,转眼毕业了,又有一批新生进来。考进来的新生都有一定的乐器基础,但对乐团完全没有概念,有些学生六年级的,本身还是个孩子,所以带学生乐团比专业乐团更困难。”

二十多年下来,曹鹏已经数不清自己带了多少学生。学生们毕业后,有人继续走专业,去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有人在音乐学校当老师,也有人没走专业,但有机会还是会拉琴吹号,把音乐当成一辈子的爱好。

学生们也很念旧,会经常回母校看看,乐团周年庆时,有些学生会从国外赶来,有些年长的学生还会拖家带口地来。

2014年,南洋模范中学专门出了一本《曹鹏谈指挥艺术》,书里收录了曹鹏平时排练和上课的详细内容,也收录了学生们写给他的信——有一次,曹鹏一口气收到八十多封信,感动得不得了。一个普通中学能出一本讲指挥艺术的书,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也侧面说明了南洋模范中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学音乐不是为了走专业,而是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你们学了音乐,音乐会跟随你们一辈子,将来到了社会上也是两样。”谈及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带学生乐团,曹鹏感慨,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现在口袋里不缺钱,缺的是文化,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就强大了。这一点特别要从孩子们抓起。”

“孩子们只要有一点提高,就是我最大的安慰、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虽然我已经95岁了,但能多发一份热,多发一点光,我就多一份安慰。”曹鹏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把南洋模范中学学生交响乐团带下去,如今他腿脚不方便,学校也都知道,非常照顾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