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12岁考中秀才(第1名),17岁在广东乡试考取举人(第8名),主考官李端棻fēn当场看中了这枚才貌双全的小伙儿,做主把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他。1891年,23岁的李蕙仙时和19岁的梁启超完婚,婚礼在北京李府举行,由李端棻亲手操办。
梁启超初到北京时,满口地道的广东话,别人听不懂。在李夫人的帮助下,梁启超很快就学会了普通话,因而才能走南闯北、到处讲演、到处授课。梁启超自己承认,结婚以后,常受到夫人的鼓励和帮助:年青时无钱买书,夫人将陪嫁首饰变卖;中年,屡遇艰险,夫人以大义鼓励他。梁启超要秘密去西南组织护国军讨袁,深夜诀别之时,李夫人对丈夫说,家里事不用你操半点心,婆婆我侍奉好,孩子我抚养好,“君但为国死,义无反顾也。”
李蕙仙贤惠能干,使梁启超无后顾之忧,从没有为家事而分心。婚后第二年,她随丈夫回到广东新会茶坑村,住了一年多。梁启超的老家,经济并不很富裕。李夫人从小省长在北京的官宦之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千金小姐。但李夫人来到南方的农村以后,虽然语言不通,生活有诸多不便,却亲自挑水、舂米、煮饭,从未表现出一丁点的不耐烦。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只身逃亡日本,李蕙仙带着女儿思顺、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莲涧)带着其他家属一起避难澳门。李蕙仙在极其凶险的情况下,代替梁启超服侍老人,抚养幼女,使梁启超很感动,来信中不断流露出感激之情、敬佩之心:“吾今远在国外,侍奉之事,全托之于卿矣。卿明大义,必能设法慰解,以赎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谢而已。卿我之患难交,非犹寻常眷属而已。”从这些信中,可见梁启超对妻子互敬互爱、互相信任的深厚感情。
李蕙仙还是一位仗义女子。1899年,梁启超接她去日本时,她还带去了娘家的亲戚和小孩,并一直扶养接济他们。从日本回国后,住在天津,也抚养了很多梁家和李家亲戚的孩子,如梁启超的弟弟、妹妹都是由李蕙仙接济上学,并长年住在梁启超家。李蕙仙的侄女李福曼11岁时就到了梁家,读女中8年,又读大学4年,全部由李蕙仙资助(后嫁梁思永)。
1924年9月13日,李惠仙因乳腺癌复发去世,年仅55岁。两人共同生活了33年,梁启超写下感人至深的《祭梁夫人文》:
我德有阙quē,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ō使康;我劳于外,君煦xù使忘;我唱君和,我揄yú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梁启超、李蕙仙合葬墓,位于北京植物园东环路东北的银杏松柏区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