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近日,由正午阳光出品,孔笙、孙墨龙执导,黄轩领衔主演,热依扎、黄尧、王莎莎等人主演,张嘉益、闫妮、黄觉、姚晨、陶红、王凯特别出演的电视剧《山海情》正式收官。

作为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号召、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克服困难,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山海情》强大的阵容、扎实的剧情、真实的细节,也使它的评分从开播时的豆瓣9.1分一路上涨至9.4分收官,酸甜苦辣的生活,朴实无华的乡亲,乐观满足的民风,成为了打动万千观众的所在。

此次王莎莎和正午阳光的首次合作也引来不少关注,优质的制作团队和实力演员的合作成为了《山海情》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剧中,王莎莎饰演的秀儿给观众们带来很深的印象,地道的西北话和灰扑扑的脸蛋让观众们惊呼:“这还是我认识的莫小贝吗”。

山海情王莎莎近况(人物专访山海情)(1)

该剧制片人马正强评价莎莎:“整个拍摄过程,莎莎非常努力地揣摩角色,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在拍摄环境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全力投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鲜活可爱、坚强乐观的荧幕形象,感谢莎莎!”

编剧吴桐从观众视角出发,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王莎莎很难得,90后新生代演员中,能扛起一个质朴的农村妇女的角色的并不多见,她的演技有一种质朴敦厚的真诚。尤其在和张嘉益对戏的时候,丝毫不怯场。”

山海情王莎莎近况(人物专访山海情)(2)

对于一直围绕在莎莎周围的童星转型的话题,《山海情》的播出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了答案。

五元文化联合创始人马李灵珊说:“当多数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孩子的时候,她用表演证明了自己已经足够成熟,不单是剧中身份上的 ‘山村农妇母亲’,更是一个宽度韧度都令人惊叹的年轻演员。都说童星转型难,但如果刻苦磨练演技,转型成功就在不经意间,王莎莎证明了这一点。”

1月28日,钱报记者专访了王莎莎,听她聊了聊出演该剧背后的故事。

山海情王莎莎近况(人物专访山海情)(3)

记者:第一次和正午阳光和孔笙导演的合作,感受如何?

王莎莎:我实在太高兴了,孔笙导演和孙墨龙导演一直是我非常敬仰的导演,正午阳光出品的戏在业内皆有口碑,我一直非常期待能有机会跟这样的导演和团队合作,终于如愿以偿。谢谢导演对我的信任和肯定,在全剧所有演员几乎都是陕西籍情况下,启用我这个河北籍演员。

拍戏的过程是非常享受的状态,这是我一直期盼的工作环境和状态。

导演非常和蔼可亲,孔笙导演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关心我,墨龙导演也非常亲切,都非常照顾我。

记者:可否聊聊出演这部剧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王莎莎:作为演员来说,我非常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因为《山海情》大家都知道孔笙导演、孙墨龙导演以及正午阳光的团队是能够打造许多经典剧目的一个精良的团队。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觉得是极其享受的,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感受。

我们在剧中的一些环境非常艰苦,但坦白讲,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觉得说因为环境的艰苦,有任何不适,每一天都特别期待早上开工,因为所有部门的小伙伴们都是那么认真,那么敬业,大家都是拧成一股劲儿去奉献出一部特别精良的作品。

我觉得要感谢剧组的所有小伙伴们,还是那句话,做演员我能参与在其中,并且和我期待已久的导演和团队合作,我非常的感恩。

记者:秀儿这个角色哪里打动了你,让你挑战扮演妈妈呢?

王莎莎:秀儿是一个比较年轻的20岁的母亲,如果猛然一看,她确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她有一些特别鲜明的特征,例如嗓门儿大呀,或者是比较机灵、泼辣、大大咧咧,比较直爽、善良,人也非常热情。

她区别于剧中另外两名女性的角色,不像水花那么的隐忍、那么勇敢,也没有像代表新生代的麦苗那样青春。秀儿,在她身上唯一特别明显的区别于,另外两名女性角色的就是她带有浓烈喜剧色彩的。

我认为她是剧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一个比较有色彩的人物。同时,我认为她也是映射那个年代最朴实、最平凡的一个妇女形象。

我在剧中饰演的20岁年轻妈妈的形象,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我而言,因为她区别于我之前任何一个影视作品的形象,并且我目前也没有类似于这样的经历,坦白讲,我在塑造这个角色或者拿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心里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记者:西北方言好学吗?学了多久?

王莎莎:学方言,于我而言,是另外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也花费了我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然,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学方言的一些过程和经历。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原声版几乎都是西北方言,用导演的话来说就是泛西北方言,我们剧中启用的几乎都是陕西籍的演员,或者是原本就会说西北话的演员,我是为数不多的河北籍的演员,要求说陕西话这个事情确实是很有压力的。

我也是有自己的一些方法,第一,我想是不是会有一些方言的软件呢,然后我一搜,还真的有,于是我就尝试着去翻译一下,用普通话打上去,然后翻译出来的方言就是很机械的、很机器人的、无任何情感的。但当时对于我来说确实是如获至宝,因为我实在是无从下手。

第二,我去研究陕西话,包括陕西话的音调、音色等等,比如说陕西话里可能会把一声变三声,三声变四声、四声变成一声,类似于去寻找它的规律,并且把它给总结下来,这就开始了我的自学之路。

第三,进组之后,虽然那时候说的并不是特别好,就开始大胆地跟剧组的会陕西话的前辈们去交流,最终在语言上确实也得到了我们剧中很多陕西籍演员的肯定。

剧中饰演大有叔的演员尤勇智老师中途也问过我,他说:“女子,你是陕西哪儿的?”

我本来想吹个牛,说我是陕西地区的,但自己对陕西的地方不是特别熟悉,最终我就说我是河北的。

他也非常惊讶,他说:“啊?你居然是河北人呐,陕西话说的美滴很嘛。”

听到这样的肯定我还挺开心的。

记者:可否聊聊对剧中展现的扶贫工作的艰苦奋斗精神理解?

王莎莎:那个年代下的西海固的人民非常伟大和不容易,为更好了解那个年代的故事、人物群像的状态,我看了很多当年的采访以及影像资料,感慨非常多,觉得人们生活不容易,艰辛,冲击感是非常强烈的。

当我化身为角色并且与其共情的时候,感受就比之前更为强烈,真真切切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与角色共同成长。

我在拍摄的过程中,时常感叹当地人民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离不开一个个像马得福一样的基层干部为老百姓真心做实事,也离不开那些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积极配合的老百姓。扶贫服务于群众,更依托于群众,大家齐心协力追求美好生活一起努力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我感慨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钦佩那些为扶贫奉献的人们。他们是时代的开荒者,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下,我们中国的一个缩影。所以大家一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活得开心一点。

记者:拍《山海情》时,猜到这部剧会这么火吗?

王莎莎:像《山海情》这样一个极其认真的团队,凝聚了这样一批敬业的工作人员,肯定不会差。

山海情王莎莎近况(人物专访山海情)(4)

记者:可以分享下演艺生涯的经历带来什么样的感悟,之后有什么规划吗?

王莎莎:我的成长,是一个个的角色堆砌起来,大家从《小兵张嘎》看到我、从《武林外传》认识我,再到《包青天系列》里的小侠艾虎等,我也不断尝试着各种题材和角色类型。每一个角色我都是在用尽全力去塑造。

后来我去读书、学习,也接触到我之前从没接触过的话剧领域,《国家的孩子》这部话剧也让我对话剧这个新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这一路走来每个角色多多少少都能映射出我当时阶段下的状态,于我而言,这些经历就是演员很大的一笔财富,作为演员我希望自己好好的生活,好好的经历。

这些就是以后饰演角色非常好的素材和能源。就像蚕蛹,有经历才能更好翱翔天空,我也谢谢一直以来支持和陪伴我成长的观众,我想说我依旧会努力,也希望自己能遇见很多自己想演的、能释放自己能量的好角色、好剧目。

山海情王莎莎近况(人物专访山海情)(5)

记者:参加《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的经历,对表演方面有什么启发或帮助吗?

王莎莎:去《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的时候,想法很简单,第一就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去学习,然后去看更多的同行,他们的表演,并且向四位导师学习,有机会的话,能够他们一起合作。

第二就是,那时候我也是刚刚毕业没多久,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的状态。

如果两者都没有的话,我觉得去参加综艺节目,体验一把综艺节目的录制,也算是一个经历吧。

山海情王莎莎近况(人物专访山海情)(6)

记者:接下来想挑战什么样的角色呢?

王莎莎:特别想挑战的角色就是,饱满一些、人物内心充盈一点、层次感较多的一些角色,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角色,释放一下我想释放的一些能量。

我也看到了一些剧目,包括迷雾剧场悬疑剧,我觉得很好看,也特别想演那种悬疑剧、刑侦剧,当然我自己特别喜欢正午阳光出品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正剧,我特别喜欢这一类的剧目和角色。

记者:从小学武术出身的,有没有计划未来尝试一些动作戏?

王莎莎:我非常喜欢这类的角色,因为我小时候,总有人说我像侠女,因为总爱打抱不平,所以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一定会去尝试的。

记者:后面还有什么新作品吗?

王莎莎:后面会有几部待播作品,有时装戏、职场白领、高中生、大学生。相比大家现在看到《山海情》中的我,反差还蛮大的。

职场白领是电视剧《在不安的世界里安静的活》,合作的老师有马伊俐等等一些非常优秀的演员,另外的一个是电影《你的婚礼》,是韩天导演的作品,可能陆陆续续都会在今年上映。

山海情王莎莎近况(人物专访山海情)(7)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