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错题) 地球上出现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地球公转的意义:①产生黄赤交角。②产生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所以,地球上产生四季更替不是地球自转的原因,而是公转。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地球自转的意义:①产生昼夜更替。②产生时区和区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④天体的周日运动。

2 、 (单选题)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黑色一般表示:

A.刚腹自用

B.刚正沉稳

C.忠厚老实

D.忠耿正直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①红色,一般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如关公等。②黑色,一般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③白色,一般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④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忠耿正直”,忠耿意思是忠诚正直,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不凌弱势,敢做敢为,要能够坚持正道,要勇于承认错误。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刚愎自用”出自《左传》,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刚正沉稳”,刚正意思是为人刚强正直,沉稳指人的性格深沉而稳重。它虽体现了正直的特点,但是忠耿正直更能体现黑色脸谱的人物形象。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忠诚老实”,忠诚简而言之就是捍卫,老实则是忠厚诚实,循规蹈矩,顺从,服从,安分守己。故不符合黑色脸谱的人物特点。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3 、 (多选题) 下列动物中,其幼体与成体的形态差异很大的有:

A.青蛙

B.蝴蝶

C.狗

D.牛

正确答案:A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第二步,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胎发育叫变态发育。变态发育适用于昆虫、两栖动物等。由此可知,两栖动物青蛙、昆虫类蝴蝶都属于变态发育,因此幼体和成体形态差异很大。而狗、牛属于哺乳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差异很小。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

在昆虫类中,变态发育分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①完全变态: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蚊、蝇、菜粉蝶、蜜蜂、苍蝇、沙蚕家蚕等都是完全变态。②不完全变态: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蚱蜢、椿象、蜻蜓、蟋蟀、蝼蛄、螳螂等都属于不完全变态。

4 、 (单选题)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是:

A.爱国的青年学生

B.中国无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由学生首先发起,再由工人进一步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可见,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是领导者,也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因此,选择B选项。

5 、 (单选题)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是: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D.赶走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选择C选项。

6 、 (单选题) 在超市里常常看到牛奶装在方形的容器中出售,而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则常装在圆形的容器中出售。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从视觉效果上,圆形比方形更柔和舒缓,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

B.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内部压强较大,圆柱形易拉罐下底可做成半球形凹槽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避免罐体炸裂

C.牛奶保鲜期较短,需要置于冰箱储存,方形所占空间较圆形小,可以节省冰箱空间

D.顾客购买碳酸饮料后通常是直接饮用,圆柱容器更便于手拿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倘若因为从视觉效果上,圆形比方形更柔和舒缓,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那么牛奶完全也可以装在圆形的容器中出售,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可见从视觉上解释这一现象是不合理的。因此,选择A选项。

7 、 (单选题) “桂林山水”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千百年来享有“桂林上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属于:

A.海岸地貌

B.冰川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黄土地貌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第二步,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A项:海岸地貌: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A项错误。B项: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B项错误。D项:土地貌是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国是世界上研究黄土地貌最早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涉及黄土地貌堆积过程的记载。D项错误。

8 、 (单选题)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其内部的( )能量。

A.核裂变

B.核聚变

C.燃料燃烧放出的

D.化合反应放出的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第二步,太阳的能量来自它中心的热核聚变。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弹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裂变。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C项:燃料指可燃烧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状态可分为固体燃料,如:煤、油页岩及煤加工后的产品焦炭等;液体燃料,如石油及其加工后的产品汽油、柴油等;气体燃料,如煤气、天然气等。根据来源可划分为:天然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人造燃料或合成燃料,如合成石油、合成汽油等。此外还有利用原子核反应放出巨大热量的核燃料等。燃料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民生活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并不是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D项: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此外,化合反应一般释放出能量。太阳是核聚变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9 、 (单选题) 著名的西双版纳泼水节一般是在每年的四月中旬。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 )随佛教传入。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又称( )节。

A.缅甸 浴佛

B.波斯 戏水

C.泰国 浴水

D.老挝 礼佛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的色彩。因此,选择A选项。

10 、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在( )提出全面抗战线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古田会议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洛川会议不仅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会上还制定来了全面抗战路线、战略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这些都对日后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众实行全面、持久的抗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仍在长征期间,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B项: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D项:古田会议,是红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古田会议决议的中心内容强调要重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11 、 (对错题) 秦代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建立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统一中国后的多项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如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秦始皇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因此,本题正确。

12 、 (单选题) 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

A.李白《行路难》

B.白居易《长恨歌》

C.文天祥《过零丁洋》

D.李商隐《咏史》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内容包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的意思是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A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经典名句主要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经典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咏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主要内容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13 、 (单选题) 窒息灭火属于:

A.降低燃烧物的温度灭火

B.隔绝空气或空气中含氧量灭火

C.隔离燃烧物质和未燃烧物质灭火

D.使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燃烧物质灭火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第二步,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灭火方式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因此,隔绝空气或空气中含氧量灭火属于窒息灭火。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降低燃烧物的温度灭火属于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A项错误。C项:隔离燃烧物质和未燃烧物质灭火属于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C项错误。D项:使燃烧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燃烧物质灭火属于化学抑制灭火。通过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D项错误。

14 、 (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中央行政组织实行: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士族制度

D.门阀制度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第二步,秦汉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的部门,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C项: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门阀制度是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15 、 (单选题) 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是以( )的形式存储在机器内部的。

A.BCD码

B.ASCII码

C.特殊的压缩码

D.二进制数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第二步,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使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在存储和运算时都要使用二进制数表示。所以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在机器内部的。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CD码用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位十进制数中的数码,是一种二进制的数字编码形式,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代码。A项错误。B项:ASCII码就是被普遍采用的一个英文字符信息编码方案,它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各种字母和符号。B项错误。C项:压缩编码是压缩多媒体视频信号存在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是在C.E.Shannon信息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不是计算机中信息的存储形式。C项错误。

16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议论文体的是:

A.《陈情表》

B.《六国论》

C.《原君》

D.《梦溪笔谈》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梦溪笔谈》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是一部涉及古代汉族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不属于议论文问题。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陈情表》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中的表,属于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为议论文的一种。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他们的《六国论》都是典型的议论文。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C项:《原君》是清代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一篇议论文。“原”是推究本原之意,“原君”就是推究怎样做君主的道理。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17 、 (单选题) 下列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历史人物是:

A.屈原、陶渊明、曹植

B.陶渊明、曹植、李白

C.曹植、李白、白居易

D.李白、李商隐、白居易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曹植生活在三国时期,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时期,李白生活在盛唐到中唐时期,白居易生活在中唐到晚唐时期,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故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历史人物曹植、李白、白居易。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是《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②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③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又称陈思王。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⑤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⑥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18 、 (单选题) 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 )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

B.古筝

C.扬琴

D.二胡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由此可见,《广陵散》、《梅花三弄》都属于古琴曲。因此,选择A选项。

19 、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型电磁污染源的是:

A.家用电器

B.高压、超高压系统

C.雷雨天气

D.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电磁污染包括天然和人为两种。天然的电磁污染是自然型电磁污染源,是由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雷电除了可能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泛的区域产生严重电磁干扰。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爆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污染对短波通信的干扰极为严重。雷雨天气属于自然现象,是典型的自然型电磁污染源。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D项:人为的电磁污染包括有:1.脉冲放电。2.工频交变电磁场。3.射频电磁辐射。射频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家用电器、高压、超高压系统、无线电广播通讯设备都属于人为的电磁污染。AB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0 、 (多选题)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禹贡》的记载,九州包括:

A.荆州

B.扬州

C.广州

D.兖州

正确答案:AB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九州,又名汉地、神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

《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

公基真题及答案(公基常识真题每日一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