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线联通山海 红苹果香飘两城

——广东东莞对口帮扶云南昭通脱贫攻坚纪实

真我q26a数据线(数据线联通山海)(1)

昭通市昭阳区的万亩苹果园。资料图片

真我q26a数据线(数据线联通山海)(2)

昭通市镇雄县,前来帮扶的医生正在义诊。资料图片

真我q26a数据线(数据线联通山海)(3)

昭通市贫困群众在昭阳区工业园区的东莞电子企业数据线生产车间工作。光明日报记者张勇摄/光明图片

【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

“从南海之滨到磅礴乌蒙,珠江奔腾山海相拥,东西协作莞昭情谊绵……”这是广东省东莞市在云南省昭通市挂职干部赵玮辛作词、支教教师陈国志作曲的歌曲《山海相拥莞昭情》,这首歌饱含了东莞人民和昭通人民并肩战斗攻克贫困堡垒的深厚情谊。

2016年以来,东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和粤滇合作的有关安排,对乌蒙山深度贫困地区的昭通积极采取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对口帮扶,投资22.22亿元,选派支教、支医、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418人次。改革开放前沿的东莞和贫困落后的昭通,携手合奏了一曲山海相拥共克贫困的壮歌。

1.一根数据线连起一条扶贫产业链

一条条生产数据线的流水线运转不停,工人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安装各种数据线的接头,红线、绿线、黑线令人眼花缭乱……这是2020年8月中旬记者在昭通市昭阳区工业园区东莞立时电子公司看到的场景。“我们公司两年前落户昭阳区,为苹果、华为等国内外品牌企业生产数据线,今年在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靖安新区又开办了扶贫车间,生产电视高清数据线。”该公司副总经理米志勇介绍说。

相邻的一栋栋宽大的厂房中,是从东莞引进的4家电子企业。“2018年,我联系立时电子集团董事长赴昭通考察,促成第一家东莞电子企业于当年8月落地昭阳区生产,董事长又推荐了有生产合作关系的4家电子企业,以商招商,现在5家电子企业在昭阳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而且都是环保企业。”从东莞来昭阳区挂职两年多的副区长赵玮辛开心地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人才、缺资金、缺项目是制约昭通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赵玮辛分析昭通贫困原因时说。她遍访了全区60多个贫困村、300多个贫困户,深感必须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因此她积极向东莞招商,促成东莞立时电子、立勤液晶等12家广东企业落地昭阳区。2018年至今,引进企业实际投资达8.055亿元。

这些引进的广东企业使大批昭通贫困群众在家乡就业,共吸纳贫困群众务工达2650人,带动脱贫人口3万余人,其中多数是深山里搬迁出来的贫困户。“厂里137个工人大都是附近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的搬迁户,多数工人工资每月2700元;在靖安新区计划招收工人800个,在昭通预计招1500人,稳定就业一个人就稳定了一家人。”米志勇说。

东莞华坚鞋业集团通过东西协作于2016年在昭阳投资办厂,目前正在繁忙地生产出口国外的靴子。女工廖业显是昭阳区炎山乡搬迁到工业园区附近红路安置点的贫困户,她说:“以前我要到江苏打工,现在家附近就可以进厂打工了,还能照顾家里。”

就业,是让贫困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东莞在招商引资到昭通办厂、新增贫困劳动力20815人就近就业的同时,积极从昭通转移大批贫困劳动力到东莞等沿海地区打工,同时,从本市摸排出华为等57家用工企业,提供20余万个就业岗位,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将以往以县或乡为工作平台的大规模招聘,转变为以到村入组为工作平台的分众化、菜单式招聘。目前,东莞市结对帮扶昭通市6县区到广东就业的贫困劳动力27748人,转移到广东、云南以外的地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165440人。

2.一个红苹果变成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东莞帮扶下的昭通中南片区6县,脱贫产业不仅在车间,还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鲁甸县桃源乡桃源湖周围,记者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一排排整齐的苹果树,苹果树普遍有1人多高,都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这片苹果基地有5000亩,2019年5月种植,采用水肥一体化矮化密植栽培,一年就挂果,基地带动4000多户贫困户入股,入股村民有流转土地收入,能分红,还能到基地打工。”苹果基地员工崔玉新介绍说。而这片给贫困群众带来脱贫致富希望的苹果基地,正是东莞、鲁甸和陕西海升集团共同打造的。

苹果种植规模达58万亩的昭通市昭阳区,正在打造苹果之城。记者随赵玮辛来到海升集团万亩苹果种植基地,夜幕降临,工人们还在不停地采收苹果,一筐筐小碗大的新鲜苹果被送往包装车间。基地负责人蒋启波说:“东莞投入2600万元东西协作资金,帮助村民入股1000亩苹果基地,去年村民们分红就分了2520万元。”

2019年年底,昭阳区苹果产量达80万吨、产值80亿元。如此多的苹果如何销售?这也是赵玮辛等挂职干部操心的事。柏春食品公司是一家加工销售苹果的昭通本土企业,近几年加工苹果脆销路不好,最近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区里帮助我们联系了一家东莞企业,给我们签了30万筒苹果脆的订单,这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了!”

2018年以来,泽景果品等东莞企业到昭阳区考察采购农产品,通过扶贫协作直接购买和帮助购销昭阳苹果、蔬菜等农作物达3.15亿吨以上,销售价值1.95亿余元,带动贫困人口数36000余人。东莞还建立“消费扶贫昭通优质农副产品档案库”,引导和鼓励东莞各部门采购、销售昭通贫困地区农畜产品货值1.53亿元,用消费扶贫助力昭通打通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3.一团烛火照亮乌蒙山孩子们的心田

2016年以来,东莞对昭通对口帮扶投资22.22亿元,选派支教、支医、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418人次。

目前,东莞结对帮扶昭通6县区到广东就业的贫困劳动力27748人,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165440人。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一阵阵纯真悦耳的童声合唱从鲁甸县龙树乡照壁村小学的教室传出,正值暑假,在照壁小学支教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黄明真教小学生们合唱《你笑起来真好看》。她的同学叶楚昆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国学课。

下课了,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崭新的教室,黄明真等大学生还分头将孩子们送回家。高大的新校门上“东莞援建”4字格外醒目。照壁小学2014年受鲁甸地震影响,教学楼成为危房。东莞援助1000万元重建了能容纳学生450人的照壁小学。孩子们有了美丽宽敞的校园,近3年每年暑假都有东莞大学生来支教,孩子们的笑声更多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支教带队老师说:“照壁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渴望得到更多更好的现代教育,可是这里很缺老师,我们连续3年暑假来支教,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帮助。”

支教,是东莞对昭通教育扶贫的重要措施,支教人员除了大学生,更多的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东莞教师们。

在昭阳区,流传着一个带着妈妈来支教的故事。2018年9月,东莞石碣中学教师陈国志到昭通支教,陈国志担心没法照顾自己的八旬老母,母亲说:“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于是陈国志就带着母亲到千里之外的乌蒙山支教至今。他在昭阳区二中教授音乐艺术班的声乐和钢琴课程,假期免费为学生补课,他的学生多数考上了艺术类本科院校。去年支教期满,他感到艺考学生们需要他,便申请再支教一年,同学们得知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陈国志常弹着钢琴为同学们上语文课,将语文与音乐结合,大受学生欢迎。昭阳区各乡镇学校和昭通大关、彝良等县的学校纷纷请他去讲公开课。当记者2020年8月采访他时,他充满激情地演唱了他作曲的《山海相拥莞昭情》和《云南志愿者之歌》。“我还要申请再支教3年,这里需要我!”陈国志告诉记者。

50岁的温卫军来自东莞茶山中学,2018年9月到昭阳区凤凰中学支教,承担5个班级的课程教学。“温老师风趣幽默,上课特别好,我们非常喜欢他的课。”说起温老师,学生代兴阳满脸笑容。温卫军经常关心贫困学生。他联系东莞同学筹款4万多元将田坝中学食堂的餐桌椅子更换一新,使同学们不再站在露天吃饭;他还联系企业资助凤凰中学13名困难学生。2019年9月,支教期满的他也选择留下。“接下来这一年我要做更多的事情,让昭通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温卫军说。

东莞老师们是一团团烛火,照亮了乌蒙山区无数孩子的心田。照壁小学5年级学生赵莲蓉吐露了对东莞老师的心声:“他们理解我们,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我很喜欢他们!”

据了解,东莞市累计向昭通市投入财政资金12.57亿元、社会帮扶资金5.06亿元,选派支教、支医、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418人次,援建扶贫车间31个,引进或增资的产业项目173个,实际投资超过22.22亿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4.55亿元。在东莞、昭通的共同努力下,东莞对口帮扶昭通6个县区目前已有5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唯一未摘帽的镇雄县也于11月2日名列云南省退出贫困县的公示名单。

珠江奔腾山海相拥,南海之滨对乌蒙山区的深厚情谊,将永远铭刻在昭通人民心底。

(光明日报记者张勇吴春燕王忠耀)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1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