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1)

喉头与声带,位于咽和气管之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嗓子"。一个人音质的优劣尽管是各个器官相互配合的结果,但"嗓子"却在这个语音发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才是真正的构音器官。于是曾有人这么认为:喉部的构造决定了一个人的声音特征,嗓子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一切的训练都是徒劳的。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全对。因为实际上,正常发声的人,喉部构造的差异并不大,是使用方法的不同,才导致发出来的声音有了很大的差异。一个人的声带(如长短、厚薄等)固然是天生的,但使用方法后天是可以训练的。如果天生一副好嗓子,又加上恰当的使用方法,这种情况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多数的演讲家、歌唱家在嗓子上只拥有中等天赋,而他们的美好声音都是经过后天训练得来的。

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2)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喉部的发声机能,包括它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见图2-7)。

喉头大约位于第三至第五颈椎水平之间,上接咽部,下连气管,好像一个可以活动的小室。它的上部呈三角形状,而下部呈圆筒状。由很多借助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的软骨和肌肉组成。

从喉部的横切面看,外面的一层是软骨。它共有八块,对喉部起到支架的作用。但对人类发音有意义的主要有四块,分别为:一块甲状软骨、一块环状软骨和两块勺状软骨。

第二层为肌肉。喉部的肌肉共有五块,依次为:声带外张肌(又叫环甲肌)、声带内张肌(又叫甲勺肌)、声门外展肌(又叫环勺后肌)、声门闭合肌(包括环勺侧肌和勺肌)。

第三层是声带。它是人类发音的主要颤动体,由声带肌和声韧带组成,是两片长短宽厚一致、左右并列对称、富有弹性的纤维质薄膜。声带位于喉室中央,前端相互连结在一起,固定在甲状软骨内面,不能分开;后端分别挂在两条勺状软骨的声带突上,可以运动。当勺状软骨活动时,它就可以牵着声带左右活动,并因此而产生喉原音。比如,拉紧、放松、扯薄、变厚,均可引起声带振动,而两片声带之间的狭窄缝隙犹如一扇能开能合的门,由于喉原音是从这里发出来的,故被称为"声门"。

据相关研究发现:人类声音的变化取决于声带的拉长或缩短、紧张或松弛、边缘变薄或变厚,也取决于喉部肌肉和软骨的牵制。虽然声带的振动不能直接形成语音,但是它的位置、形状、质量、张力、弹性的变化却直接影响着语音的产生,尤其是对音高和音色的形成至关重要。比如,声带长度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音高;声门的开合变化产生了不同的音色;而音高与音色的不同组合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声。

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3)

图2-7

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4)

既然喉部控制这么重要,那么,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关于喉部控制的要领。

首先,要相对放松

演讲时,喉部最好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因为放松了,肌肉才能灵活自如,才会产生有磁性、有共鸣感的声音。如果声带紧张了,所发出的声音就会生硬、刺耳,越是用力,声音反而越暗淡,时间一长,声带马上疲劳。

其次,要相互配合

演讲过程中,喉部控制要跟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紧密配合,才能发出高质量的声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声带松紧、厚薄的变化,声门开合情况的变化,才使声音产生了高低、强弱、明暗、虚实的变化,而声带的变化、声门开合的变化却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另外,不同音色的喉原音在口腔咬字器官的控制下,才形成清晰标准的语音。如果发声时,唇舌无力,不但造成吐字不清,影响声音的质量,还会加大喉的负担,导致喉部处于紧张状态,甚至会得慢性咽喉炎。

再次,把握好基本音色

在演讲中,尽管有时会用很很夸张的声音。但是,它跟话剧、美声歌唱等其他艺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它的基本音色还是以实为主,同时,要有一定的亮度。但不是越亮越好,否则,会使声带过度紧张,导致所发出的声音一点也不柔和。

最后,用声积极有感情

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每一场演讲。比如,对听众感兴趣,对自己有信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唤起自己的表现欲,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讲。而那些被动的、冷漠的、机械的、没信心的发言,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加剧喉的疲劳感。

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5)

介绍了喉部发声的机能和喉部控制的要领后,接下来的又是很实用、很具体的训练方法了。喉部发声拓展训练分为韧带基础训练和音高变化训练、音强变化训练、音色变化训练(见图2-8)。

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6)

图2-8

一、声带基础训练

对于一些先天条件不是很好(比如声带偏薄、偏短)的语言工作者来说,想在短时间内增厚、增长自己的声带,可能这个梦想很难实现。不过,想提高自己声带开合的灵活度、颤动的灵敏性,这个有没有具体的训练方法?另外,对于演讲家、培训师等职业语言工作者来说,有时候可能需要大量、高强度地用声,就算特别懂得保护嗓子,但时间久了,也会出现疲劳,比如两条声带颤动不一,声带闭合不良等现象。那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嗓子迅速恢复原状呢?针对上面的两种情况,笔者在发声训练的实践中,摸索出几种声带训练的方法,依次介绍如下:

首先,气泡音练习

所谓气泡音,是指让气流微微冲击声带,均匀地发出近似"ɑ"的音节,像一连串的气泡一样。具体一点讲,就是在发音时使两条声带微微靠拢,用微弱的气息轻轻地吹动声带,发出一种像空气在水中起泡儿的声音。

事实证明,气泡音练习法对实现声带振动的平衡性、灵活度,同时促进声带的生长与其增加声带肌的力量都是非常有效的。具体训练步骤为--

第一步,训练时间要选择在清晨刚起床、充足睡眠之后,千万别选择在声音已经用疲劳的时候。

第二步,口腔和喉部肌肉要处于放松状态。

第三步,开始轻声发"ɑ"的气泡音。要求:发音均匀、持久、不能间歇;不能时大时小、时无时有;气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几分钟即可。

注:训练材料为:

ɑ……

其次,哼鸣练习(见图2-9)

哼鸣练习是建立在气泡音训练的基础上,并且比气泡音训练又前进了一步,它使两条声带靠得更近一些,当然,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力量也更强一些。

哼鸣训练是以鼻韵母m、n、ng为训练材料,通过发m、n、ng,特别是m这个鼻韵母来提高声带肌的弹性,增强声带的颤动力量。具体训练步骤为--

第一步,口腔和喉部肌肉要放松,双唇微闭,牙关打开,口腔呈自然状态。

第二步,开始发m音节。发音过程中,先让气息通过咽腔到达口腔前部,在此处首先振动取得微弱共鸣。

第三步,气息接着返回咽腔上达鼻腔并通过鼻腔流出,引起鼻腔共鸣,形成口鼻联合共振。

第四步,结合气息训练,开始做哼鸣声音的高度和强度逐步增加训练。注:在此过程中,训练者会深深体会到共鸣点的变化:先是口腔共鸣,接着是鼻腔共鸣,再接着是头腔(额窦)共鸣,最后是三点连线、扩展成面,双唇开始微微振动,而整个面罩似乎都在麻木之中。

注:训练材料为:

m……

n……

ng……

特别声明:哼鸣"m、n、ng",3分钟即可,也就是每一个韵母,哼一分钟。练声之前,一般先进行哼鸣练习。

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7)

图2-9

声带的基础练习做完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音高、音强、音色的训练了。

注:音高、音强、音色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弹性。所谓的声音弹性,是指声音随着感情变化而表现出来的伸缩性和可变性。换一句话说,就是演讲时声音的表现形式对自己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所以,本书不再另列一节来讲解关于如何获取声音弹性的内容了。

二、音高变化训练—扩展音域

声音高低变化的范围叫音域,声音的高度简称音高,所以,音高变化训练就叫扩展音域,也就是传统戏曲等艺术所称的"吊嗓子"。

为什么演讲者也要经常吊嗓子呢?因为演讲这一门传播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对语音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能感染到观众,演讲者既需要推心置腹的低声倾诉,也需要理直气壮的高声呼喊。而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平常人,自然音域仅为一个半到两个八度音。可是,演讲这一门艺术则要求演讲者的音域最好在两个八度音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演讲者没有这样的音高,在演讲活动中就会捉襟见肘。

既然拓展音域对演讲者来说这么重要,那么,在平时训练中有没有针对拓展音域的很好方法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如下三种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见图2-10)

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步,上绕练习。从自然音高开始连续发ɑ音节,练习过程中,音调慢慢增高,层层上绕,而气息要拉住,小腹逐渐收紧。

第二步,下绕练习。从自然音高开始发ɑ音节,练习过程中,音调慢慢降低,层层下绕,而气息要托起,小腹逐渐放松。

第三步,训练一段时间后,改发i音,重复上面的第一、第二步骤。

注:训练材料为:

ɑ……↗(注:课前训练中,也有这个训练项目,但前面强调的是声音变大,而这里强调的是声音变高)

ɑ……↘

i……↗

i……↘

演讲被问到刁难的问题怎么办(演讲声音小别人听不见)(8)

图2-10

其次,阶梯式升高、降低练习

根据难度的不同,阶梯式练习还分为音节练习和诗歌练习两种:

音节练习。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步,阶梯式升高练习。从自然音高开始,从单音节字开始(比如啊、衣、乌等)连续发音,并依照音阶1234567逐次升高,但避免发出唱声。此时,如果有钢琴或者校音器来确定上绕下绕音的音域范围,效果更好。

第二步,阶梯式降低练习。同样从自然音高开始,从刚才的单音节开始连续发音,并依照音阶7654321逐次下降。

第三步,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考虑扩展到多音节练习或者语句练习,也就是在保持合理语势的情况下,整体提高或降低语句的音调。

注:训练材料为:

ɑ……1234567

ɑ……7654321

bɑng……1234567

bɑng……7654321

dōng fāng hóng(东方红)……7654321

……

特别声明:ā的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和ā的阶梯式升高、降低练习,属于练声的必练项目,每次练声时,每一种必须练习5次。

诗歌练习。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内容最好偏向抒情性的,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再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等。

第二步,从自然音高开始,按照诗歌朗诵的一般要求并结合诗歌内容的需求,先把指定的诗歌朗诵一遍。

第三步,接着逐步增加音高,朗诵指定的诗歌。

第四步,再继续逐步降低音高,朗读指定的诗歌。

注:训练材料为: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另注:做上述练习要注意,首先是要量力而行,也就是说要从自然音色比较好的音高开始逐步地向高低两方面扩展;把握相对统一的音色,高音阶不嘶哑、不刺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