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蚂蚁集团)全称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13日变更其集团名称。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1)

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的关系,小麦认为蚂蚁集团是独立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因为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已经上市了,如今称蚂蚁集团要在香港和上海同时上市这一操作就可以看出。

一、蚂蚁集团上市,员工成为「收益者」

但阿里巴巴集团作为蚂蚁集团最大的股东,此次上市,阿里巴巴集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2)

其次受益者是杭州骏翰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持股,这些自然人属于“虚拟代持”,也就是说这自然人不是真正持有股份,这些股份实际是属于手下的员工,只是通过自然人的名义代持。

照这个角度来看,蚂蚁集团上市后,除了大老板马爸爸以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蚂蚁集团数以万计的员工了。

可预见的是,蚂蚁集团上市的市值绝对不低于2000亿美金,照这个算法,在上市后市值还会翻一番,市值将会在3亿及以上的数值,那也就意味着,只要一个管理6-7人的小团队组长,手里的股票价值就接近1000万。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3)

这也就意味着低层的普通员工也是个有百万的回报,小组长就是千万回报,再往上就是上亿的回报.......

小麦...仿佛错过了发财致富的机会。(这哪里是公司上市啊,这简直就是批发富人运动!)

二、优秀企业前提:知识产权的全面布局

阿里巴巴、蚂蚁集团都如此优秀的前提,自然是少不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知产界,阿里巴巴集团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可以说是非常到位的了。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4)

阿里巴巴集团商标布局

为了更好地保护其品牌,将阿里爷爷、阿里奶奶、阿里宝宝、阿里嫂嫂等近似商标统统都注册了一个遍,基本上是把阿里家族的商标都给注册了。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5)

除了阿里家族还有蚂蚁家族。

蚂蚁集团商标布局

蚂蚁金服(蚂蚁集团)的前身亦是如此,将蚂蚁云、蚂蚁上树、蚂蚁金融等,都被阿里巴巴公司成功进行了商标注册。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6)

除了申请注册商标,阿里对区块链的布局也也体现在专利方面。做足了了区块链领域的专利布局。

区块链专利申请

相关的专利统计数据显示其区块链专利也是数量众多,在人工智能和普通互联网技术专利上也是数量惊人。在今年7月向商标局申请了“infcoin、波币、波丸、Qbanking、Linkbankin、波洞星球、波动星”等多枚和区块链相关的商标。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7)

阿里巴巴集团在国内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2万件。据今年2月发布的“2017年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前100名)”数据显示,财大气粗的阿里登上专利排名榜首,成为国内拥有区块链专利最多的公司。

支付宝商标布局

旗下分支支付宝也进行了全面的知识产权布局,进行了近1500余件的商标申请。且在韩国也早已申请了“支付宝”商标注册,与一些免税店进行合作,为中国游客提供服务。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8)

阿里把光棍节变成了电商节,连双十一购物节也不放过,在背地里将“双十一、双11、双11狂欢节”都注册了下来,京东等电商平台本打算备战这一天的时候,却收到来自阿里的《通告函》,无奈被迫放弃其优势商标。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9)

阿里对商标的重视程度还不仅于此,就连海外购物在中国开始盛行时,“海淘”等商标也进行阿里的商标池,连马云的名字也不放过,申请注册了18个“马云”商标......可谓是将自己的业务品牌布局的密不透风了。

三、优秀企业核心:商标全类别注册

综上所述,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的阿里巴巴对知识产权方面真的是十分重视了,商标的战略布局也是十分完善的,几乎都是全类别注册,其目的就是防止他人傍名牌、蹭热度。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我们可能没有雄厚的财力像阿里巴巴集团那样注册好几万件商标。但是商标的保护意识必须要做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保护好商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10)

或许还有很多的企业朋友们都在考虑要不要注册商标,或是想要等企业走上正轨后再进行商标的注册。

但现实告诉我们,想要让企业走得更远、开拓更大的市场,品牌就是前提条件,先有商标再有品牌,商标就是品牌的保障。商机未动,商标先行,先将商标注册下来,企业才得以快速发展,也防止为他人做了“嫁衣”。

蚂蚁金服机会分析(数万人财务自由)(11)

同样重要的是,企业在申请商标时,一定不要抱有傍名牌、蹭热度的侥幸心理,要认真地想一个贴合自身企业或是合适自己项目的商标名称,并做好前期的商标查询工作,及时向进行申请注册,以防被他人抢注。

如果认为商标申请时间过长,企业又急于使用商标,有实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购买一枚心仪的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