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漫老师_催眠抑郁恐惧双相、焦虑强迫惊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上课走神可以找催眠师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上课走神可以找催眠师吗(爸爸疼爱但性格急躁)

孩子上课走神可以找催眠师吗

啊漫老师_催眠抑郁恐惧双相、焦虑强迫惊恐!

一个孩子,抑郁焦虑。

妈妈描述,

孩子内心脆弱,很孤独,没有知心的朋友,对学校有恐惧。她想去学校,但是在学校很紧张。

常梦见逃跑,梦见有人追,梦里很害怕。

孩子还是比较听话,什么事都知道自己安排,自己做,并不需要太多管控。

但是有时候习惯不好,她爸爸就容易生气,会说她。

她爸爸很关心她,但是脾气容易急,说话比较大声,有时候会吼,对她要求还是比较高。

孩子防御重,没有安全感,好多事不跟我们说。

孩子小学到初一,成绩都还是可以的,到了初二有所下降,心情容易不好,开始有点不想去学校。

如何疗愈?

催眠疗愈深度创伤技术,可以很快很精准的连接到症状、创伤的根源,或者通过投射,能够很精准的把握疗愈的方向!

疗愈情结,可以快速有效的帮助恢复!一般一次催眠就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催眠连接问题的原因,

催眠中,她看到一头怪兽,张着嘴咆哮,头上还有两只尖锐的犄角,特别具有攻击性。

怪兽朝她靠近,她很害怕,想要逃,可是又很紧张,挪不开腿,在那里瑟瑟发抖,浑身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何处理呢?

深度催眠中,可以引导改变潜意识记忆中情绪的方向和出口,可以编码原始记忆中的行为方式,化被动承受为主动解决,释放情绪,找到力量,疗愈情结!

怪兽既可能是在外冲突的投射,也可能是内在人格的呈现。既然是自己的一部分,去沟通和表达是可以的。

所以催眠中,鼓励她跟怪兽去表达她的害怕。当她表达以后,怪兽杵在原地暂停了一下。她以为取得了一些效果,可是当她以为可以轻松下来时,却发现怪兽又开始咆哮,朝她靠近。

再次尝试表达,也是这样的情况。而且去表达委屈,也让她感觉很勉强,因为自己很少这样表达。所以她委屈表达的力量是不够的。

看到怪兽又在靠近,她感觉到很绝望,可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杵在原地瑟瑟发抖,甚至开始出现站不稳的情况。

要怎么办呢?

当我们想要逃避怪兽的咆哮,就意味着我们在承受它的攻击,认同它的力量,意味着它的行为对我们是产生作用的,可以伤到我们。

而允许它的行为,甚至放任它,就意味着它虽然具有攻击性,但我们不会因为它的行为而产生任何反应,它的行为对我们产生不了作用,伤不到我们。

放任它的攻击,意味着超越死亡的恐惧,恐惧不再束缚我们,而成为我们的力量,甚至反向去缠绕笼罩怪兽。而当放弃了死亡,对死亡的恐惧便会得到转化,这是我们要去往的方向。

催眠中当她允许怪兽的咆哮,甚至放任怪兽的行为,她只是鼓起勇气站在那里,一直盯着怪兽,并对怪兽说“你可以更强烈些,更凶猛些”,她反而感觉自己有力量了,而怪兽却变成了一只小猫咪走开了。

那怪兽代表了什么呢?

催眠中运用意象本质探寻技术,怪兽变成了爸爸,她是一直感受到爸爸的攻击和咆哮。每当爸爸生气咆哮,皱着的眉头就像两只犄角一样。

通过根源创伤链接技术,催眠中她回到初一的暑假,快开学了,可是她作业还没做完,她在忙天荒地的赶作业。

爸爸看到她很晚还不睡觉,爸爸出于关心,但是又很强势,勒令她赶快睡觉,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她跟爸爸说她要熬夜赶作业,没想到爸爸却勃然大怒,吼道:你暑假都干嘛了!玩游戏,看视频,到处玩,现在知道急了!

爸爸很生气的说了很久,她感觉很压抑,很不舒服。说是爸爸关心她,可她却很难感觉到这是爱。

虽然假期她玩了,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自己赶作业,这有什么错!为什么就不可以先玩再做作业呢,她的事又没叫别人承担,她想不通!

而之前,这样类似的爸爸给到的要求和压力还很多,让她感觉到疲惫,力不从心。初二成绩下降,更是激发了她对于学习压力的恐惧,承受不住,只能崩溃逃避。

要怎么办呢?

第一,找到面对爸爸咆哮的力量。

催眠中运用允许发生与脱离关系技术,她对爸爸说:虽然我感觉到害怕,但是我不会阻止你,你可以继续吼。

当她这样告诉爸爸,她反而感觉自己不害怕了,感觉自己有了底气,有了面对爸爸咆哮的力量。

第二,剥离爸爸的伤害。

爸爸之所以充满了急躁,充满了攻击,实际上也是因为爸爸曾经就被这样对待。爸爸对她的攻击,也是爸爸自我攻击的投射。

在爸爸的成长中,爷爷就很暴躁,动不动就会发脾气,所以爸爸其实很怕爷爷。

爷爷暴躁,挑剔爸爸,攻击爸爸,爸爸承受攻击,潜意识就会自我挑剔,自我攻击,自我嫌弃。

当爸爸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很容易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攻击和挑剔自己的孩子。

但实际上,这是爸爸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延伸,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投射到孩子身上。

而在无意识中,爸爸又希望获得爷爷的认同,甚至认同了爷爷的攻击性,忠于爷爷,所以在爸爸的人格中某些部分跟爷爷保持一致,甚至是复制了爷爷的人格。

然后爸爸又无意识的通过移情的方式,把跟爷爷的矛盾冲突、尖锐暴力带到与孩子的关系中。

爷爷怎样对爸爸,爸爸就怎样对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样的人格和亲子相处是爸爸跟爷爷关系最深层的链接。

所以不是她不会安排,不是她真的习惯多差,也不是爸爸不爱她,而是爸爸面对亲子关系,就会链接起内心的冲突,是爸爸想爱而不能,这是爸爸的问题。

催眠中通过被动伤害剥离技术和界限分离技术,剥离爸爸的伤害,分离与爸爸的界限。

之前爸爸急躁和咆哮,她觉得是自己做错了,觉得爸爸不喜欢自己。但当她看到这是爸爸的问题,她就不用承受爸爸的防御给到她的伤害,就感觉内心卸下了负担,无比轻松。

当有了面对爸爸急躁咆哮的力量,看清了爸爸攻击的本质原因,剥离了爸爸给她的伤害,理解了爸爸成长的处境,一次催眠结束,她就好了很多,坦然了许多,觉得自己没有错,自己可以那样安排。

而爸爸可以愤怒急躁,只是那是爸爸自己的问题,她不再再承受,跟爸爸的隔阂也好像减少了,释怀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