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自史以来就是人类历史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人们就依靠着海洋生存生活,进而发展出部落、城邦、国家,在从古代起源到现代社会的这段漫长时间里,数不清的国家围绕着海洋进行对抗与竞争,这样的历史绵延了数千年……

在从古代起源到地理大发现的这段漫长时间里,制海权的统治都是建立在商业控制之上。最终,制海权模式走向了帝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权长期依赖拓展贸易从而建立最高权力。

一些城邦和微型国家利用制海权获得了成功,而欧洲国家则凭借制海权几乎征服了全球。在这其中,有一座城市依靠商业暗中统治了欧洲近千年之久,在它鼎盛时期,可以以一城之力与拜占庭帝国相抗衡。

由经商发展起的“海洋帝国”

从10 世纪开始,威尼斯商人靠着运气,另寻他法,建立了一条新的路线。他们沿波河而上,穿越阿尔卑斯山、罗讷河,最后穿过香槟地区,抵达佛兰德。因此,他们成了新的南北贸易中间商。当君士坦丁堡无法离开威尼斯之后,威尼斯开始扩大优势。通过帮助拜占庭抵抗诺曼人,威尼斯获得了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的金玺诏书(庄严的敕令)。该诏书授予威尼斯在拜占庭帝国全境(除了黑海)自由贸易权利,免除其税款和关税,并特许三个沿着金角湾的“停泊港”。威尼斯逐渐取代了拜占庭,成了东西中转贸易的平台。利用十字军东征,威尼斯把商队贸易的终点站设在了新的免税国家的港口城邦。1202 年,威尼斯共和国改变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计划。借此机会,威尼斯从经济控制转向了政治控制,这就造成了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威尼斯共和国渴望建立“海洋之国”,但又不想增加自己的财政负担。于是,它决定征服科孚岛、爱奥尼亚群岛、伊庇鲁斯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港口、科罗尼和迈索尼(塞瑟拉岛和安迪基西拉岛)、基克拉泽斯群岛、埃维亚岛,由此构建了一条通往君士坦丁堡的“珍珠链”。除了征服领地,威尼斯得到了拉丁帝国的同意,在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帝国于1261—1453 年复辟期间,君士坦丁堡依然存在,随后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获得了税务特权,它还可以进入黑海上的远方商行(从卡法到特拉布松或亚速)。此外,威尼斯共和国在亚历山大港设立了贸易使馆和机构,确保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往来贸易。

威尼斯的海上霸业

除了在其贸易路线上建立中转站,“海洋之国”还赋予了中转站新的功能:同时承载经济利益和公共利益。海军兵工厂的转变即是证明。在那之前,海军兵工厂只是用于舰队的季节性保养,帆缆索具、木材和武器的存放,之后则成了真正的海事基地。一直以来,船舶建设都是在城市的多个工地完成。从这时起,船舶建设都集中到了一个地方——新海军兵工厂,它同样负责生产大炮。此外,威尼斯在亚速成立了国家绳缆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威尼斯共和国拥有一支舰队,配备100 多艘持久、统一和专业的双桅战船。甚至在1473 年,威尼斯还成立了“最新海军兵工厂”。该厂虽未完工,但它深刻改变了船舶的建设:以前补给设备都是分门别类储放,而今却集中放在该船只的特定位置。

威尼斯的双桅战船十分出名:它每年武装四支大型舰队。其中,黑海舰队分为两批,一批沿顿河而上,直至蒙古和俄罗斯商队的终点——亚速;另一批则去往特拉布松,寻找红酒,高加索、鞑靼和蒙古奴隶,珍珠,黄金,鱼子酱,毛皮,丝绸,蜡和香料。第二支舰队装载着棉花,在巴勒斯坦与叙利亚之间往返,因为威尼斯垄断了棉花收购市场。这支舰队还会经过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装载希腊葡萄酒,运至北欧。第三支舰队是最重要的,它连接埃及和亚历山大港,装载最珍贵的食品:胡椒、桂皮、生姜、丁香、肉豆蔻、蔗糖、染色底料、药材、橡胶、芦荟和其他东方芳香植物。威尼斯将这1 万吨的香料运至北欧,在那里换取金属,英国羊毛,甚至是纺织车间的手工品。威尼斯的厉害之处在于船舶管理,而非可用船舶数量。

威尼斯曾经是个国家吗(威尼斯一个比教廷和皇室更富有的商业帝国)(1)

1486年,艾哈德·瑞威奇 绘:《威尼斯造船厂》

与奥斯曼帝国相抗衡的金融帝国

对威尼斯共和国而言,一切都是赚钱的机会:除了盐,还有去圣地朝圣。在朝圣这件事上,威尼斯是特许参与者。它把大帆船的船舱布置一番,垄断了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一次朝圣就可以为一趟东方之旅提供2/3 的费用。凭借贸易天赋,威尼斯开始建立“内陆”,这是它为其海洋统治建立牢固基础的唯一方式。1454 年,在与米兰签署《洛迪和约》之后,威尼斯控制了波河多个据点。威尼斯建立了“大陆之国”,任何外国船舶如果没有获得允许,没有支付高额通行税,不能在亚得里亚海航行。正是因为其“内陆”,威尼斯共和国才会激烈地抵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1291 年,奥斯曼帝国在阿克里夺取了胜利,标志着圣地的自由出入到此结束。但奥斯曼的胜利似乎并未影响威尼斯的发展。事实上,威尼斯在塞浦路斯周围改组重建,它先是在经济上控制塞浦路斯,而后于1489 年从政治上控制了塞浦路斯。阿克里衰落之后,由于控制了塞浦路斯岛,威尼斯便绕过了教皇禁止去亚历山大港的命令。塞浦路斯岛成了穆斯林和基督徒的船舶汇合点。然后,由于罗马教皇又允许每年可以有6 艘双桅战船和4 艘圆船去往亚历山大港,大型造船厂便投入了使用。

商业帝国的衰落

不过,在15 世纪初期,威尼斯在海洋和陆地取得的成功都十分短暂。君士坦丁堡在1453 年衰落,爱琴海和黑海的入口关闭,埃维亚岛同样在1470 年落入了土耳其人手里。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提升让威尼斯共和国遭遇了严峻的考验,但还不至于彻底挫败它。此外,葡萄牙绕过非洲也未能造成威尼斯的衰落。葡萄牙锋芒初露之后,威尼斯将自己定位于高质量香料市场,依然保持着不可逾越的角色地位。在16 世纪中叶,威尼斯甚至能够占有里昂85% 的胡椒贸易。

事实上,这样一个强大商业帝国的衰落,究其原因是碍于自己的眼界,在地理大发现的潮流中,威尼斯没有考虑到全球大局,尽管当时威尼斯的手上拥有着最丰富的陆地和海洋地图资源。

1402 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曾派出一个使团,成功抵达威尼斯,并带来了豹子和香水。此外,在佛罗伦萨的图书馆中还保存着一副从威尼斯到印度的路线图,该图描绘了一条经由阿克苏姆的道路,史实证明,这些都证明了当时威尼斯对远东已有充分的认识。但它更喜欢与“亲爱的”地中海紧密相连,而此时的热那亚、葡萄牙、西班牙已经视野对准了未来:大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