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二十三是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1)

小年二十三是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2)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北方地区多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糖瓜祭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等民谣里都说到了“糖瓜祭灶”,祭灶是传统小年的重要节俗。

灶神俗称灶王爷、灶公、司命,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中特别崇拜的神灵。民间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子时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和恶行,用以督促这家人的日常行为自律。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供品,其中最突出的是“糖瓜”,这类食品又甜又粘,意在让灶王爷多说“甜言蜜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祭灶仪式日趋消亡,但“糖瓜”作为过年的第一信号,以及它所传达出的求吉纳祥的美好寓意依然保留下来。

小年二十三是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3)

剪窗花

早年一般住房没有玻璃,主要靠窗户纸采光挡风。扫房时要糊新纸,粘贴各种有吉祥寓意的吊钱、剪纸,门上贴驮元宝的肥猪,墙壁上贴上年画。如今,很多人将家里的玻璃擦拭一新后,也会贴上一些吊钱、福字、剪纸等。

小年二十三是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4)

饮食习俗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禀报这一家人的德行,让玉帝赏善罚恶。

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准备好供品送灶神上天,其中最重要的是糖果,又甜又黏,让灶王上天之后嘴巴被黏住,说不了坏话。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小年二十三是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5)

大家在过小年时

家中又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呢?

欢迎分享~

来 源:内蒙古晨报

编 辑丨戴思惟 李仁龙

编 校丨薛必喆

主 编丨唐建权

审 核丨于小村

小年二十三是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6)

出 品:内蒙古警界全媒

投稿邮箱:pinganyizhan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