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妈咪

过年走亲戚拜年,大人们谈笑风生,孩子们也没闲着,收红包亦是收得不亦乐乎,甚至大有“一决高下”的念头。

孩子的红包到底由谁来保管(要不要让孩子保管)(1)

“福林哥哥,你过年收到多少压岁钱?”

“我过年可是收到了好多红包呢!”

“我的红包肯定比你得多!”

听小侄子这般寻问儿子,倒勾起我逗他的兴致。

“是吗!那你收了几份红包?”

“红包里的压岁钱,你能告诉姑姑,要用来干什么吗?”

小家伙犹豫片刻,答道:

“我要把压岁钱交给妈妈。”

“妈妈说她会给我存起来,长大了再给我用!”

“我长大了要用那些钱买大汽车。”

没想到小家伙的想法还挺独特,对自己红包的“安排”还挺满意的。

孩子的红包到底由谁来保管(要不要让孩子保管)(2)

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在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都会有这样的一些疑问“压岁钱太多,到底该不该全部让孩子自己保管”?

其实,压岁钱是否由孩子来保管,主要取决于孩子年龄的大小。

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宝宝并不能理解钱币面值大小的概念,这个时候自然是需要爸爸妈妈们暂时替宝宝保管的。

等孩子年龄大一些,对钱币有了基本认知,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关于钱币方面的建议,让他们自己慢慢的学会理财,比如引导孩子们把钱存入银行一部分,留一部分做零花钱使用。

可能,在大多数爸妈看来,让小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孩子很有可能会没有节制,容易养成乱花钱的毛病。

然而,事实并非那样,让孩子会“花钱”,也是一种对孩子的培养。

孩子的红包到底由谁来保管(要不要让孩子保管)(3)

◆给孩子自己一部分的零花钱,可以让孩子更早的学会经济规划。

平时带孩子外出购物,爸爸妈妈基本都是孩子喜欢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可能孩子喜欢的物件也并非很昂贵,可孩子毕竟还是没有清楚的意识到什么是所谓的“物有所值”。

而这就会造成很糟糕的局面,那就是孩子手里一旦有钱可用,他们就很可能会不管不顾的“倾囊消费”,结果就会因为钱被花光,而不能再购买其他必需品。这也就是孩子完全没有计划消费理念造成的。

让孩子学会有有规划的消费,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是能做到的。

每年过年,福林就会把收到的红包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存于我给他办的独立银行卡里,一部分留着自己开学后花,这也是我对他学会有计划的消费的最基础的锻炼。

当然,儿子在花钱买东西之前,是需要提前给我们打声招呼的。

在他将要把自己的零花钱用完时,我会“提醒”他,零花钱的额度是有限的,如果想要更多的钱,只有等到下一个“放款日”。久而久之,慢慢的孩子也就意识到有计划的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给孩子自己一部分的零花钱,也能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孩子的红包到底由谁来保管(要不要让孩子保管)(4)

很多时候,一件东西的价格会超出我们当时的经济预支。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零花钱不够,那就必须累计自己的零花钱以达心愿。

这样累计式的攒钱方式,便于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为更长远的目标而先暂停自己目前的计划,以便长远目标的顺利达成。

“延迟满足”,是锻炼孩子忍耐力和承受力很好的机会。孩子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控制自己对物质占有的冲动。

之前,儿子一直想要一个坦克模型,可当时他的零花钱已经花的差不多,知道再找我要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家里并没有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这也算是让福林忍痛割爱了好长时间。

◆给孩子自己一部分的零花钱,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愿望”。

孩子的红包到底由谁来保管(要不要让孩子保管)(5)

手里有零花钱,孩子也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经济上的“愿望”。

就像我们大人一样,有工资的督促,也把买房、买车列入自己的生活规划。

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约定零花钱的使用,约好购买物品的价格,让孩子有自己的“经济愿望”,让孩子学会在合适的时候消费,培养量入为出的好习惯。

“经济愿望”的大小也可以随孩子年龄的大小而定。比如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可以让把目标定成一个小画板。五岁的孩子,爸爸妈妈也可以让他们学着给爷爷奶奶买个小礼物。有时候启发或鼓励孩子用部分零花钱来表达爱心,也可以定为孩子的“经济愿望”清单。

其实,不管孩子的压岁钱有多少,亦或是孩子的压岁钱如何处理,让孩子明白压岁钱的意义才是最主要的。

让孩子明白压岁钱是长辈对自己的疼爱,让孩子学会珍惜和感恩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