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213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把“教师问、学生被动回答”变成“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敢问、爱问、善问?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教师忙于应付考试的知识点,往往忽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地位,而是把他们当作学习的机器。老师们严肃有余,亲和力不足,学生岂敢质疑问难?因此,要在课堂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必须从尊重做起。
在执教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一课时,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有一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课堂上有一名同学提问:“急走是什么意思呢?”另一名同学通过自己的预习回答说:“急走就是跑的意思,图画上那个小朋友正在边跑边捉蝴蝶呢!”其他学生都觉得他解释得非常好,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时班级里一名学习较吃力的小男孩举起手来:“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们平时捉知了的时候都是悄悄地走近再捉,为什么小男孩要边跑边捉呢?那样蝴蝶不就飞走了吗?”
乍一听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与本课的重难点并没有什么关联,也对授课没有任何帮助。可是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孩子从实际的生活出发,联想到自己平时捉知了的生活经验,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真会联系生活来思考问题!”我这样一表扬,班级里的孩子更加积极踊跃,纷纷举手想帮助他解答问题,其中有一个男孩解释得最好——“如果蝴蝶落在花朵上,我们就要悄悄地走过去,可现在蝴蝶是飞起来的,所以要边跑边捉蝴蝶。”我认为,这正是对“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好的解释。
现在,班级敢于提问的学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所以,只有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愿意参与其中,并能够乐在其中。
在执教一年级上册《认识分类》一课时,在创设情境中,淘气和笑笑要整理房间。房间中有衣服、裤子、玩具、学习用品,等等。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更直观地进行学习,我让学生分别从家中带来了她们的衣服、裤子、娃娃、小汽车,等等。上课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都充满了期待,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疑问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
1.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
在执教一年级下册《失物招领》一课时,我在齐读课题的时候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会问“文章中的‘失物’是什么?”“他们在哪里丢的东西?”“失物找回来了吗?”“是谁丢的东西啊?”学生的问题恰恰也是本节课的主线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提问,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相比在教师的牵引下解决问题更加轻松自在。
2.探究知识中,对新知识提问
在执教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时,学生可以对新知识进行提问。“2 3=5;20 30=50”当这两个式子同时出现在教材中,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解其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所以,教师可以在此时加以点拨:“看看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若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则可以继续引导:“老师有个问题,看看哪个聪明的孩子可以帮我解答?”等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地方,大家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问”得有抓手,懂得如何问,把握好问的时机。
3.应用知识时,培养提问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对两个式子、两个概念或两个图形等进行比较提问。
在执教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时,讲授圆的面积,可以先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再对比各个公式推导过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领会到把一个未知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引导学生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发现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即把圆的面积转化成熟悉的长方形的面积,圆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这样,通过方法的比较,不但促使旧知识得到迁移,而且强化了知识间的联系,并渗透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关键字”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提问。
在执教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当讲到“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两个点’三个字,只要‘两个点’连接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了。”接下来,当讲授到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自己的样子,提醒大家注意,并把这样的方法运用到所有的数学概念教学中。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数学教学,教师都应该把“敢问”“爱问”“善问”时时贯穿于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锻炼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本文来源于“顶尖校长”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微信编辑|leaxyi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投稿邮箱:bsdzgjsbjb@126.com
邮件主题:姓名 作者单位 投稿栏目 稿件题目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