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加工为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找到了挣钱之路,既能照顾家又能多一份收入,妇女们高兴地称这些家门口的加工业是自己幸福的“家”。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1)

孟店乡西小卢村毛绒玩具加工厂是村民李淑华创办的。今年55岁的李淑华年轻时就有娴熟的缝纫技术,2010年,通过儿媳晋洪伟牵线搭桥,李淑华和保定市的一家毛绒玩具厂签订了加工协议,办起了加工厂。

本村和邻村的留守妇女闻讯后,纷纷报名来毛绒玩具厂上班。李淑华先安排30人进厂边学习边加工。不长时间,30名留守妇女熟悉了业务,成为玩具厂的主力,并且有了可观的收入。

一传十,十传百,西小卢毛绒玩具厂加工挣钱多的消息不翼而飞。孟店、常庄、韩集、圣佛、庆云等乡镇的100余名留守妇女都来领料加工。李淑华还为部分领料加工户免费提供缝纫机。

如今,西小卢毛绒玩具加工厂规模越做越大,由原来保定的一家供货商,发展到现在的7家,由当初购买的5台缝纫机,慢慢变成40台,基本是天天从保定进原料,天天走成品。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2)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3)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4)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5)

34岁的西小卢留守妇女付翠岭告诉我们,两天没来上班,在家辅导孩子上网课,抽时间加工了一包毛绒玩具,她今天交了货,验收后,得到了110元的加工费。

“这份工作收入稳定,离家近,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出外打工强多了。”一名员工如是说。

“我在毛绒玩具加工厂上班4年多了,早已成了熟练工,按件计酬,当天结算,我昨天一天就挣了140元,平时每天的收入都超过100元。”西小卢村34岁的李喜凤高兴地说。

河北森雅星仿真花厂,坐落在盐山县孟店村东头,这家花厂每年加工的几百万支仿真花销往俄罗斯、马来西亚、巴西等国以及国内部分商家,带动周边村庄500余名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厂长韩广义和妻子刘梅花,在天津期间,认识了多家仿真花厂的老板,了解到加工仿真花非常适合照顾老人、孩子出不了家门的妇女操作,能够将她们闲散的时间利用起来。于是,2008年10月份,和武清区一家仿真花厂签订了仿真花加工协议,回家就和妻子一起开起了“夫妻花厂”。

经过几年的摸索,规模越来越大,成立了河北森雅星仿真花厂。这样一来,加工仿真花的留守妇女越来越多,他的花厂和下设的6个加工点,辐射孟店、庆云、望树等多个乡镇,参与加工的妇女有500余人。

2017年,河北森雅星仿真花厂由原来的简单加工组装,发展到购买原料生产和直接销售。去年3月21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第54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通过贸易出口公司签订合同,他们的仿真花直接漂洋过海了。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6)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7)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8)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9)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10)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11)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12)

古镇手工作坊(家乡的手工加工厂)(13)

来源:盐山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