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我们农村,几乎每户人家的大门都会设置一个门槛,尤其是老房子,设的门槛都很高,现在建新房子的门槛就相对低了一些,有的干脆就没有了。

农村的门为什么有门槛 农村老屋的大门为什么都要弄一个门槛(1)

小时候,我总是好奇,大门设置一个门槛,小孩子进出不方便,而且大人还不准人去踩和坐在上面,那么大门前为什么要弄这么高的门槛呢?它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农村的门为什么有门槛 农村老屋的大门为什么都要弄一个门槛(2)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门槛?

门槛原指门下的横木,中国传统住宅的大门入口处必有门槛,人们进出大门均要跨过门槛,起到缓冲步伐,阻挡外力的作用。古时的门槛高与膝齐,如今的门槛已没有这麽高,大约只有一寸左右,除了用木材制作外,也有用窄长形石条的,固定在铁闸与大门之间的地上。

在现代词语中,“门槛”和“门坎”是通用的。槛横伏于门口,迈进去,退出来,最容易使人联想到界线,里外的、区域的界。

门槛明确的将住宅与外界分隔开来,同时,门槛既可挡风防尘,又可把各类爬虫拒之门外,因而实用价值很大,门槛一般都是设在房屋入口,比如前后大门,不用每个门都要装,卧室,卫生间,厨房,都不用。

此外,人们相信门槛儿具有遮挡污物和避邪的作用,门口横上一道门槛儿,象征着竖立一道墙,将一切不好的东西挡门外,特别是要把那些鬼怪拒之门外,以保一家人的平安幸福。

为什么门槛不准坐或者踩?

门槛确是横在许多民俗事象中,不能坐或不准踩。家居大门设立门槛,能有利于使家中聚集财气。唐代《朝野金载》卷三所记,就取用了这种象征意义,把猫卧门槛说成征兆。

门槛在风水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门入口都会设有门槛,它在风水学中的作用是阻挡外部不利因素进入家中,并防止才气外漏。在住宅风水中颇具重要性。

忌踩门槛这一风俗始于先秦时期,那时臣子门出入君主的门户时,不能踩着门槛,只能侧身而行。门槛往往是地位尊卑之分,之所以在先秦时期有这种风俗,是君臣礼仪。之后演变为家族地位的高低。

实际上门槛的木枋在过去,与房梁正顶的主枋同材。即一根木枋分正梁、门槛。正梁有镇宅护平安的“效用”,那根木枋有被地舆风水先生施过法。同一材质的木枋作门槛,自然也具备护宅镇家的“功能”,而鞋等物在东方而言,是极其“低贱”的东西,我国的某些地方和中东的伊斯兰国家的风俗中,用鞋打人是最大的侮辱,踩了上去有损门槛的法力。

也有人说门槛是祖宗的脖子,不能踩,否则表示不敬。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门槛是当家人的脖子,是当家人的头,所以有一说是:忌踩门槛忌坐斗。

民间还有传说踩门槛是会坏自家的风水。冲撞了家神(一些地区的民俗中认为各家都有保护神);

如果你去寺院的话门槛也是踩不得的,佛教中有一种说法说是寺庙的门槛是释迦摩尼的双肩,人们认为门槛是神的肩膀,不能践踏的。

农村的门为什么有门槛 农村老屋的大门为什么都要弄一个门槛(3)

忌踩门槛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清朝,原因竟是……

很多去故宫游玩的游客都会发现故宫许多宫殿门口时没有门槛的,要说这些宫殿没有门槛的原因,还得从末代皇帝溥仪说起。溥仪自幼喜欢体育运动,羽毛球、乒乓球、骑马、网球、溜冰,可谓样样精通。除此之外,溥仪还喜欢这一样特殊的体育运动:骑自行车。1922年,也就是溥仪16岁的时候收到了一件特殊的生日礼物,那便是他弟弟溥佳送给他的自行车。溥仪正是爱玩的年纪,学习能力也很强,没几天便学会了自行车。

溥仪和皇后婉容经常在一起骑自行车玩耍,还专门叫人在宫中修了车库。但是毕竟每个宫殿庭院都不大,那怎么有地方骑呢?于是溥仪便让太监们把每座宫殿之间的门槛全部拆除了。门槛可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溥仪这一拆就是惹了大祸。

农村的门为什么有门槛 农村老屋的大门为什么都要弄一个门槛(4)

裕隆皇后逮住溥仪就是一顿骂,虽然制止了正在拆除的门槛,但是然并卵啊,其他的拆都拆了难不成再找块木头安上?当然不能。从此溥仪和自行车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即便如此,到现在,中国部分地区依然有此禁忌

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在古代,如果有人误踏蒙古可汗宫帐的门槛,即被处死。这种禁忌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安放门槛需要注意哪些?

门槛的颜色要与大门的颜色配合并且因谨防断裂,门槛断裂,便如同屋中大梁断裂一样,主凶。门槛完整则宅气畅顺,短裂则运滞,因此门槛如断裂,必须及早更换。

农村的门为什么有门槛 农村老屋的大门为什么都要弄一个门槛(5)

现在,传统的门槛已很少了,但在文化领域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里,“门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此看来,门槛的文化寓意不言而喻。

欢迎阅读 感谢评论 点赞 转发 觉得本文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