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两个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季羡林

季羡林留学期间生活(季羡林德国留)(1)

我们今天来说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事。

1935年的冬天,德国格外的寒冷。

在名人辈出、蜚声世界的哥廷根大学食堂里,厨师们正在聊着一件有趣的事情:每当中午吃饭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赶到食堂的窗口打饭,以免来晚了吃不到热菜热饭。

但是却有一个瘦弱的中国男孩,总是最后一个到食堂,买最便宜的饭菜,然后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里,一边看书一边咀嚼。

他是谁?他为什么总是来吃便宜的冷饭菜?

时间一长,这个瘦弱的男孩引起了食堂工作人员的注意,大家开始进行各种猜想。

有一天,有位厨师实在忍不住了,于是上前与这个男孩进行了交谈。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他叫季羡林,是一个中德交换留学生。

因为生活窘迫,但又自尊心极强的他,不得不避开用餐的高峰,选择在大家都吃完以后再来到食堂,用最便宜的饭菜充饥。

尽管季羡林穿着十分朴素,但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平淡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一股坚毅。

这位厨师们听完之后,鼻子竟有些发酸,这个年轻人太不容易了。

大家纷纷为他出谋划策。有人说,可以让给他在在大学外找一些兼职做,这样就可以缓解他的经济压力了。

没想到季羡林苦笑着摇了摇头,说:

“我兼职打工的确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但是我的祖国现在还很贫弱,需要我们这些学子更快地学到能让国家富强的知识和技术。我不去打工,只是我自己生活苦一点罢了,但是这样我可以尽快地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我也可以尽早地回去为我的祖国尽力。”

听了季羡林的这番话,大家都沉默了,流露出的是崇敬的目光。

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食堂的厨师们对这位中国留学生总是特别照顾。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为他一些热饭热菜给他,然后一齐看着他一边吃饭一边埋头苦读。

季羡林留学期间生活(季羡林德国留)(2)

在哥廷根大学,季羡林几乎把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研究学问上面。

因为他内心盼望着两年后学成回国,为国效力。

当季羡林以四科全优的成绩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以为归国在即,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他的回国梦搁置,只能留在德国,这一待就是十年。

那时候二战刚开始,大家还能吃得上饭,但随着战争的推进,连面包也吃不上了,只能顿顿挨饿。

后来季羡林回忆说,在他最饥饿的时候,如果人向他嘴里喂热烙铁,或是扔泥土,他都会毫不迟疑地不顾一切地把它们吞下去。

留德十年,季羡林回忆说,他有八年时间都没吃过饱饭。

而除了饥饿,让人更害怕的还有空袭 。

季羡林所在的哥廷根是个小城,全城没有一个像样的防空洞,只要一有警报响起,大家就往地下室里钻,人们都忙着逃命,而只有季羡林仍是书不离手。

那时候常常发生大楼被炸后,重重的碎石块把地下室的门口堵住了,里面人出不来,外面人也进不去。

废墟下面求救的声音从宏亮到低沉,最后到一片寂静。那一段时间的地下室,老鼠长得比人都要肥大得多。

尽管饥饿,尽管生命时时有危机,但季羡林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活着,因为他还没能来得及报效祖国。

他看到轰炸过后,很多得已幸存的人从地下室、废墟里被救出来,上半身已被截断,十个手指血肉模糊,血迹流满了整张脸。

无论多害怕,但是回国信念在他的心中却不曾动摇。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终于结束了十年漂泊,回到阔已久的故土。

后来经陈寅恪的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了东方语文系,这个系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我们国家的对外宣传、外交工作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我这次的发誓和希望没有落空,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后来他在《留德十年》一书中,叙述了这一段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并且说自己悟出了这样一个禅机:

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我从书中找到平静和定位,也希望其他人能从中受益。

在他的身上,永远都有着一股向上生长的韧劲,我们看到的,是文人的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