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凯老师是位旅游达人,天南地北一些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乎每到一地,他都会写下游记美篇。其文字如玑似玉,耐人咀嚼。文笔自然流畅,情景交融,给人耳目一新。近日,我又拜读到了他一篇写河南淅川县白浪街的故事,使我明白了"朝秦暮楚"的岀处与真正涵义,将故事、历史、地理、名胜古迹、人文民风融为一体,用游记形式表达出来,实为一篇独具风格的散文。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1)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2)

现代汉语释“朝秦暮楚”为贬义,喻反复无常。典故出处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的百姓不这样看,他们既不赞同,并坚决反对。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3)

荆紫关镇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岁月的古旧和历史的厚重,吸引我们去追溯典故的由来,解释其原意,回归自身的淳朴和自然。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4)

小镇以一种古朴、平静的姿态展示其古韵遗风。关门横跨而立,门楣“荆紫关”三个字赫然在目。步入关门,青石铺路逶迤数里。街道两側明清建筑错落有致,白墙灰瓦、翘檐雕饰温婉雅致,古朴灵透。镇外有一个两山对崎的关口,关口外是秦国属地八百里秦川;关口内是楚国属地中原平原。此地是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中原地区和东南诸地的交通要道。这就是荆紫关之“关”的来历。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在此爆发了著名的“丹阳之战”。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5)

淅川县古称丹阳,楚国800多年的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丹阳,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开疆拓土,先后统一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霸主。当时秦楚战事频繁,身处两国交战夹缝中的地区,也就是居住在荆紫关一带的百姓,不得不朝秦暮楚。早晨是秦国占据,傍晚就被楚国攻破占领。当地百姓为了活命,时而倒向秦国,时而又倒向楚国。“朝秦暮楚”典故由此而来,如此而已。我们应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先民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艰难处境着想,不可究诘。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6)

古镇的西面有一条跨越三省的街道———白浪街,因紧靠白浪河而得名。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浪镇和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白浪镇,三个省基层政府齐聚在这里,各司其责。“三省一条街”,街上鸡鸣听三省,犬吠三省闻。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7)

白浪街的街中心有块三棱锥石,当地人称三省界石。面朝南为湖北省辖区,面朝东为河南省辖区,面朝西为陕西省辖区。三棱锥石的三面分别刻有鄂、豫、陕三省的简称字。此石闻名遐迩,将脚放在石上就有一脚踏三省的感觉,十分有意境。其实,三省辖区在这呈犬牙交错,房屋相连,相邻而居,和睦相处,难分彼此。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8)

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白浪街独有的文化特点。三种文化在这里同时出现,交会。南面是楚文化,东面是中原文化,西面是秦文化,白浪街便有了三省的风土人情。街坊邻居,有说湖北话,有说河南话,有说陕西话。三种方言,三个戏种(楚剧、豫剧、秦腔)在白浪街同时出现,相互交融、碰撞。当地居民能说三种方言,会唱三个地方戏,更适应三省的饮食。大家在各自主体行政区不变的情况下,仍保留各自的土俗、土语。因此在风俗、语言上就有了三条并行的轨道。三省百姓在这里繁衍生息,说着不同方言,亲密相处,世代通婚。无论岁月如何更迭,白浪街的人们始终按照祖辈留下的方式生活着。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元和绚丽。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9)

白浪街有一家河南人开的“三省客栈”,院墙上刻有作家贾平凹的散文《白浪街》,游人到此都会停足驻留,默默吟诵。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10)

贾平凹笔下的白浪街百十户人家,三省人混居,“湖北人在这里人数最多。天上九头鸟,地有湖北佬,他们待人和气,处事机灵。……是三省之中最富有的公民。”“河南人则以能干闻名,他们勤劳而不恋家,强悍却又狡慧。“陕西人,固有的风格使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中不溜的地位。勤劳是他们的本分,保守是他们的性格。”“三省人如此不同,但却和谐地统一在这条街上。”“街中有一家陕西人,姓荆,六十三岁,长身长脸,女儿八个,八个女儿三个嫁河南,三个嫁湖北,两个留陕西,人称三省总督。”这个被贾平凹戏谑为“三省总督”的荆老头,其实和出嫁的八个女儿都同住在白浪街,过年齐聚一堂,“一家热闹,三省快乐”。

一个宁远城半部明清战争史(你知道朝秦暮楚的来历么)(11)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呜……一页风云散啊,变化了时间,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不知什么机缘,三省的百姓在这里聚集,白浪街成了他们共同的故土。共同的家园使他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找到了皈依。故土情结不可能被省际冲淡,他们比邻而居,与温暖言欢,与阳光把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使白浪街在现代文明中娴静美好。尽管省藉不同,但在此地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白浪人。

2020.11.1於武昌

壹点号严春芳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