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情感

忽然有一种极度的孤单感觉,奋斗了半辈子,落得一个孤家寡人的结局,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走到任何地方都是一个人!家人靠不住,朋友更别谈了!父母不在了,感觉什么都没有了。这应该是我的命中注定,我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愿意关注我,愿意和我厮守在一起,不图什么,只是愿意陪伴我的人。思前想后,我自己肯定有问题,但我已经不可能改变什么了,都已定型,这辈子我也就这样了,只能自己规划自己的单身余年了。

孩子生活在网络环境下,属于网生代一族,根本没有经历过苦难,更没有经历磨难,所以当下的95后孩子心里也只有他们自己,这也难怪。关键是当下的孩子们从小就一直被父母宠爱着,父母安排着孩子的一切,孩子什么也不用自己发愁,总之,当下孩子得到太容易了,所以都不懂得珍惜。我们这代人十几岁就开始没有亲人关照了,因为亲人都没有任何能力,只能依靠自己奋斗,自己拼搏,否则连生存都艰难!

记得我才十一岁不到就随着母亲到了农村,母亲因为是国民党高官的女儿,为官吏家属,所以母亲被下放到了农村参加劳动,我和妹妹因为太小也就随母亲一起下放了。那时我半大小子,想读书,可是农村家附近哪里有读书的学校呀,我只能独自步行十几里山路找到一个中学,在那里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涯。

那个年代,物质贫乏,什么也没有卖,连城里都很少见到商店(超市全国都没有一家),农村就更没有商店了,只有乡村的小卖部。问题是我哪里有钱呀,母亲也就那点可怜的工资,管不了我了,把我当成一个大人看待。我住在非常简陋的乡村学校集体宿舍里,到了夜晚真得感到恐慌,同宿舍的男孩子们去偷东西吃,我一个人待在屋里。后来渐渐地我也适应了这种恶劣环境,偶尔也和大家一起去干坏事,偷地里的东西吃,黄瓜,红薯之类。有一次,为了吃牛奶类的冰棍儿,我和同学足足走了二十多里山路到县城!那买冰棍儿的钱还是用偷来的破铁之类换的。

在农村的学校读书我越来越发觉很不适合我,再说也学不到啥东西,整天瞎混,再这么下去我要学坏了,我决定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去大城市找我父亲(那时我父亲刚刚获得自由不久,因为父亲是艺术家,那个年代自然也要受到监督审查)。找到父亲了,可是父亲也很穷,可怜巴巴的几十元工资还要邮寄给母亲一些,而且父亲连房子都没有,就一间不到十二平米的小屋子(眼下也就如我一间卫生间差不多大),我开始了和父亲两人的艰酸生涯。

父亲根本没时间管我,他每天忙着工作,上班,我几乎白天都没见到过父亲。我独自在城里的中学读书。记得有一天我看到父亲借了一辆破自行车骑着回来,我羡慕死了,趁着父亲没在的时候,我偷着父亲的那辆破自行车骑着上街了。我摔了几个大跟头,胳膊上的伤痕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还没消除疤痕。就那时的骑自行车的经历让我后来彻底学会了骑车,而且骑得非常棒。夏天很炎热,我们肯定没有空调(全国也没谁家有空调的),连电扇我都没见过。天太热了,有天中午,父亲带着我在路边吃冰棍儿,居然俩人一口气吃了好几根冰棍儿(现在我几乎都没碰过冰棍儿了)。

我和父亲也有断粮的时候,花光了钱,吃饭都没钱了,父亲让我写信给我杭州的大姑借钱,为了借五元钱,我还撒了个谎,说父亲病倒了,急用钱,很快就收到了大姑寄来的五元钱,就那区区五块钱解决了我和父亲好几顿的口粮!后来我父亲成大腕了,拍了几十部电影。有一天父亲来到杭州,见到正在公交公司窗口卖票的我大姑,姐弟俩紧紧搂抱着,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父亲塞给我大姑几千元钱!大姑一直在哭,抱着小弟不肯撒手------​

我的大量阅读经历也就是从十一,二岁开始的,那时父亲经常会借一些外国小说回来,比如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笑面人》,《巴黎圣母院》等,还有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丽娜》;法国莫泊桑,巴尔扎克,司汤达,狄更斯,还有一部影响了世界整个一代年轻人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大量西方作家的作品,同时,我也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了。可以说我的文学功底就是初中,高中时代日积月累形成的。

我深受西方一些作家的影响,长大后我才明白,文学作品,电影对人的影响真的是很大很大的,几乎能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最终能成为一个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与我少年时代的刻苦阅读有一定关系。​如今,一切都成为不堪回首的往事,父亲,母亲都不在了,我再也没有过为生存问题发过愁的时候了,可是我却越来越孤独了。

三刚/中国 2018-03-03

往事不堪回首的朋友圈说说(往事不堪回首)(1)

三刚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

往事不堪回首的朋友圈说说(往事不堪回首)(2)

三刚在美国白宫

往事不堪回首的朋友圈说说(往事不堪回首)(3)

三刚在新加坡

往事不堪回首的朋友圈说说(往事不堪回首)(4)

三刚在日本

往事不堪回首的朋友圈说说(往事不堪回首)(5)

三刚与父母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