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思考的模式不一样,所以当他们看到同一个事物,听到同一个事情的时候,想法也就各不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同样的困难时,由于思考模式不一样,他们做出的选择也是大相径庭的,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是因果循环。有的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人则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直到走出目前的困境;而有的人则独树一帜,用超乎想象的独特创意改变现状。

那么,人们是如何看待问题、理解事物的,又是怎样去思考问题的呢?答案就在AND株式会社写的《思考模型》这本书中,这本书中详述了60种思考法,教我们通过提升“思考”的质量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今天,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提升思维的10种能力,希望能帮到你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6种能力)(1)

TOP.1 逻辑性思考法

书中的逻辑性思考法简单点说就是“因为……,所以……”,也就是说结论和根据必须条理清晰,而且要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打个比方,因为你在平常的日子里努力学习,一刻都不敢松懈,所以你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思考问题也是这样的,只有你梳理明白了逻辑才能让别人理解你的想法。

所以,当你遇到思路不畅的情况时,可以尝试用逻辑性思考法来思考问题,最好能在脑中思考问题的同时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

TOP.2 批判性思考法

人在思考的时候,总是会对固定的事物存在偏见。例如:总以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不肯接受不同的意见。批判性思考法就是为了防止偏见影响逻辑思考而产生的。

客观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可以使我们强化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只有那些敢于质疑自己思考模式的人,才能确定自己要思考的事物的正确率。

TOP.3 演绎性思考法

“只要整体是正确的,那么整体中的某一部分也必然是正确的”————这就是演绎性思考法的逻辑展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把社会普遍认可的理论、规则、学说当作范本,总觉得前人的经验是不可推翻的。实际则不然,我们应该有自己看待问题、事物的态度和新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我们自己独特的见解。

TOP.4 后设思考法

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时候,不光要有“内部视角”,还要有“外部视角”;不仅要有“具体视角”,还要有“抽象视角”,有意识地兼顾各种视角去思考问题,用更高一个层次的视角来把握事物,从而达到提升思考质量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后设思考法,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全方位地更换视角去思考、去审视自己,思考“应该思考什么”,“应该如何思考”,把具体的思考内容具体化,已达到最终的目的。

TOP.5 假设性思考法

假设性推论法是从“发现令人惊讶的事实”开始的,也就是说在平常生活中,请保持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一张提出问题的嘴巴,养成对日常事物成因探究的好习惯。

假设推论法是一种具有跳跃性思维的思考法,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多提问,多思考,思维模式才会更活跃。

TOP.6 辩论思考法

辩论思考法就是将辩论的思考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场合,有逻辑的把握事物,运用各种视角相互讨论,从而更好的提升逻辑理解能力。

当你运用辩论思考法时,最好要具备各种客观审视事物优缺点的能力。当你在判断事物时,可以把自己的各种观点都一一罗列出来,以此客观地把握事物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提升逻辑辩论能力。

以上是书中提到的提升思维的6种能力,我们不需要都具备,但至少要具备其中的两三种思维能力,从而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并能让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积极向上。

《思考模型》这本书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思考的多种能力,还让我学会了更加积极的正视问题,深入地去思考问题,希望你也能获得更多种思考的能力,让思考变得快乐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