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仅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我的本质必须经过自我的行动来证明。

—— 萨特

豆瓣评分高居9.5的《阿甘正传》,在当年斩获了6项奥斯卡金像奖,另外还有十几项提名。在收获荣誉和好评的同时,这部影片多年来一直是全球影评界的焦点,甚至还引发了哲学等其他领域的激烈讨论。

阿甘正传为什么是励志电影(阿甘正传并非一部普通的励志片)(1)

豆瓣影评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阿甘半生的经历。阿甘生来只有75的智商被视为低能,腿脚还不好戴着腿箍。他本就是被命运捉弄的对象,却在后来的人生中屡屡开挂,实现逆袭。阿甘见证了许多历史,他参加过越战,退伍后成为了百万富翁,被总统接见过不止一次,也出过名,还激励了很多人。他只从母亲那里接受过真正的教导,他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却得不到对方的芳心,他在战争中唯一的朋友战死,自己却救出了战后成为自己唯一朋友的中尉丹。

也许是因为看到了阿甘开挂逆袭的人生,所以许多人认为这一定是一部励志类型的影片。可是如果仔细分析从阿甘身上能学到什么成功经验的话,会发现他的人生根本学不来。而影片中有太多的内容又是和励志明显无关的,甚至令人绝望。

羽毛:无法抗拒的命运

阿甘正传为什么是励志电影(阿甘正传并非一部普通的励志片)(2)

阿甘和羽毛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一片羽毛。羽毛从高空缓缓飘落,落在阿甘的脚边,以此开启了剧情。当影片快要结束时,又是一片羽毛,从阿甘的脚边随风飞起,缓缓飘向高空,以此作为影片的结尾。而这片洁白美丽自在的羽毛象征着的,却是最残酷无情,捉摸不定,不讲道理的命运。

阿甘自己从小就比其他人劣势,被别的孩子欺负,上学也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在军营里,阿甘最好的朋友布巴是个简单到脑子里只有“虾”的人,却在战争中没能幸存。中尉丹出身于光荣的军人世家,却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他更渴望的是战死沙场,却不能如愿。在战后他一度陷入到对命运的怨愤中。阿甘的一生所爱珍妮,遇到了一个酒鬼父亲,经常虐待她,这给她的一生带来了严重影响,她始终怨恨着父亲直到得绝症去世。

影片中的这些角色身上都有命运留下的伤疤,不论他们的出身、性别、肤色,还是智商,命运不会饶过任何人。它不会因为你是个好人,就不把厄运降临在你头上,也不会因为你没有那么善良,就必然去立刻惩罚你。

命运完全不可捉摸且无法抗拒。就像影片开头的那片羽毛,没有方向的飘着,但一定会落到地面。每个人都只能经受着属于自己个人的遭遇,这其中根本没有道理可讲,无论是像阿甘一样毫无怨言,还是像中尉丹那样愤怒的向上帝宣战,都丝毫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

同时命运根本就不公平。正如阿甘的母亲说的那样:“如果人人平等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戴上腿箍”。如果有人去抗拒命运的不公平,他只能换来更大的痛苦。正如不甘心的中尉丹。

影片对命运的描述是令人绝望的,这并不能因为阿甘后来的逆袭而被忽视,因为这是整个影片强烈的基调。这种对命运的绝望的渲染,是影片为了表达它的核心思想的必要手段。在近年来热播的魔幻大剧《权力的游戏》中展现了与此相同的手法。剧中开头没多久,内德史塔克(Ned Stark)的死令人感到震惊。此处的异曲同工,就是在突出命运的不可抗拒和它给人带来的无可奈何。

然而这里尤为深刻的是:影片中所带出的关于命运的绝望,并不是为了树立宿命论的消极观,而是为了呼吁对不同命运的直接面对和坦然接受。而这一点又是对影片中更深层意义的重要铺陈。

巧克力:​机会平等的选择

阿甘正传为什么是励志电影(阿甘正传并非一部普通的励志片)(3)

阿甘的巧克力

阿甘的母亲在临终前的病床上道出了这部影片中最著名的金句: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口味。

阿甘的一生深受母亲的影响。小时候他因为智商不高受到歧视,而母亲告诉他:你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这里观众不禁要发问:她不是也说人人都生来不平等吗?怎么又没有什么不同了?这个疑问击中了影片最核心的哲学观点——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最核心的观点是:存在性先于本质性。通俗一点,把它放到指导我们实际生活中去解读的话,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1. 命运本身是毫无道理且不公平的。命运只是一种存在,它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而在命运安排之下,没有任何人是平等的,它本来就不公平。但公平与否是人赋予它的意义,可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

2. 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力是完全平等的。虽然人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但决定人本质的,是他的选择和行为,而这二者才让人生产生了意义和价值。虽然无法抗衡命运的安排,但个人所做出的选择定义了他的价值和意义,而正是基于这些,也就产生了人的道德。

盒子里的巧克力好比是命运的序列,虽然不知道接下来吃到的是什么口味,可是每一个选择都是我们自己做的。这个选择本身是有意义的。当运用于现实时,存在主义的积极效应是在心理层面发生的。它明确的否定了人们赋予某种经历本身的意义,认为这是荒谬的,因此让我们杜绝对任何命运和存在的抱怨。正如我们不可能抱怨树干长成了棕色,而树叶却是绿色的一样。这些颜色本身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存在主义又明确的使人们意识到自己选择和行为的必然结果,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价值化。任何人们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和行为,都不可能是虚无的,谁也不能推脱这种责任。

阿甘做出了一系列的选择,他的选择是基于内心的责任和情感,因为他没有分析复杂利弊的智商,因此他也无法成为一名功利主义者。

对于阿甘人生的种种成就,只是影片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强调选择和行动的重要性。虽然“并不知道下一个会吃到什么味道”,但更重要的不是未来的味道,而是在当下如何进行抉择。阿甘在越战中通过他最擅长的奔跑,救出了自己的上级中尉丹。但当时中尉丹只求一死,他相信逃兵是最可耻的,况且当个残废苟延残喘更加不符合自己军人世家的身份。他对阿甘下达命令拒绝被营救,而一向只会乖乖听话的阿甘却丝毫不为所动的违抗了命令,毅然在战火中救出了中尉丹。这是阿甘基于自己基本良知的抉择。

奔跑:不必聪明的破局

阿甘正传为什么是励志电影(阿甘正传并非一部普通的励志片)(4)

不同时期奔跑的阿甘

阿甘第一次奔跑,是因为小时候躲避孩子们的欺负,那是珍妮教会他的事。在那一次奔跑中,他挣脱了腿箍,实现了人生第一次的破局。接下来在大学里,他虽然不懂橄榄球的各种战术,但仍然是凭借简单的奔跑,为球队赢得比赛。再后来,他在战争中通过奔跑救出了很多战友,实现的是生命意义上的价值。阿甘的最后一次奔跑,是在珍妮又一次离开自己后,没有目的的长跑。这一次的奔跑使他出了名,很多人慕名跟随,还有的人莫名其妙的受到了各种“点化”,并因此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成绩。这最后一次奔跑,实现了精神意义上的价值。

阿甘不具备几乎人人都会的那种“狡诈而自私的算计”,他只会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行动,朴实的谱写人生篇章。

在与珍妮的爱情和与中尉丹的友情中,阿甘表现出了情感上的完整。他虽然在智商上也许落后于其他人,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搞不懂”什么是人之间的感情。珍妮曾拒绝他的求婚,阿甘却只有委屈的那句“虽然我不聪明,但我知道什么是爱”。一个懂得爱,重情重义的人是具备良知的。阿甘的选择和行动都是基于他不会搞错的东西:良知和爱。而这完全不需要有多聪明。

影片其实是透过一个因为智商受限而没有办法像其他人那样,通过所谓的“聪明”去利用别人的角色,来反讽美国越战前后的社会,朝向缺乏良知的私利主义的退化。

当阿甘退伍后作为战斗英雄被总统接见,被问到战争中哪里负伤时,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电视台的全国直播,背对着总统脱下了裤子,因为他负伤的位置正是臀部。这个桥段“赤裸裸”的抨击了那些虚伪的自利者。比常人更加聪明的精英政客们利用了无数年轻人的生命去实现自己口中的崇高价值,却在阿甘这样一个“低能”者面前显得更加拙劣。

阿甘的奔跑贯穿了整个影片,也贯穿了美国的版图和无数观众的心。奔跑是最简单的行动,在我们之前提到的存在主义思想中,选择和行动是它的一大核心观点。阿甘是最善于选择和行动的人。他的简单让他从来不会摇摆不定;同时由于擅长奔跑,他从来不会原地待毙。他就是这样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破局和逆袭。相比较而言,珍妮的一生都深陷童年阴影的影响之中,最终选择了堕落,又因为堕落而早逝。珍妮并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对父亲的虐待始终耿耿于怀。同时又忽视了自己当下的选择,内心始终在逃避,她不相信纯粹的感情会降临在自己身上,更不相信一个连占自己便宜都不会的阿甘能懂得什么是爱。

结语

中尉丹最终也与他的上帝达成了和解。经过长期徒劳的斗争,他也许认清了命运的本质,终于释然了。而阿甘在珍妮的坟前的那段话替剧作者做了关于命运的总结:我不知道人人都有自己必然的终点,还是都如微风中飘浮的那样,但我想也许二者都有,二者同时存在。

在珍妮死后,阿甘独自照料儿子,他的儿子很聪明。在影片结尾时,阿甘将儿子送上校车,目送他向下一站驶去,令人联想到阿甘的下一代会是怎样的命运,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阿甘正传为什么是励志电影(阿甘正传并非一部普通的励志片)(5)

在等校车的阿甘与儿子

存在主义在二战后才开始变得流行,它对人文主义赋予了新的定义。《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中的时间线也是从二战后的五十年代展开的。而在影片拍摄的九十年代初期,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相当多元化的思想环境。但是在多元化发展的冲淡之下,大众普遍更多的是向利己功利主义靠拢。这一现象在存在主义者的眼中,是一种向“失真(inauthentic)”的演变,是非常不可取的。

阿甘天然的对命运这件事反应迟钝,但他基于良知和爱做出了自己最简单的选择和行动,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破局和逆袭。这正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期望:不是励志,而是对我们存在状态和塑造自己价值的深刻反思。


我是@东方眼烁破四天下 海归硕士,专注于心理哲学方面的独立内容创作,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