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的深度解析(文氓议事1.5代)(1)

文氓议事

解封以后,已经是第三个大老板和我说同样的话了“刚开始,真瞧不起你们这些二道贩子,但是现在,你们让我刮目相看了。” 能当面和我这么直白地说看法,三位老板不简单,胸怀格局不会差。

我的短文,他们都能看到,所以我不说谎。

三位老板有个共性,都是做船公司的,做得很深的那种,绝对的一代。

既然已经不再低看我们了,所以听完我也就笑笑,没有当面再去多说什么。

老板们怎么看我们,我真的不是特别在意,做自己的,让老板去说吧。还有很多老板嫌弃我是河北抬头的公司,河北的公司做到你地面上了,你却没有发展到河北,被嫌弃的应该是我吗?

但观点背后的思考我觉得有分享的必要,会有人受益的。

首先声明TX不是二道贩子,TX的核心产品不是倒卖舱位,之所以被认为是二道贩子,仅仅是因为去年市场行情下,TX对新机会和新需求比较敏感,上手比较快,迅速形成规模化的引进和产出,在市场上活跃度比较高,所以才被注意了。起因是客户体量大,需求多,为解决客户的痛点而为之,没成想给自己做来一顶帽子。

解决客户需求,是服务商的责任,是担当。客户相信你N年,现在有了困难,却以不熟悉,不专业为借口,无视客户的痛点,是不对的。自己做不了,至少要给客户推荐能做的,客户还是愿意让你来,那就负责任地做好二道贩子。

敏感度高,说明有能人。上手快,说明团队适应性强。迅速形成规模化,说明公司决策果断,团队执行力强,配合度高,且资金充足。任何一个维度不够,都抓不住去年的机会。

以前的短文阐述过,一代也是黄牛,也是二道贩子,自己没船,又不生产舱位,手里的合约只是和船东的一种契约关系,并不是自产舱位的证明。手里的舱位,大部分还是通过二代销售出去的。以前没有太嫌弃二代,至少表面上,是因为舱位供大于求,船公司销售都放下身段四处求货,一代没有那么牛。去年不一样了,舱位为王,忽然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才有了鄙视二代的想法和说法。去年做坏了很多人的心态,这是其中一种。

大部分的一代是走船公司路线的,靠搞关系,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能力。但相比较二代靠头脑,上通渠道,下达客户,利润服务做的比一代并不差,反而觉得二代能力的技术含量更高。

一代既可以当批发商,又可以做零售商。舱位可以给同行,也可以给直客。我想说,那是无奈,不是骄傲。看看做直客的一代,有规模大的吗?要想做大,还得靠同行。

反而是二代更有骄傲的资本,资源成本没有一代好,但赚的比一代并不少,只能说明更厉害。而且二代可以做所有船公司,全航线,可以整合市场上每个船公司每条航线最好的产品于一身。一代大多深耕专业,很难像二代一样那么全面,很多一代,只懂自己的航线和船公司,换一个,一脸懵逼。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是既要价格好,还要服务全,二代更适合大部分客户,更有市场。

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有潜力的是零售业,沃尔玛,家乐福,全家,京东哪个也不是商品的生成商和批发商,但规模和盈利能力却更好。二代是物流界的零售商,左手整合资源,右手触达需求,有着一代无法比拟的优势。

行业内部不应该有鄙视链,存在即合理,做一代还是做二代,先天条件、发展思路和经营模式的差别而已,没有好赖之分。加强合作会双赢,鄙视嫌弃则双输,跟赚钱较劲那是傻。

再次重申,TX不是二代,也不认可二道贩子的头衔。客户有需求,我们有整合资源帮客户解决需求的意识和能力,倒几个舱位有什么丢人的?如果我一个倒舱位的,货量做的比你还大,半年水平做的比你十年还高,为什么是你瞧不起我?只能说明一点,你被什么触动到了。

前两天Tony提出了1.5代的概念。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以前可能有人这样去做了,但没有提出过这个说法,这应该属于首创,我非常认同。

什么意思呢?1.5代是一代和二代之间的一种存在。一代愿意把一手的产品交给他,成本不高于自己公司的销售,甚至更低。老板公司养销售,有底薪有社保,要给销售提成,但同样的价格给到1.5代,没有人工成本和提成,利润反而更大。同时,不同的销售因为开发的客户形形色色,公司管理和服务难度很大,但1.5代就简单多了,相当于把100家客户集成了一家客户,只管理这家1.5代就好了。

为什么是1.5代而不是二代呢?因为一代给到的成本,是不高于本公司销售的。而二代,都是从一代销售手里拿的卖价。

这其实就是我前些年提出的销售外包的概念。玩儿得好,是有很大空间的。Tony之所以能提出这个说法,不是他凭空想出来的,是因为现在有七八家大的一代已经和TX这样做了,是事实给了Tony灵感,理论源于实践。后面要做的,是用这个理论去实现更多的合作和双赢。

海外依然是TX的主营方向,但并不排斥同时做一个优秀的1.5代。所有公司都有存在的价值,都值得我们尊重,只要您不介意,我们愿意合作共赢。

氓的深度解析(文氓议事1.5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