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比如人一生短暂,犹如蜉蝣,朝生暮死。到老时回忆起来,却也不过是白驹过隙,黄粱一梦而已。而这,正是我手中这本《浮生六记》名字的由来。
1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1763-?)的自传书。沈复,清代乾隆年间一个名不见传的文人。他的这本书,若非光绪三年的某一天,一个叫杨引传的人在苏州偶得一个手稿版本,并将之交与自己的妹夫——著名的晚清文人王韬印刷出来,大概是永不见天日的。书中包括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迹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共六篇。其中最后两篇已佚,现在所保留的一般认为是伪作。(今年据说寻找到卷五,并将以300万人民币的底价加以拍卖)。
2
读完此书,心中只觉得情意绵绵,又唏嘘不已。作为一个清代的文人,沈复所持有的人生观、思想观,是与社会大流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孑然迥异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描述的正是他所向往的生活。有着一片小田地,一处可供挡风遮雨的屋子,与妻子夫唱妇随,恬淡而安详的相伴一生。但读后令人感动的,除了这份中国特有的山水式淡泊的人生外,还有他与妻子芸之间,二十三年鹣鲽情深,耳厮鬓磨的婚姻生活。
3
沈复的文章里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什么非常伟大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娓娓道来的,不过是夫妻间平淡而生动的一个个小细节,与芸之间互重互爱的一段段小回忆。但就是这样的贴近生活,朴实而温情的清丽文章,读后却口齿生香,余味未尽。
林语堂先生评说:“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我想是的,她不是很美,沈复说她“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惟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但在他细腻的笔触下,她却是如此可爱而天真的女人。
4
她是他的表姐,自幼青梅竹马。
十三岁时,他见了她,就告诉母亲,娶妻非她不可。
结婚后,他们相敬如宾,彼此情投意合。背地里无人时,他总会轻轻拉着她的手含情脉脉的望着她;在众人面前,他们出双入对,俨然一对天作佳偶。他们对天祈祷,只望生生世世为夫妻……这样的感情,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二十三年!在芸的有生之年,他们都是如此相爱的一对。
5
芸自小聪明,除了做女红养活母亲与弟弟,还自学《琵琶行》,认了字,也会做一些佳句;她喜爱做一些清淡小吃,爱用麻油白糖拌卤腐,听来就是别有一番滋味;她陪丈夫邀月对酌,赏花谈诗论赋;她不拘金银珠宝,反珍爱那书画残卷;她精心侍弄花草,甚至为猫儿打翻盆子而落泪;她用竹子漆黑做成栏杆,将陋室设计成雅居;她绣的鞋子精致非常,穿起来舒适又好看。她精心的养育孩子,是贤妻,又是良母,也是乖巧媳妇……
她又是活泼可爱的。不仅仅是个贤惠的女子。开心起来,她还会穿上男装,瞒着婆婆,偷偷的与丈夫一同外出旅游观光;她不拘小节,与船女一同和丈夫行令饮酒,谈笑风生……
6
芸不是艳丽的女子,没有奢华的人生,她所满心欢喜的,不过是为心爱的男子奉献一切,与他白头偕老,过着纯朴而平淡的生活。她的慧质兰心,犹如一泓秋水般剔透,虽清淡却甜美而清澈透沁。
她是非常幸运的。一个有才情,有温情,既贤惠又可爱的女子,遇到一个性情爱好相似,而又对她一往情深,至死不移的丈夫,是多么的难得。还记得唐朝有名才貌双全之女步非烟,只因嫁与一粗鄙武夫,而郁郁寡欢。后与邻居一书生有了私情,被武夫知道了,鞭鞑至死。可知,世间那相配相知的夫妻,实在是难能可贵!
7
她又是不幸的。她的天真,使得她在处理家族问题上,不够稳重,不够成熟。她瞒着婆婆为公公寻找侍妾,使得婆婆对她厌恶起来;她偷偷替小叔子借钱,还在写给丈夫的信中,公然称公公为“老人”,使得公公大怒,最终将她逐出门外……而因为她爱自己的丈夫,所以拼命为他找品貌兼优的妾,当那女子后来没有嫁入他家时,她竟然急得血崩不止,为自己虚弱的身体提前划了一个句号!
但是,这一切无心之过,都只是她天真个性的表现。是无法避免的。她终因天真而两次被逐,因长期的病而去世……幸好,她的丈夫,始终对她不离不弃,在那个时代里,竟然宁愿放弃家族,而坚持陪她流浪,过着入不敷出的窘迫生活。使她,最终还能拉着丈夫的手,溘然离世。
7
透过这样一本薄薄的书,一个令人倾心的女子顿时跃然纸上。我想,除了作者的文化功底不俗,也是因着他对自己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流露无疑,方能将那些如此细微的小节追忆得如此生动。即便多年后,自己孑然一身,过着贫穷而凄苦的生活,感伤着“浮生若梦”,内心里永远铭记的,依然是那段令人梦魂牵舍的婚姻生活,他的最爱的女子。
这就够了,不是吗?再短暂的一生,起码也是幸福过了。也就,值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