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两天,年轻人都忙着摆摊,没想到,还是有人很闲。

有人竟然把“最不像成语的成语”翻出来了——


关于千年不死的成语(最不像成语的成语)(1)


看得我一脑门子汗:

酒店猛狗,药店飞龙,破马张飞……

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成语,能被网友翻出来,也是不容易了。

作为一个深邃的人(呃……),显然,咱们不能光“学”这些稀奇古怪的成语了事。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词语也是有代沟的。

典型的,比如“饭圈”,年龄大于90后的,理解起来,就有点困难了(幸亏我还年轻)。

这是网络时代、手机时代带来的语言代沟,显而易见,不需要讨论。

需要讨论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教材,也会带来语言上的代沟。

这些“不像成语的成语”,多数,大家都感到比较陌生,因为确实太稀奇古怪了。

但有一些成语,在某些人眼中,并不算十分陌生,只是用得少。

关于千年不死的成语(最不像成语的成语)(2)

我举个例子:筚路蓝缕。

这个词,文化稍微欠缺一点的人,就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

我也只是大体明白它的意思,表示什么征途比较艰难困苦,具体回答,还得靠百度:

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路。形容创业的艰苦。

很多年前,有个实习生跟着我,稿子里出现了这个词,我当即一懵。

为了表现自己的渊博,我装成很懂的样子说:

“稿子里面,不要出现普通老百姓都看不懂的词,太曲高和寡了。”

关于千年不死的成语(最不像成语的成语)(3)

讲真,我真想立马叫来另一个实习生,考考他:“筚路蓝缕啥意思,懂不?”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么高冷的成语,这帮孩子咋就用得这么顺手?

后来才知道,教材的事儿。

现在的语文教材,很矛盾。任何文章,都是有时代色彩的。

比如鲁迅的文章,那个时代就一个“的”,没有“得、的、地”之分;也没有“他、她”之分,都是“他”;有的时候,表示末尾的语气助词,用“罢”,相当于“吧”。

如果纯是文言,倒好办,记住就是了,反正就为了考试用,平时用不到。

现代文出现这种冷僻的用法,就不好办了。

流传最广的一个矛盾,大概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了。

文人们很尴尬,如果按现在的语法,第一句话就是错别字:轻轻的,我走了……

如果照现在的用法,应该是“轻轻地”。可徐志摩和鲁迅一个时代,那时候就是通用“的”,所以肯定不能算徐志摩错。

关于千年不死的成语(最不像成语的成语)(4)

一遍遍地向孩子们解释,是件麻烦事儿。

这种时代性,还容易处理,加个注释就可以了;“筚路蓝缕”这种,以前用现在也用,但基本限于小圈子使用的成语,就比较麻烦了。

你说它被淘汰了吧,还没有,某些高大上的、不想让市民看的文件中,还会出现;

你说它没被淘汰吧,除了高冷的媒体,稍微市场化一点的媒体,根本就不可能用。

它们的利用率很低,可一旦教材里出现,问题来了:只要课本里有,考试就可能考,就不会超纲,不管它多冷僻。

某篇文章被选入教材,使用了一个生僻词,这个生僻词在这几代学生中,顿时成了“常用词”,对他们而言,不冷僻。

过了几年,教材更新,这篇文章如果被淘汰,那这个词,后面的学生就根本接触不到,继续它的冷僻词“使命”了。

问题好解决。纳入教材的文章,是可以修改的,普通老百姓基本不用的词汇,改掉就是了。

和那些最不像成语的成语一样,过于冷僻的东西,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