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由黄庭坚创立。该诗派在诗歌方面力图学习杜甫的律诗,崇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该诗派主要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因此有卖弄文采的弊端。江西诗派对宋朝的诗坛影响很大,也是宋诗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直到陆游出现后才打破了江西诗派诗风的影响。该派的人物主要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本篇选择其中可读的诗歌。

1,黄庭坚《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082年,黄庭坚为吉州泰和县任知县,公事之余,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当时黄庭坚已经38岁,郁郁不得志,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失意,以及知音难觅的苦闷之情。这首诗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江西诗派诗歌的理论主张(江西诗派诗词精选)(1)

2,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085年,黄庭坚正为监德州德平镇。黄庭坚想起了自己的好友黄几复,于是写下这首诗。这首诗赞美了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同时也对其怀才不遇感到同情。全诗几乎每一句都在化用古人的典故,这就是江西诗派的风格,被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3,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人们常常将黄庭坚的这首《清明》和高菊卿的《清明》进行对比,两者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但是表现形式大不同。黄庭坚在诗中侧重于描写清明节时期,一边是死寂的墓地,一边是生机勃勃的春光,表现出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人乞祭余骄妻妾”,通过齐人于璠间乞食这一典故写了愚人的行为。 “士甘焚死不公侯”通过介子推的故事表现了贤人的气节。但是“贤愚千载知谁是”,最终都进入了坟墓之中。

4,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

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黄庭坚非常喜爱水仙花,他写下很多关于水仙花的诗,如《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就有“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这一首写于荆州,张邦基《墨庄漫录》载:黄庭坚在荆州时,见邻居有一美女,绰约多姿,深为赞赏,但其家将女子下嫁里巷贫民,因赋此诗以寓意。

江西诗派诗歌的理论主张(江西诗派诗词精选)(2)

6,黄庭坚《诉衷情》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黄庭坚在词方面基本都是学习、模仿苏轼豪放、豁达的精神气质,然而往往忽视了词本身的美感,成为了干吼狂叫。黄庭坚唯一一首拿得出手的词,就是这首《诉衷情》,而且这首词还是对唐朝船子和尚的诗:“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的改造。

6,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1100年的春天,陈师道家居徐州,生活清贫,以读书作诗自遣。这首诗语言峭拔生新,点铁成金,是自己的代表作。陈师道早期比较喜欢黄庭坚的诗风,但是很快又认为“过于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于是就致力于学习杜甫的诗风。他后来被尊为江西诗派的三大宗之一。

7,陈师道《绝句》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这首诗写出了一个人的一些生活无奈: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并非什么时候都能够遇到;自己的好朋友,并非什么时候都会来。在闲暇的时候,总是觉得不如意。人生差不多就是如此,真正如意的事情能够有多少呢?

8,陈与义《伤春》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1129年,金兵大举过江,攻下建康(南京),十二月,入临安(今杭州),第二年又攻破明州,迫使宋高宗乘船逃入海上。陈与义流落到邵阳紫阳山,对着明媚春光,深感国势危急,伤时感事,于是就模仿杜甫的《伤春五首》,表达了国家的为难的关心。这首诗雄浑沉郁、忧愤深广,典故复杂,是典型的江西诗风,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因此比黄庭坚的诗更加好。

9,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1135年正月,陈与义由湖州刺史升任给事中,但与丞相赵鼎议事不合,即托病隐退青墩。第二年,陈与义访问苕溪东岸乌镇诗友叶天经和洪智和尚,写作此诗。这种诗,表现了作者处事不惊,安贫淡泊的人生态度,带有禅意。

江西诗派诗歌的理论主张(江西诗派诗词精选)(3)

10,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135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年四十六。此时,宋朝已经偏安东南,北方被金国占据。陈与义本是洛阳人,如今沦落到江南,眼见故土无法恢复,自己也无法回乡,自觉得无奈。这首词,通过对年轻时候游赏之乐的追忆,在对比现在的失落,让人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