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最后被日本人打(因得罪李鸿章被辞官)(1)

张小娴曾经说过:"爱一个人往往爱得太深,最后得到的,不是永恒的爱,而只是短暂且痛苦的爱。"不知人世间到底有多少一往情深的人,而梁鼎芬定占其中之一。

他因得罪李鸿章被辞官,不得不返乡重新寻找出路,为此将妻子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谁曾想到,妻子竟与好友陷入情爱,她甚至为其生下了三子。

待好友过世,妻子的生活变得拮据,这时,她又找到了梁鼎芬,言下之意便是让他照顾她与儿子的生活。看着那个自己曾经如此深爱的女子变得如此落魄,梁鼎芬终究于心不忍,他最终还是为她留下了钱财。

若不是爱得太深,这世间哪位男子可以忍受如此奇耻大辱?若不是爱得太沉,又怎会看到当初那个毅然决然背叛自己的女人受苦受累时感到于心不忍?只可惜,这段情,终究是短暂而又痛苦的。

李鸿章最后被日本人打(因得罪李鸿章被辞官)(2)

直言不讳 勇于弹劾

梁鼎芬,1859年生人,字星海。年幼时颇爱读书,对事有独特见解,才华过人,光绪三年(1877年)18岁时中顺天乡举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考中进士,1883年又被授翰林院编修。虽职位不高,只为七品小官,但却拥有专折奏事的权力。

这个职位,可以就许多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直达上级,这也意味着这是一个危险又充满灰色交易的官职。若是内心不诚之人被授,则很有可能影响一国的发展,让谗言左右君主的管理。

庆幸的是,梁鼎芬生来生性刚直,又不畏强权,他的上奏尽是其真心实意,尽是其为国呕心沥血的证明。可讽刺的是,自古以来,勇于上奏的明臣往往都遇不到明君,梁鼎芬也不例外。

李鸿章最后被日本人打(因得罪李鸿章被辞官)(3)

1884年,梁鼎芬上奏弹劾李鸿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何以至此?

上奏原因为中法战争中,李鸿章一味求和,又抗命不去广东指挥作战,甚至还在朝廷里一味贬低中国的战力,拉帮结派,让更多的人与自己站在求和的统一战线。梁鼎芬认为其做法实在有失妥当,甚至认为其犯了六大可杀之罪。

而震慑朝廷的原因则有两个:一为李鸿章的地位,当时李鸿章的地位如日中天,为官二十年,又岂能被一个七品小官撼动地位?二为梁鼎芬的奏折语言十分铿锵激烈,且暗含慈禧太后不具慧眼的深意。

于是梁鼎芬不但得罪了李鸿章,还触怒了慈禧太后。

被贬辞官 托友顾妻

虽然在别人的帮助下,梁鼎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却被慈禧太后下令连降五级官位。梁鼎芬心酸不已又愤慨不已,他一心为国,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一气之下,他便辞了官。

可辞官后自己又何去何从呢?梁鼎芬思来想去,决心回老家再看看是否有发展的机会。可此行必定艰辛万分,他既不舍得让妻子跟自己一同回去受苦,却也不放心妻子孤身一人在北京。

最后,他选择将妻子龚氏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文廷式。文廷式是梁鼎芬的师弟,后来也是维新变法里的重要人物,可梁鼎芬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如此信任的好友,最后却为自己带来如此荒唐的悲剧。

李鸿章最后被日本人打(因得罪李鸿章被辞官)(4)

随友私奔 为其诞子

当梁鼎芬将老家的一切都打点好,重回北京接妻子回乡时,却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

原来,在梁鼎芬离开的这几年时光里,龚氏早已与文廷式日久生情,每一天的相处让他们生出了不该有的情愫。一开始他们还在北京,可龚氏却因为为文廷式诞下一子而引起了风言风语,文廷式便带着龚氏与其子一同回到了老家,江西。

可龚氏也不曾与梁鼎芬离婚,文廷式也更不可能给她名分,这一无名无分的女人却无怨无悔,在江西,她又为文廷式生下了两个儿子。

当梁鼎芬再次见到二人时,妻子龚氏不曾露出过要与其一同归家的想法,但梁鼎芬也让人难以理解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他成全了龚氏与文廷式,甚至还叮嘱文廷式要照顾好龚氏,再孤身一人离开了江西。

李鸿章最后被日本人打(因得罪李鸿章被辞官)(5)

重见龚氏 巧留银票

多年后,文廷式过世了,而龚氏这个没有名分的女人带着三个儿子实在是难以度日,她们的生活变得十分拮据,于是,她重新踏上了寻找梁鼎芬的旅途。

梁鼎芬见龚氏风尘仆仆、面色焦急,心中自然得出了结论,他已知龚氏此行的目的。与一般人不同,他并没有选择落井下石,而是面色如常地与龚氏聊起了天。语毕,为了不损龚氏的脸面,他并没有戳破她的来意,而是贴心地将三千两银票压到了茶杯底下,这笔钱,足够极大地改善龚氏的生活。

而早已被生活压弯腰的龚氏自然没有推辞之意,她将三千两银票收了起来,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梁鼎芬的家,她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将妻子托付给了好友,却反而促成了他们之间荒唐的情意,这一件事,落在任何一个男人的头上,都无异于是奇耻大辱,可梁鼎芬却淡然地接受了这一切,还叮嘱文廷式要照顾好妻子。若不是因为对妻子的深爱,又有谁能够做到这一步呢?

李鸿章最后被日本人打(因得罪李鸿章被辞官)(6)

在与妻子分离后,梁鼎芬虽也纳妾生子,可是心中仍然挂心着龚氏,他无法忘却二人曾经度过的那些平静的美好日子,所以在龚氏再次找上门来时,他没有拒绝她,甚至还贴心地照顾她的心情,巧妙地将三千两银票留给了她。若不是因为对过往的眷念,又有谁能够做到这一步呢?

反观龚氏,也许是无法忍受丈夫离开的寂寞,她选择了文廷式,甚至为其诞下三子。可到最后,她又得到了什么结局?一生无名无分,文廷式过世后,只能再次寻求那个她曾背叛过的男人的帮助。

这又未尝不是可悲可叹?她早已不再是梁鼎芬心中那个充满才学的女子了,她为一段荒唐的情冲昏了头脑,又被拮据的生活压弯了腰。也许,这正是最适合她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