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一个说明,这篇文章是检查孩子古诗背诵之后临时立意写的。

今天孩子很听话,吃完晚饭以后自觉找人检查背诵。他最先背的是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1)

清亮的童声听着别有一番滋味,我美滋滋地让他继续背《宿建德江》的诗句和译文。孩子有点小得意,大概觉得自己学习很用功,记得很清楚: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2)

孩子背完以后,我小心翼翼地问他,“江清月近人”中的“近”老师是怎么讲的?孩子小头一扭:“老师还没讲呢,我们是按照《语文教材解读》预习的。”

孩子怕我不相信,把他们班上统一购买的所谓的教材解读递给我看,《语文教材解读》上果然写着《宿建德江》里“江清月近人”的“近”是亲近的意思。

根据我以往对《宿建德江》的记忆,这个解读应该是不对的。不过,记忆也有可能出错,毕竟时间太久,于是我立即查找资料,看看怎样解释。

找了一会儿,我大吃一惊,网上有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做的课件,课件上都赫然写着“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是亲近的意思。如下图: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3)

但是,我明明记得,这句诗里的“近”不是“亲近”的意思,上大学时古代文学老师怕我们将来误人子弟,还一再强调,要求我们保证将来教学生时不教成“亲近”。

其实,我们可以从好几个方面得出,“江清月近人”的“近”并非是“亲近”的意思。

首先,孟浩然的这首《宿建德江》抒发的是羁旅之情,哀愁是全诗的基调。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41岁的孟浩然离开家乡襄阳,经洛阳再漫游吴越,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就作于这个时期,全诗共四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4)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定下了全诗的基调,那就是旧愁加新愁。

诗人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水边小洲,诗人望着渐晚的暮色,一股新的愁绪油然而生。为什么是新愁?因为诗人心里本来就有无数愁绪。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有志用世,但是空负才华,未曾入仕,一生穷困潦倒。所以孟浩然的漫游是穷游,一边漫游一边为自己没有得到施展才华而发愁。这时天色已晚,倦鸟归巢,游子孟浩然却依然漂泊异乡,禁不住又生出一股想家的愁绪,属于愁上加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5)

接下来的两句,只是用环境的凄清来烘托前两句中那个“愁”的程度。“野旷天低树”写远处的天际因为原野的平旷,显得天比树还低,让人感觉十分压抑;“江清月近人”写眼前的江水清清,诗人近处没有他物,只有那倒映在水中的月亮靠近在身边,让人更添愁绪

我们可以把孟浩然的这首诗想象成一幅画,沉沉的暮色下,水边的小洲旁停靠着一艘小船,远处是一望无垠的荒野,天空低垂,小船近处是一轮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整个世界,恍若只有诗人乘坐的小船和水中的明月,真的可以说是“万籁此俱寂”。如此凄清的环境,怪不得诗人“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如果像六年级那本语文教材解读中的解释,月亮来亲近诗人,反倒显得有安慰之意,与愁上加愁的主旨有冲突,显然是不合适的。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6)

其次,从古人的点评看,“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是靠近,而不是亲近的意思。

宋代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说:

孟浩然诗云“江清月近人”,杜陵云“江月去人只数尺”,子美视浩然为前辈,岂祖述而敷衍之耶?浩然之句浑涵,子美之句精工。

意思是说,杜甫把孟浩然当做老前辈,他的《漫成一绝》诗中的“江月去人只数尺”句是学孟浩然的“”而写成的,“江月去人只数尺”正好解释“江清月近人”的“近”字,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7)

清刘宏煦、李德举选评的《唐诗真趣编》记载:

“低”字从“旷”宇生出,“近”字从“清”字生出。野惟旷,故见天低于树;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

这里的“江惟清,故觉月近于人”就是对“江清月近人”的解释,月近于人,就是月亮距离人比较近,肯定不是月亮亲近人,或者诗人觉得月亮很亲近的意思。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8)

第三,从月亮在我国古诗词中的意象来看,月亮没有亲近的寓意。

月亮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最为常见的意象。在古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着许多独特的情感。

月亮意象意蕴十分丰富,包括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但是就是没有见过月亮还有亲近的意蕴。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9)

第四,也有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会把“江清月近人”中“近”解释为“靠近”。

姑且不说我们小学老师,我们大学里的古代文学老师,就是在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的课件和教案,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把“江清月近人”中“近”解释为“靠近”。

这说明,把“江清月近人”中的“近”解释为“亲近”的,并非是所有的语文老师。换而言之,并非所有的小学语文老师都会这么讲,错的或许只是少数语文老师和这本教材解读。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10)

将“江清月近人”中“近”字解释为“亲近”,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缘何而起?我查找了许多资料,都没有找到源头。只是在一家比较权威的网站(中国华文教育网网站)上找到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和注释以及译文,上面赫然写着“近”是亲近的意思。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11)

或许这就是有些语文老师和教材参考书对“江清月近人”中“近”字是亲近之意解释的依据。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你能找得到“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的权威文献佐证吗?

那是当然,当年我们老师讲解的时候也不是全凭主观,他老人家给我们出示的不仅有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搬出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词典》(2013年版)。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翻到《唐诗鉴赏词典》第29页,可以看到《宿建德江》全诗的译文:

小船停靠在烟水迷蒙的沙洲边。日落黄昏,万物归宿,而我却流浪在外,想到这,忧愁之情顿然而生。放眼远望,苍茫的原野空旷无际;边远的天空低沉得好像与大地连成了一片,只有近处的绿树还高高地挺立着。江水是那么清澈明净,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此时此刻,只有这水中的月亮离我最近。

从译文可以看出,“江清月近人”中的“近”当为靠近,而非“亲近”。

江清月近人中的月近人是什么意思(江清月近人中的近指靠近)(12)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我要不要趁孩子的语文老师还没讲解《宿建德江》,跟他说说这件事呢?如果跟他说,我又该怎么说呢?万一他没错,也是觉得这个“近”就是“靠近”的意思呢?我跟他说了,会不会闹出“邻人疑斧”的尴尬来?好纠结啊,大家说我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