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节竟然是美国人为了抵制福报用生命换来的?

正值五一劳动节,咱们今天来聊一下发生在1886年的芝加哥干草市场惨案,以及为反福报而生的国际劳动节。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1)

记得小时候,电视里播过一个公益广告,宣传双休日。

对,没错,是宣传双休日。

在1995年的五一劳动节之前,双休还不是法定的。

而在95年之前,还实行过一阵隔周双休的模式,被称为大礼拜和小礼拜。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2)

在五一劳动节这天启动双休制,还真是很有象征意义的。

因为劳动节还真是为了争取工作时长限制而诞生的。

而这里面还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3)

1848年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修通,这让五大湖的船只可以直通贯穿美国南北的密西西比河。

1869年太平洋铁路通车,这又让美国从东到西都被铁路所连接在了一起。

在这些超级工程竣工后,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无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因为无论是运河还是铁路,都从它脚下经过。让这座此前已是“西进运动”重要节点的城市,进一步成了美国的工业中心。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4)

太平洋铁路通车后,芝加哥的人口已增长至30余万,这其中有半数来自德国、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在这样的背景下,比重非常高的德国工人,决定要搞点小事情。

以德语报纸《工人报》为媒介,芝加哥的工人们成立了自己的组织。

至于为什么德国人会如此积极,因为马克思就是德国人嘛。

早在1864年,马克思就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并于两年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一次全体大会中提出了“通过立法手续把工作日限制为八小时”的指导思想。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5)

在这种风潮下,1867年美国就有六个州完成了八小时工作制的立法。次年,美国国会也制定了关于八小时工作制的联邦法案。

但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这种立法就是一纸空文。联邦立法刚刚通过八年,1876年美国最高法院就取消了这条法案。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6)

1884年,美国工会作出决议,再次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并定于1886年的5月1日举行罢工。

据估算,此次罢工全美共有30-50万人参与。传统工业城市纽约和底特律均有约1万人参加,而芝加哥则有约3万至4万名工人上街罢工,总人数甚至可能达到8万人。

参与热情是全美最高的。

前面提到那家德语报纸的主编奥古斯特·施皮斯就是芝加哥活动的领导人之一。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7)

到了5月3日,流血事件发生了。

有警察向罢工的工人开枪,被击中的工人当场死亡。

当时的芝加哥工人对于美国警察的这种传统艺能很是愤怒,已经开始有人想着武力对抗了。

5月4日,以施皮斯为代表的几个领导者,在名为干草市场的芝加哥商业区发表演讲。

当活动进行到晚上时,警察开始驱散聚集者。

随即有人向警察扔去了一枚自制炸弹,爆炸造成数名警察的伤亡。紧接着双方展开枪战。

因为场面极度混乱,有当事人称,在场的警察甚至在拔枪互射。

事件造成了十余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8)

事件的结果是,在没有找到真正投弹者的情况下,对包括施皮斯在内的7名干草市场活动参与者判处了死刑,最终四人被执行,还有一人自我了断了。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9)

流血事件后,企业主们开始加大对警队的支持,对工人的剥削也更加变本加厉了。

不过还是有很多城市的工人获得了八小时工作制。

而这股风潮很快也吹向了全世界,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纷纷效仿,通过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来争取这一主张。

1889年,国际工人组织(第二国际)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会上仍然强调要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立法。美国的工会组织虽然没派人来参加,但写了信。说他们决定在1890年的五一再搞一波大规模活动。并且提议把这一天定为第一个国际劳动节。

这是劳动节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10)

到了1891年,第二国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大会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义为“各国工人的共同的节日”。

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前因。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11)

我国早期接触到五一这个概念的,是一些被西方侵扰程度深且工业基础好的城市,如香港、广州、哈尔滨。只不过发起的活动没什么人参与,也造不成什么影响。

真正让劳动节这个概念进入大众视野的,是1919年,几个留法学生创办了一个名为《劳动》的杂志,详细介绍了劳动节的相关内容。同年的5月1日,北京的《晨报》也发刊报道了相关内容。3天后,就爆发了一个大事件。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12)

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也正是这一年,全国的工人组织都发起了相应的活动来呼应。能搞的这么大,自然也是因为这年的前一年发生了件大事。

之后每年五一的这个时间节点,各地的工人组织都会搞点动作出来,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都搞不大。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13)

建国后,五一的活动终于能大大方方的来了。

1950年的五一,全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在搞大型庆祝活动,像北京、上海、沈阳、长春这样的早期大型城市,活动参与人数都能破百万。

1999年,通过修改《年节放假办法》,将五一和春节、国情等同。我们有了三个“七天黄金周”的假期。但到了2007年,五一的假期又改成了3天,变成了“小长假”。

共同庆祝劳动节的歌曲(激昂雄壮的国际歌背后)(14)

现在,我们谈起五一,可能想的都是放假。年纪大点的还会感叹好好的七天变成了三天。

但谁又还记得,五一是为了争取什么而来的?

正如我们也慢慢习惯了,有人让我们一周工作七天,有人让我们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似乎都已经是平常事了。

还会把它美其名曰,福报。

参考文献:

《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芝加哥》 鲁秀琴

《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考证》 杨玉生/张世鹏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四十年》 宫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