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到底吃米好还是吃面好,一直都是大众争议的话题。

要比较米面的健康特性,难度非常之大。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混杂因素」

——到底吃的是精白面粉,还是全麦面粉或标准面粉?营养质量不一样。

——到底是只吃精白米,还是把糙米和杂粮全纳入进去的混合米饭?营养质量不一样。

——到底吃的只是面粉,还是面粉和糖、油等的混合物?营养效果不一样。

——到底是只吃米食和面食,还是配合多种荤素菜肴一起吃?营养效果不一样。

咱们分成几个问题,慢慢捋一捋。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1)

问题1:大米和白面做的主食相比,哪个热量更高一些呢?

就食物的热量而言,其实不在于什么粮食做的,关键是做成什么,水分多少,干货多少,加没加油和糖。面食之所以总体而言热量高一些,就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

大量的面食都是要加油的,甚至既加油又加糖。比如葱油饼、千层饼、烧饼、火烧、油条、油饼等,以及大部分面包、面点,都需要加入很多油,有的还要加糖。那些带馅食品,大部分都有肥瘦肉馅,脂肪也够多。

所以,和米饭相比,这些面食的热量更高,是可以理解的。

那些不加入油和糖的面食,就要看水分含量了。

普通白米饭的水分含量通常在62%~65%之间。除了软面条之外,面食多半会低于这个数值。

比如馒头的水分含量大概是45%~50%的样子,主食面包就更低了,大概只有40%左右。至于馕、馍片、干煎饼之类的干燥主食,水分含量就更低。

因为水分低了,所以稍微多吃一口,热量增加就比较多。

相比而言,米饭的水分含量大一些,干货少点,热量就低一些。如果再煮成粥,水分更大,每一口的热量更低。

所以,相比而言,按同样的菜肴来考虑,吃米饭或喝粥时,数量比较好控制,热量过多的风险略小一点。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2)

问题2:白米饭和白面做的主食相比,哪个血糖反应更高一些呢?

从血糖反应来说,白米饭和白面食品总体都很高,具体看烹调方法了。

就大米饭和白馒头、白面包相比的话,米饭的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略低点,但也低不了很多。白馒头和白面包是88,白米饭是83。

不过,面粉的精制程度差异很大。精白面粉、标准粉、全麦粉,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全麦馒头和全麦面包升血糖就会慢一些。

那些添加了油脂的面食,虽然当餐之后消化速度慢,血糖上升也晚一些,低一些,但油脂高的食物,对下一餐的胰岛素敏感性有不利影响。所以,对需要控血糖的人来说不是好选择,对需要减肥的人更加不是好选择。

在面食当中,以意大利面和通心粉之类的血糖反应最低,普通挂面也比馒头面包要低一些。一般来说,做面条的面粉中蛋白质含量越高,煮出来的口感越弹牙,餐后血糖反应就越低。

同样,大米也有不同加工精度和加工方法。如果吃的是胚芽米饭(保存了谷胚和部分外层纤维)、蒸谷米饭(带壳蒸制之后再干燥精磨)和添加部分糙米的米饭(包括黑米红米、普通颜色的糙米),那么在同样烹煮方法的前提下,都比精白米饭的GI值低一些。还有一些提前处理好的盒装即食米饭,也比当时新鲜烹调的米饭GI值要低一些。

当然,这些米饭的GI值,就要比馒头和面包更低一些了。

而且,我多年关注白米饭的餐后血糖曲线,发现白米饭的优势是,它的血糖曲线较为稳定,不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相比而言,对一些血糖敏感人群来说,等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馒头和面包却更容易出现餐后血糖负值。

所以,从血糖稳定性角度来说,普通大米饭略占优势。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3)

问题3:有没有血糖反应比白米饭还高的大米食物?

白米食物当中,的确有一些血糖反应比面包和馒头更高的,那就是白米粥和糯米食物。

用精白米煮出来的白米粥,因为是煮得稀烂的状态,极端容易消化,所以它的血糖反应比白米饭还要高。(请注意,白米粥是米水融为一体的粘稠状态,不是泡饭那种一粒一粒的状态)。

有国内研究发现,白米粥的GI值可高达102。简单说,就是和葡萄糖差不多。只是比葡萄糖喝起来更舒服一些。则蒸肠粉的GI值高达89,高于大米饭,因为它又白嫩又柔软,太好消化了。

不过,这些食物和大米类似,虽然血糖高峰比较陡,但不太容易引起低血糖。比较厉害的是糯米食物。它们吃了之后,不仅升高血糖很猛,而且按同样碳水量来说,餐后血糖容易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

那么,如果在糯米食物中再加入油脂呢?那么血糖上升会晚一点,但后期的血糖峰又大,持续时间又长。当然,这类食物加了脂肪,热量比白米饭更多,不适合需要减肥瘦身的人。

所以说,对本身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不健康人群来说,炸糕、汤圆、粽子等糯米食物,以及肠粉、皮蛋粥之类烹到软烂的精白米食物,就更需要控制了,因为它们的GI值实在是太高了,比普通的白米饭还要高出一截。

所以,从控制血糖角度来说,糯米食品是最差的,比白面包白馒头还差。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4)

问题4:米食和面食怎样配合全谷杂粮?

大米和面粉都有一定的「包容度」。它们可以纳入其他的全谷杂豆薯类等食物一起吃,这样营养价值就提升了。

相比而言,家庭制作添加一般大米、一半杂粮的杂粮饭,难度小,好操作。如果有个电压力锅,做起来就更简单了。

所以,从添加全谷杂豆薯类方便性的角度说,米饭略有优势。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5)

问题5:配主食吃的各种菜肴够不够?

虽然白米饭的餐后血糖反应比面条、饺子、千层饼等高,但很多人都发现,吃米饭比吃这些面食的血糖控制效果要好,而且也更不容易发胖。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吃法不同、内容不同的缘故。

除了白米营养价值低这个缺点,吃米饭的时候食物搭配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我们很少会只吃一碗白饭,而是有肉、鱼、蛋、豆制品,有蔬菜,而且通常荤素搭配,菜肴的量比米饭要多。这样就比较容易获得相对均衡的营养。

而吃很多面食的时候,主食占的比例太大,其他肉菜配得比较少。

很大比例的面食都是「简餐」类型。比如炒饼、炒面、包子、饺子、馅饼、面条等。它们在匆匆忙忙的早餐时配着肉蛋吃还是可以的,但如果用来做正餐,就不如米饭餐的内容全面了。

所以,从充分配合各种菜肴的角度来说,还是米饭略占优势。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6)

问题6:米食和面食,哪个维生素更多?哪个更安全?

大米和白面一对一地比较,是白面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含量略高。但是搭配菜肴之后,大米的劣势就不那么明显了。米饭配大量菜肴,和很少配菜的面条、饼相比,营养还会胜出。

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大米食物很少有过敏问题,而部分人吃面粉有「麸质慢性过敏」的风险。所谓麸质过敏,其实就是对小麦的面筋蛋白过敏。小麦面粉越精白,做出来的面包越有弹性,做出来的面条越有嚼劲,其中的面筋蛋白就越强韧,对麸质过敏的人就越不友好。

对这些过敏人群来说,小麦面筋蛋白会伤害肠道粘膜屏障,有可能继发对其他食物的慢性过敏。严重的小麦面筋过敏甚至会导致「乳糜泻」。这类病人只有完全远离所有含面粉的食品,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7)

问题7:哪种主食慢性疾病风险大,吃米还是吃面?

欧美国家的研究一直表明,吃面包过多会促进糖尿病风险。但是,吃米是否会促进糖尿病风险,则有很大争议。此前的文章中做了充分说明。

部分研究认为会升高,部分研究则认为不会升高。这可能和食量大小、配菜多少、烹煮方式、大米品种等因素有关。

链接:吃米饭糖尿病风险不升高?别急着相信新研究

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最新研究发现,只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食物的GI值较高,就会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全因死亡风险[1]。

这项研究分析了20国的近14万人的膳食数据,并未区分大米还是白面,把豆类以外的主食都作为高GI值食物来统计了。尽管这种做法不够精确,但对大部分受访者来说,日常生活中很少吃全谷杂豆,几乎全吃大米白面,所以这种简化方式也不妨碍研究整体结论。

研究者的结论是:研究者分析发现,随着GI值的升高,重大心血管事件或全因死亡的风险也上升。最高一组和最低一组相比,风险上升了25%。

不过,并不是每一类人都对主食的GI值那么敏感的。研究者发现,原本已经发胖的人,或者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对GI值的敏感性会更高。比如说,已经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受访者,膳食碳水化合物GI值最高一组和最低一组相比,全因死亡风险上升了51%之多!而那些在人群中体重偏低的人,对食物的GI值就没那么敏感了。

和面的时候可以加小米面吗(哪个做主食更健康)(8)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这事和米面对比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在这项研究中,不用葡萄糖,而是用白面包当成GI值的参比食物。白面包直接就被算成GI = 100了。白馒头其实和白面包是一样的,发酵面食品都是超高GI的食物。米饭和其他谷物主食则是93。按这个计算方式,在碳水化合物食物当中,面包和馒头越多,则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越高。

但是,此前的新加坡相关研究中则发现[2],如果用面条来替换白米饭,2型糖尿病风险会加大;但如果用全麦面包来替代一部分白米饭,糖尿病风险反而会下降18%。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全麦面包中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消化速度较慢,血糖指数也低于白米饭。

日本研究则发现,用面条部分替代米饭做主食,不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3]。这可能是因为日本的所谓「面条」包括了荞麦面,而荞麦面的血糖反应非常低。华人则很少吃荞麦面,主要吃精白面粉做的面条。特别是南方人喜欢吃很细的面条,煮软后消化速度较快,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反应。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有点眼花缭乱,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1 如果不考虑其他膳食内容,只考虑主食的热量,那么吃米饭比吃面食更容易控制热量。

2 如果不添加全谷杂豆,只比较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吃米饭相对容易保持血糖稳定。

3 如果比较各种主食和小吃的血糖指数,那么糯米做的黏性食物是没有争议的第一名,不适合控血糖人士和减肥人士食用。

4 在家庭烹调条件下,米饭更方便配合各种全谷杂豆一起煮饭。这样做既有利于控血糖,又有利于控体重。相比而言,在我国吃到配合全谷杂粮的面食产品更难一点,真正的全麦面包也不好买到。

5 米饭本身营养价值有限,但吃米饭的时候需要配合多种荤素菜肴;面食本身营养价值尚可,但这是米饭餐相对比较有利于营养平衡的原因。

6 大米的过敏原性低,而面食有部分人存在慢性过敏问题。

7 面条以莜麦面、荞麦面最好,如果要吃白面做的面条,建议尽量多配合蔬菜和肉蛋等。大量面条加少量卤/配菜的吃法,不利于预防慢性疾病。

8 无论白米还是白面食品,多吃都不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也不利于减肥。适度纳入全谷杂粮才是更好的选择。

总体而言,米食和面食各有优缺点。对于需要减肥和预防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减少主食中的油盐,纳入部分全谷杂豆,多配合荤素菜肴,才是健康吃主食的关键要点。

关于健康吃主食,您可能还想看:

白米饭营养差?比它更糟糕是这几种食物,替代米饭小心营养不良

这么做米饭,想营养差都难:3大措施10个具体方案供你选择

米饭搭配这些食物吃,真的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小米粥饭餐后血糖反应堪比糖水?到底要不要吃?

馒头升血糖很快、控糖不能吃?7种办法让你愉快、健康地吃馒头

参考文献:

1 Jenkins DJA, Dehghan M, Mente A, et al. Glycemic Index, Glycemic Load,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February 24, 2021.

2 Seah JYH, Koh W-P, Yuan J-M, et al. Rice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2019,58:3349–3360

3 Nanri A, Mizoue T, Noda M, et al. Rice intake and type 2 diabetes in Japanese men and women the Japan Public Health Center-based Prospectiv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0, 92:1468–1477.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