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皇帝的宫廷生活时,人们常常会想到这样一个为皇帝服务的特殊群体——后妃。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后妃这个群体在历代中人口数量都较多,在古代的宫廷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其中“嫔妃”是古代对宫廷中女官的总称,而“嫔”与“妃”是女官制度中两个不同的称呼,二者的地位有一定的差别。
女官制度,也能够被称为后妃制度。它有着一段渊源的历史,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便已经创立了。种族繁衍与生存的需求使得人类积极地寻求配偶,统治者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后,统治者需要血脉正常传延以保障该宗族拥有统治权,维护了统治阶层的利益。因此与之相应的制度便产生了。
早在周朝时期便有了后妃制度的雏形,而于秦朝时期正式形成严密的制度。后妃制度能够在秦朝时期制度化也是有其原因所在。
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王朝,首次统一了中国。统治者手中的权力前所未有的充盈,父权也随之壮大,对权力的继承人也便更加重视,对皇帝的配偶进行筛选和规范。
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妃”与“嫔”的称号。如为大家熟知的唐代作品中《阿房宫赋》对六国的宫廷成员有这样的描写:“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在战国时期的确有“九妃六嫔”之分。
“妃”在当时是指统治者的正妻,而其设置的数量为九个。而“嫔”则指统治者的姬妾,多承担照料宫廷生活等宫女性质的职责,其数量为六个。可见“嫔”的地位是低于“妃”的。
在秦朝时期,后妃制度按照“皇太后-皇后-夫人-美人”的等级对后妃进行排序,可见在这个时期中并没有“妃”与“嫔”的后妃称号,且后妃制度中的等级划分并不是特别明确。汉代延续了秦朝时期的后妃制度,同样没有“妃”与“嫔”的称号。
在魏晋时期,统治者恢复了“九嫔”的职位,并为九嫔设置了具体的称号,如淑妃、淑媛和淑仪等。此时的嫔的地位仅次于三夫人,魏晋时期的三夫人即指贵嫔、夫人、贵人。
在隋朝时期统治者按照《周礼》,对后妃制度进行了调整,规定“唯皇后正位,傍无私宠”,其他职位作为皇帝的内官,而不是皇帝的姬妾,地位不再与以前相同。但在隋朝后期这样的规定已被打破,嫔妃仍能够作为皇帝的姬妾陪伴在皇帝身边,与皇帝一同出游。
唐朝继承隋制,将九嫔设置为正二品女官并给予对应的名号,并在皇后下设置了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的夫人名位,此四妃为正一品女官。
此后,直至明朝时期统治者才对后妃的等级排序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明朝以“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为序对后妃的地位进行划分。嫔属于内廷主位中的最后一位,嫔以下的职位都属于宫女性质的女官。清朝继承明制,对后妃制度没有太多的调整。
妃与嫔的地位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俸禄、服饰、赏赐、饮食、出行的车辇等等。以清朝的妃嫔受到的待遇为例,妃与嫔拥有的宫女数量是相等的,但妃每年的俸禄达三百两银子,而嫔的俸禄则比妃少一百两银子。
从服饰上看,清代以黄色为贵,妃穿戴与上一级贵妃同为金黄色的朝服,而嫔则不能穿戴黄色的衣服,否则将视为僭越。在嫔妃的配饰上也有诸多讲究,在衣服上所镶嵌的宝石、金银首饰等地方都能够体现出来,嫔的配饰等级及数量都不及妃。
再以饮食举例,根据所考据的清代的饮食准备数目清单上显示,某次分配给妃的猪肉数量为十二斤,以及鹅一只,还有两只鸡。而嫔为分配八斤猪肉,半只鹅和一只半的鸡。
然而,无论“妃”与“嫔”的地位在后宫中是轻是重,二者地位之差或小或大,都摆脱不了作为统治者的玩物的命运。许多嫔妃往往一生都未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在宫中里度过孤独压抑的一生。
从本质上看,后妃制度是父权社会下的产物,削减了古代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参与,是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反映。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