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挑战答题中有关孟子之“四端”与“三乐”两题,我们先看第1题: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C)

A、恻隐之心,心之端

B、羞恶之心,任之端

C、辞让之心,礼之端

D、是非之心,信之端

我们知道正确答案是C,辞让之心,礼之端,那么另外几端错在哪呢?

孟子提出的“四端”,指出人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实际上也很好背诵,就是“仁义礼智信”,只要做到了“仁义礼智”的“四端”就是一个可“信”之人。

再看第2题:

《孟子.尽心》中提出“君子有三乐”,以下不属于“三乐”的是(B)。

A、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B、聚钱财而有之

C、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实际上,A、C和D选项就是孟子提出的“三乐”,意思是: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怨恨,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平凡而质朴的孟子三乐道出了快乐人生的真谛。家庭平安乃能无忧,问心无愧方才安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则是享受。一个人如能获此三者,快乐自会如同清泉汩汩流淌,常伴左右。

总结: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孟子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孟子》 学习强国中孟子之(1)

繁体古代名人经典书籍孟子

孟子《孟子》 学习强国中孟子之(2)

山东省邹城市孟子孟庙亚圣殿

孟子《孟子》 学习强国中孟子之(3)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孟子故里亚圣孟子林孟子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