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硬核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别名《反恐24小时》)火了。节奏紧凑的剧情,干净利索的打斗场面,让人耳目一新,直呼过瘾。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1)

剧组对角色设计、服装道具、发型妆容的考究,也是超乎寻常的细致,令人印象深刻。虽然部分年轻演员的演技尚欠火候,剧情也不乏雷人之处,但这不妨碍豆瓣给出8.5的高分。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2)

作为一名安防人,刚看完《长安十二时辰》第1集时,就发现这部剧非常不简单。越往后追,越是禁不住内心惊呼:

“这哪里是什么古装悬疑剧,分明就是一部深度介绍安防、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的黑科技科普剧啊!”

该剧讲述了在上元节这一天,“靖安司”主导用24小时解决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的故事。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3)

男主角李必是靖安司(皇帝设置的一个情报部门)的司丞(二把手),属于太子的亲信,需要在十二个时辰(24小时)之内剿灭这伙恐怖分子,维护长安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破案,李必从死牢里找来了“前民警”张小敬(雷佳音饰演)帮忙。张小敬此前因为报仇怒杀34人,所以被判死刑,等待执行。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4)

于是,李必和张小敬就开始了这场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的抓捕行动。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逐一分析这部剧背后的高科技知识。

该剧第一集里面,就介绍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望楼。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5)

望楼,就是设置在长安城各处的一个很高的瞭望塔,星罗棋布于长安,通过旗语、鼓声或灯火光传递信息,实时监控长安市各个角落,实时传递警情情报信息。望楼堪比”天网恢恢“的电子眼,还用于通信遥控调度全城的城防力量。

根据剧中介绍,为了保证消息能快速准确传递,望楼专门设计了一套图形编码系统。楼的四面设置了翻板,士兵翻动翻板,同时擂鼓提醒,以此传递信息。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6)

千百年后,平安城市解决方案通过部署全景瞭望摄像机、高清球机、枪机、高清卡口、高点球机、星光摄像机、态势感知摄像机等设备,无论何种天气依然不分昼夜高效工作,覆盖全域人、车、物信息,实现7×24×365的高效守护。

通过望楼进行消息的传递需要编码、翻信号牌、看信号牌、解码、传令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从紧急状况发生,到靖安司收到消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时延。

这里,帮尼菌要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靖安司这个特殊衙门。

靖安司,戡乱平镇曰靖,四方无事曰安。剧中,作为唐玄宗亲自秘密设置的情报中心,统摄整个长安的贼事策防。这里收集了长安城的大量情报档案,还有所有部门的要件,通过分布各地的望楼、以中央中枢的角色,通过信息传输系统,负责监控整个长安。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7)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靖安司视为过去长安城的CIA(中情局)和IDC(数据中心)

因为当时没有计算机,所以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数据的工作人员,就是靖安司IDC的“算力”

剧中靖安司文吏徐宾凭借大案牍术配合祆教户籍,能够迅速找出可疑之人,简直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的超级人肉CPU。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8)

此外,剧中反复提到了一个概念——“大案牍术”,了解之后发现,这不就是咱们现在的“大数据检索”嘛!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9)

通过对现有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就是大数据技术的精髓。时至今日,我们有了“人物画像大数据平台”。

该平台以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利用视频结构化、云存储、大数据分析以及增强现实技术,提供视频联网监控、视图结构化解析、人车实时动态布控、大数据情报研判、人物超级档案等一系列实战应用。

能够为用户解决在视频研判、警务数据分析、视频深度应用和海量视频管理中遇到的挑战。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10)

剧中,以司丞李必为中心的决策层,就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衙门官员,就是系统的算力资源。望楼,就是支撑它运作的通信系统。但是,这个集中式计算的架构也不是完美的。

首先,因为时延问题,靖安司的决策速度太慢,影响抓捕行动的效率。剧中李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果然进行调整,授权身处一线的张小敬全权负责现场的工作,安排姚汝能、崔器和檀棋等下属去现场支持张小敬,大大提升了抓捕工作的效率。

这个方式,换成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边缘计算”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11)

剧中,还有一个东西至关重要,那就是舆图。

舆图展示了长安城盛况,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工整的108坊。靖安司所在的光德坊、圣人所在的兴庆宫都能够精确地对应位置。

有没有觉得这与当今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实战平台迷之相似?

当然,科技对舆图进行了现代化升级,将区域内的情况实时呈现,如同一张“活”地图。包括警力、警情、案事件、重点人员、清查行动等数据都能以动态报表形式进行展示。

此外,还支持多种报表形式,如饼图、折线图、柱状图、雷达图、散点图等,数据鲜活、一目了然。

除了前面所说的大数据、边缘计算、智慧城市等前沿科技之外,《长安十二时辰》还出现了很多关于通信技术的细节。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12)

图片来源:安天下

例如,用于指示位置的火箭和烟丸,还有飞鸽传书,等等。不管怎么说,《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的时代背景是唐朝,距今1275年前。所以,当时的通信技术手段还处于非常原始的时期。这也给了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机,也大大增加了反恐行动的难度。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13)

如果换做今时今日,这个剧情的走势肯定会完全不同。

剧中开篇即说明,天宝三载,长安城内上元节西市开市人声鼎沸,一队狼卫趁机冒充商队混入西市,欲图不轨,而李必要抓一组16个潜入长安城的狼卫。

这在唐朝或许是如大海捞针,但当代的智慧海关智能监管平台却能让非法入境者无处可逃!

该平台由人脸识别布控系统、重点旅客动态人脸识应用系统、互市智能监管系统、机场旅客监管系统板块构成。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14)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与监控系统、口岸通关业务系统等相结合,可有效地为海关口岸的信息化提供强大助力;同时可精准锁定来往水客和可疑人员,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查证核验,有效打击违规违法行为。

剧中恐怖分子通过马车运输爆炸物,张小敬需要借助望楼才能知道马车的位置。如果采用车联网技术,在所有车辆上安装车联网终端设备,那么,这些车辆的行踪轨迹都将一览无余。公安部门可以快速布控,将恐怖分子抓获。(当然,交通摄像头也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这才是长安十二时辰(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15)

总而言之,《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一部融入了现代科技思维的古装悬疑剧,是一部唐朝的“长安反恐24小时”。

尽管剧中的很多元素属于杜撰,但可以看出,剧组在忠于历史细节方面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远远超过了大部分的同类题材作品。

不过帮尼菌在追剧的同时,有一个最深刻但感受:感谢生活在当今的时代,让我倍感安全!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安天下:《安防人看<长安十二时辰>》

鲜枣课堂:《你看的是<长安十二时辰>,我看的是黑科技科普剧》

特斯联:《解密<长安十二时辰>最有AI的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