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给于的公证,我们无法反驳。

毫无疑问,《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时代的巨著,是一部能够走进人们内心世界的好作品,是一部让很多人能够联想到自己生活实际的存在。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是怎样的人(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属于怎么样的人物形象呢)(1)

一部伟大的作品,往往能够折射出更多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反映各个阶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带给人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回头看一看,作品始终是作品,在有限的故事情节中,需要不断地浓缩文字和细节,有很多容易忽略的地方,需要人们自行脑部一些内容。

在路遥的作品中,更多故事内容都是比较朴实的,几乎找不到夸张的修饰,都是淳朴的文字,就如同黄土高原上面世世代代居住的农民一般,朴实无华。

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乡土的热爱和熟悉,生活在黄土高原的朋友甚至能读出土壤的气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人情世故面面俱到,人物性格参差不齐,这也是世界的一面。

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路遥可谓下了大工夫,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构思、语言文字的凝练、时代特色的描绘上面给了文学另一种定义——亲民。

有一个朋友因为看《平凡的世界》最后抑郁了,花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过来,有很多高中的教师也不太建议学生过早接触路遥的作品,一来是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担心因此导致抑郁。毕竟路遥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是对人生的慨叹,让那些悲观的读者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最先登场的是孙少安,一个出身贫穷的农村学子,在初中毕业后就果断放弃学业回家务农,放弃深爱他的恋爱对象,最终识趣地去了一个生活在农村的粗布姑娘。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是怎样的人(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属于怎么样的人物形象呢)(2)

可能有的人会说孙少安比较务实,可他务实的前提是伤害了一个深爱自己的女人,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互联网。人们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对于阶层的敏感度空前提升,任何可能越界的行为都是有可能被封杀在摇篮里。

孙少安的人物形象看似是很励志的,是一个典型的吃苦耐劳、白手起家的典范。在个人成长和家庭成就方面,孙少安确实把自己活成了农村人的榜样,从一穷二白,到拥有自己的房子,再到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真的是很让人敬佩的。

然而孙少安也是悲剧的,在一开始退学后,很快就抛弃了陪着自己度过了青春年少的田润叶,那么当时的孙少安是怎样的一种心=心理变化呢?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是怎样的人(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属于怎么样的人物形象呢)(3)

根据老一辈的讲述,在同时代的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习惯都是比较接近的,思维意识层次基本接近。孙少安毕竟是读过书的人,不敢说知书达理,至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和拥有知识的特殊性。

为什么会刻画出这样一个看似无情无义的人物形象呢?

不得不说路遥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面是有些偏激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他自己的思维意识而非当时的实际农村情形来进行重点执笔的。

孙少安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形象,家里条件差又特别爱面子,农村人常说的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种,这样的一个性格是无法接受物质条件比自己优越的女性的。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地的结婚是需要彩礼的,虽然文中并没有描述具体需要多少彩礼,但可以肯定地说孙少安家当时是根本拿不出任何彩礼的,这也是孙少安最终放弃田润叶的一个关键因素。

即便是田润叶愿意嫁给他,田家人也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会有很大的阻碍来自邻里、来自亲朋,更主要的因素是来自内心,孙少安在现实面前认怂了,是真的怂了。

他当时的想法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且估摸,他首先考虑到的是家庭条件,在落魄的穷困家庭面前,任凭谁跟他将未来是怎样的美好都无济于事,即便是马云那么能吹牛画大饼的人在他面前也手足无措。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是怎样的人(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属于怎么样的人物形象呢)(4)

人穷志短,当时的孙少安一定是这样的,自己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只有一股血气方刚的倔强劲儿,此时的他很难体会到田润叶的感受,毕竟糙汉和直男基本都不太明白女生的真实心思的,也不善于观察女生。

孙少安是一个典型的老实男人,老实男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太为对方着想,他不能容忍自己在出不起彩礼的情况下和田润叶继续卿卿我我,不能容忍直截了当跟田润叶摊牌,所以最终选择了背着田润叶去相亲并娶妻。

应了那首歌,连分手也是最后让我得到消息,在得知消息的时候,田润叶的心情可想而知。

按说这样一个负心的汉子结局应该不会太好,然而路遥过于偏袒他,让他娶到了一个能干的媳妇。也是路遥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处于对乡亲们的感情才让孙少安有了进一步翻身致富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