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城市乡村、大庙小寺、深山峡谷、大陆海岛,我们都可以看到慈眉善目,端庄窈窕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她是佛教诸神中,在民间影响最大,信众最多的菩萨她显灵说法的道场,舟山的普陀山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海天佛国,神往既久,引力愈大到普陀的那天,浓云低垂,细雨绵绵,满眼绿色,置身其间,仿佛一脚踏进庄严肃穆的佛国,刚刚还在耳边嗡嗡作响的人声隐去,周边雨幕里,似有似无回荡着悠长平和的旋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南海观音与普陀山的区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海观音与普陀山的区别(南海观音为何在东海)

南海观音与普陀山的区别

不论在城市乡村、大庙小寺、深山峡谷、大陆海岛,我们都可以看到慈眉善目,端庄窈窕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她是佛教诸神中,在民间影响最大,信众最多的菩萨。她显灵说法的道场,舟山的普陀山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海天佛国,神往既久,引力愈大。到普陀的那天,浓云低垂,细雨绵绵,满眼绿色,置身其间,仿佛一脚踏进庄严肃穆的佛国,刚刚还在耳边嗡嗡作响的人声隐去,周边雨幕里,似有似无回荡着悠长平和的旋律……

传说是在大唐时,有一印度僧人来此“自燔十指,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就是说印度僧人用火烧自己的十指,亲眼目睹观音菩萨在这里讲佛法。传说经常是注重大意,忽略细节。比如,印度僧人是看到了菩萨才烧十指;还是在烧十指时,看到的观音菩萨;或者是烧了之后看到菩萨?语焉不详!对这些疑惑佛教徒和善男信女们并不在意,他们都相信传说,于是普陀山便是观音显圣之地。

大唐天下四分五裂后,公元916年,日本高僧惠锷第三次到五台山朝礼,请得一尊木雕观音菩萨像,在兵荒马乱中好不容易将菩萨像请到宁波,准备渡海归国,船行至普陀山时,为风浪所阻,不能前行。惠锷认为这是观音菩萨与日本“机缘未熟,请留此山”。五台山请来的观音菩萨像先是安居普陀山海边一户渔家,后人又将茅庐扩建为寺院,取名为“不肯去观音院”。从此,普陀山观音菩萨的声望日趋扩展。

显圣地总会有与众不同的特别之处。据说佛经上还有观世音菩萨住在普陀洛伽山《梵文 Potalaka 》之说。这就厉害了,等于说从佛教的经典中,找到普陀山和观音菩萨连在一起的理论依据。有传说,有现实的庙宇和香火,更重要的是得到佛教理论的验证支持,于是普陀山在北宋朝时,寺院渐增,僧尼增长,最盛时全山有寺庵二百余座,僧尼一万余人,逐渐发展成为观世音菩萨说法显灵的著名佛山了。

南宋前,我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基本上都是在黄河流域,苏浙自然属于南方了。香火燎绕,钟鼓声不绝于耳的普陀山在那时人们的观念里当然就是“海天佛国”的“南海圣境”。

濛濛雨还没有停歇的意思,簿雾里不肯去观音院没有梵音鱼鼓,四合院式的庙里,苍松翠柏,迴廊相连,有些古代的书院的味道,让人从佛的世界里,又回了现实,真的是说不尽的普陀山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