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西藏摄政王,民间俗称“藏王”,通常指上代达赖圆寂后,到下代达赖成年前,代其主持西藏的人,某些非常时期,如局势动荡或外敌入侵,清廷也会指定临时或代理藏王。

摄政王一般由大活佛担任,他们有个专门称谓——“杰波朱古”,“杰波”意为“王”,而“朱古”则是转世活佛。天下喇嘛千万,但有资格做藏王的,却仅寥寥数位而已,他们都在拉萨有自己的府邸家庙,这些寺院在藏语里叫“林”,民间遂有“拉萨四大林”之说。

吐蕃最后一个藏王(但藏王寥寥无几)(1)

功德林,俄国人清末拍摄

3、功德林,达擦活佛

1791年,八世达擦活佛出任西藏摄政,一年后清廷在布达拉宫西边的磨盘山下为其新建府邸,汉名卫藏永安寺,藏语称“功德林”。这一系统最早来自康巴,本寺为昌都的八宿寺。

十二世达擦与拉尊

民国时来藏的一位英国官员对达擦活佛印象颇佳,写道:“他是一位转世喇嘛,是该寺的精神领袖……他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就藏人而言,他身材高大,尽管年事已高,仍精力充沛。布满皱纹的脸表现出他的个性与果断,他具有温文尔雅的迷人魅力,显然是拉萨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与命运多舛的其他几大林不同,功德林与各方势力都保持着很好关系,而且颇善经营,逐渐发展为圣城著名官商,势力遍布全藏,富甲一方,西藏有谚“钱财谁比得过楚布寺,粮食谁多得过功德林”,不过据说寺内财富分配两极悬殊。

这张民国老照片里,左为高大的十二世达擦,右为拉尊仁波切,当时最著名的密宗大师,是许多高级活佛的导师。达擦后来移居印度,1957年在加尔各答圆寂,拉尊在文革遭红卫兵殴打,伤重而死,传说由于他常年修炼,遗体轻如孩童。

4、喜德林,热振活佛

第四个林究竟是哪个,一直存在争议——如按历史传统,应该是策觉林(也译为次角林或慈觉林,在与布达拉宫隔拉萨河相对的次角林村),它由八世达赖的经师建立。不过策觉林活佛虽德高望重,但却没来得及获得朝廷册封,因而近现代不少人认为最后一个林应为喜德林,即大名鼎鼎的热振活佛府邸,汉名凝禧寺,位于策墨林西边。

吐蕃最后一个藏王(但藏王寥寥无几)(2)

五世热振,民国照片

热振活佛源自拉萨林周县的热振寺,它是格鲁派前身——噶当派的祖寺,保存有阿底峡大师的遗体。一世热振是七世达赖的经师,三世热振曾于1845年顶替被罢免的二世策墨林,成为西藏摄政王,到了民国,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其生前着力栽培的弟子、年仅二十二岁的五世热振于1934年出任摄政。

在外国访客看来,年轻的摄政王沉默寡言,“是一个弱不禁风、身材矮小、看起来瘦弱憔悴的僧人,年约23岁。他的耳朵很大,下巴往回缩,鼻梁上布满了独特的皱褶。当他锁紧双眉时,皱褶就像一个没有发育好的角”。在他们的记载中,热振做事犹豫不决,“他希望在他不在之时各类事件能自行解决,这样,当他在做出决策时,既不会引起麻烦又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吐蕃最后一个藏王(但藏王寥寥无几)(3)

五世热振,民国照片

执政期间,热振主持寻访到十四世达赖喇嘛,还大大改善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941年,他突然宣布辞职,具体原因众说纷纭。相传因十世第穆拒绝继任,他不得不将王位传给达扎活佛,后者是他和第穆的老师。

达扎名阿旺松绕,来自拉萨堆龙德庆县的小庙达隆扎寺,他是第三世达隆扎活佛,以“处事严谨,沉默寡言”著称。据说热振当时与老师约定几年后再收回权力,而达扎当时既老又穷毫无威胁,大概也是摄政放心交权回热振寺隐居的原因。

吐蕃最后一个藏王(但藏王寥寥无几)(4)

前些年的喜德林废墟,2016年开始重建,目前已焕然一新

没想到等到三年后热振复出,却早已物是人非,达扎拒绝让位,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直至剑拔弩张。1947年,热振被达扎控制的西藏当局以交结中央谋害摄政的罪名逮捕,不久便暴亡在布达拉宫的夏钦觉监狱,随后被剥夺封号,没收财产并禁止转世。

西藏进入了最黑暗的时候,达扎治下的噶厦政府以颟顸贪腐著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改革措施被统统废弃。直到1950年,在解放军昌都战役的隆隆炮声中,内外交困的末代摄政王被迫辞职,不久西藏和平解放,延续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摄政制度从此成为历史。

注:按照西藏传统,除几大林活佛外,有资格任摄政的还有甘丹赤巴与第珠活佛,某些特殊时候,黄教另一教主班禅也可代达赖执政。

至此,西藏风云四大林——最后的摄政王已初步完结。

想了解更多西藏摄政王的故事,请点击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501103631649997326/

作者:魏凌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