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下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2)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3)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4)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5)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6)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1.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2.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

教具准备

课件: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简介、作者简介、词语解释、课文插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2、3插图】仔细观察图中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他就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笛福一起,走进荒岛,去认识一下这位独自置身荒岛生活28年的鲁滨逊。

【出示课件4、5、6】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那么,鲁滨逊究竟是怎样在荒岛上独自生存28年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出示课件7】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

(3)读梗概,理清思路,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 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8】(1)出示词语,读一读。

畏惧、 凄凉、 寂寞、宴会、缺乏、书籍、

聊以自慰、栅栏、控制、贷方、袭击、倾覆、稍稍

【出示课件9】(2)词语解释。

畏惧: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寂寞:①冷清孤单;清静。②静寂无声。

聊以自慰: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贷方: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课文中是与坏处一致,与好处相对。

倾覆:颠覆,覆灭;倒塌,翻倒;倾轧陷害。

稍稍:逐渐;渐渐。

三、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出示课件10】1.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并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2.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可以这样引导:

(1)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2)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的语句做上记号。

(3)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

3.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出示课件11】4.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出示课件12】5. 小组交流: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

流落荒岛—

6.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出示课件13】7.教师总结。

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板书)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笛福一道来到了荒岛,认识了一位有着顽强生命力的鲁滨逊,了解了他28年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岛上他还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走近他!

下课后同学们也可以阅读这本书,更加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畏惧、 凄凉、 寂寞、宴会、缺乏、书籍、聊以自慰、栅栏、控制、贷方、袭击、倾覆、稍

2.板书课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上节课我们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故事。回忆并互相说说: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都发生了哪些事?

二、默读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14】1.浏览精彩片段,快速默读,详细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揣摩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努力改善生活。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并汇总。

【出示课件15】遇到困难:1.生存:陷入荒岛,与世隔绝

2.生活:缺乏必备的工具和生活用品。

3.生命意义:活下去的价值与意义。

解决办法:1.用刻痕记录时间,进行记录。

2.节约现有的工具和用品、靠自身智慧来创造工具。

3.分析目前处境,排列自己的幸与不幸。

心态变化:苦闷失望---智慧应对---积极乐观

(板书:面临困难:生存 生活 生命意义

心态变化:苦闷失望---智慧应对---积极乐观)

【出示课件16】2.感悟精神光辉,感知人物形象。

(1)28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我”的幸与不幸

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生活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4)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出示课件17、18】出示并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好处与坏处”让鲁滨逊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让鲁滨逊不再为自己的处境消极悲观,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并努力克服困难。

小结: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板书:勇敢坚毅 乐观积极 靠智慧解决困难)

(3)除了鲁滨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学生可能谈到鲁滨逊的语言,如: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学生也可能谈到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

不少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逊的思想活动列出来一样。我们还能欣赏到很多这样富于灵魂和力量的语言。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19】 1.联系实际生活,在学习中或生活中,最近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和烦恼了吗?能够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和好处列出来吗?并说说这样做对你是否有帮助?

(启发联系实际谈)

2.你想详细了解鲁滨逊吗?可读一读原著。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20】 1. 课文通过对《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的摘录,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我们应该抓紧在校学习的这一段黄金时光,强健我们的身体,锻炼我们的意志,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技能,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我相信今后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有办法、有能力解决,因为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出示课件21】2.作业

(1)找到《鲁滨逊漂流记》原著,读一读。

(2)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遇到的困难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并写写自己将如何去克服它。

板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

面临困难:生存 生活 生命意义

心态变化:苦闷失望---智慧应对---积极乐观

勇敢坚毅 乐观积极 靠智慧解决困难

教学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逊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逊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逊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

本课亮点有二:

一、充分体现预习。新教育小学特别重视预习,我结合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及本课篇幅过长的特点,把预习工作做扎实,把学生一看就会的东西放在课下完成,这样腾出大量的时间去读,去体会人物品质,去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效果不错。

二、把课上成共读一本书的引领课。我校正在开展新教育试验,而亲子共读一本书正是本次实验的课题,《鲁滨逊漂流记》也正是推荐的书籍,于是,我借此机会,把课直接上成引领课,达到激趣的目的。

不足:课后结合生活谈体会时,问题设计得不好,学生不知从何谈起。如果把问题改成“你过去遇到过哪些不幸或困难,你是怎么做的,学了本课,你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又会怎样做呢?”这样学生的导向性会更强,就不会冷场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单对“惧、凄、寞”等15个字进行识记和书写,重点关注易错字“惧、贷、覆、凄、桅”的学习和把握。

2.能借助对梗概的梳理,整体把握名著主要内容,比较梗概与节选,并圈画出节选在梗概中的对应内容。

3.通过圈画和旁批,发现并学习小说中描写“幸”与“不幸”时的“借方”与“贷方”的表达方式;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 预习反馈 把握内容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在十八世纪初,英格兰的大街小巷谈论着一个传奇人物。1704年9月,塞尔柯克因与船长失和,他被放逐到智利海外荒岛,长达四年四个月之久。他在登岛时带着装有工具的工具箱。1709年2月,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1711年,塞尔柯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同学们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吗?

(2)揭示课题,说说课题大意。

2.反馈预学,教师点评。出示预习单,互动反馈评价与指导。

预习单

1.自主默读课文后,给下列汉字组词,并朗读三遍。

霉( )惧( )桅( )凄( )寞( )

梅( )俱( )跪( )妻( )宴( )

籍( )贷( )覆( )剔( )

藉( )货( )聊( )踢( )

我觉得比较难写的字

2. 走近文本,了解特点。

3. 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再概括梗概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鲁滨逊如何克服

梗概的主要内容:

预设1:对“籍、贷、覆、凄、剔”几个字的指导。

籍:不要写错上面的部首;

贷:不要把右上角写错,斜钩不要写成竖弯钩;

覆:注意其左下的双人旁;

凄:注意左侧是两点水,不要少写右边最上面的一横;

剔:注意部首不要写错;

预设2:走进文本,了解特点。

本文由(梗概 节选)两部分组成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8)

预设3:鲁滨逊遇到哪些困难和如何克服?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用品

居住

食物

安全、陪伴

离开

鲁滨逊如何克服

做木筏,到船上去找来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找了一个防野兽的地方,打了个帐篷

打猎、捕鱼为生,畜养活山羊、种植麦子

针对野人,安全防御。救下“星期五”,有了陪伴

救出船长,要求回国

预设4:梗概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乘船去非洲,途中遇到危险,孤身一人被冲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先做了木筏,划到破船上找吃、用的东西,并找到合适的地方搭了帐篷为家;食物吃光后,就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植麦子。有一天,他发现一群野人,开枪打死了其中的两个野人,救出了“星期五”。有一天清晨,鲁滨逊发现一艘发生叛乱的船,鲁滨逊救了船长,船长答应把他们带回英国去,最终返回故园。

【设计意图】本文通过激情导入介绍小说创作原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预习单的设计主要是指导学生对难写的字进行集中聚焦识字与书写。走进文本,让学生发现这篇文本的内容与平时看到的文本不同,让学生了解这篇文本的特殊结构,它是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的,梗概是原著的大略内容,节选是原著中选取出来的精彩片段。对课文进行梳理是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梳理主人公遇到的困难和克服的办法。促进学生学会概括故事梗概的主要内容。

环节二 对比阅读 把握规律

1.对照阅读,确定对应。

师:对比梗概的第2、3自然段与节选的部分内容,发现相同之处,二者有哪些关键词两边都出现了呢?请圈画描写或记叙中的关键词。

梗概

节选

比较发现

第2自然段: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第3自然段: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第1自然段:我是在9月30号登上这个荒芜人烟的岛。

第3自然段: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比如笔、墨水,还有纸,在船长、大副、炮手和木匠保管的物品中找到的几个包裹、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还有日晷、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我把它们一股脑儿堆在一起,以备不时之需。

第4自然段:还要提到的是,我们的船上有一条狗、两只猫。那两只猫是我带上岸的;至于那条狗,是在我带着第一批货上岸的第二天,它自已从船上跳出来,游上岸到我这儿来的,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是我的可信任的仆役。

……

第9自然段: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2.发现特点,把握规律。

(1)分步比较,发现特点。

(2)小组讨论,总结提炼。

梗概

节选

比较发现

第2自然段: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第3自然段:等到潮水退了,鲁滨逊看到那大船竟然还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第1自然段:我是在9月30号登上这个荒芜人烟的岛。

第3自然段: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比如笔、墨水,还有纸,在船长、大副、炮手和木匠保管的物品中找到的几个包裹、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还有日晷、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我把它们一股脑儿堆在一起,以备不时之需。

第4自然段:还要提到的是,我们的船上有一条狗、两只猫。那两只猫是我带上岸的;至于那条狗,是在我带着第一批货上岸的第二天,它自已从船上跳出来,游上岸到我这儿来的,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是我的可信任的仆役。

……

第9自然段: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①梗概用第三人称,节选原文用的第一人称;

②有相近描述:比如“没有人居住的荒岛”与“荒芜人烟的岛”。“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与“取出了许多东西”;

③有对应的事物:两只猫、一条狗;

④相同的关键词:“一丝安慰”与“安慰自己”

(3)建立关联,发现写法。

“简”:梗概用简练的语言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梗概写作时细节描写部分省略,大幅简省内容;

“精”:梗概选取的事件是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去掉无关紧要的故事;

“全”:梗概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完整的一个故事结构。写梗概不是缩写,而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设计意图】认识梗概和节选,就是要发现其中的规律。梗概与节选的比较,很自然地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时,如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发现其中的奥秘,把这些规律性知识探究发现出来,便于下一个环节的运用。

环节三 学写梗概 习得方法

1.明确步骤,把握方法。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9)

2.呈现内容,深入阅读。

(1)呈现梗概与节选中“发现野人,救下星期五”的章节。

(2)请同学们交流这些章节的内容。

3.自我练习,仿写梗概。

(1)仿写梗概。

(2)组内交流,

4.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学写梗概,便于快速说清楚内容。学写梗概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已经归纳清楚梗概与节选之间关联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运用,有助于学以致用,收获多多。

第二课时

环节一 预习反馈 把握情节

1.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反馈预习,把握情节。

预习单

默读梗概,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小说主要事件。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10)

预设: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这是对梗概二次梳理,目的是细研语言,情节是以事件为主导而推进的,学生通过以小标题的方式对梗概中的事件进行梳理,能准确把握情节内容,为深入研习语言和人物形象打下基础。如,做木筏、搭帐篷可以概括为“建房定居”,捕鱼、打猎、收麦子就可以概括为“驯养培育”等。概括小标题的时候,不仅要做到准确、全面,还要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将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进行合并、归纳,分清主次,抓关键词进行概括。

环节二 聚焦语言 研习人物

1. 寻找特色语言,发现语言妙处。

(1)师:文中哪些内容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文本不一样,让我们眼睛一亮?请同学们画出来。

预设:最典型的就是第8自然段的“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写法。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12)

(2)小组讨论:前后对应看,发现每组内容有哪些异同?

预设:

①这些语言和上面的提醒“坏处”和“好处”一一对应;

②“坏处”写得较简单,“好处”写得理由很充足,“好处”和“坏处”形成鲜明对比;

③“好处”和“坏处”就像是心中两个人的对话,这两个人,一个想到的是坏的方面,一个想到是好的方面;

④前面的“坏处”都是鲁滨逊遇到的不幸的事,后面的“好处”都是鲁滨逊遇到的幸运的事;幸运的事在不幸之后,实属万幸;

⑤写矛盾心理的时候,其实也可以这样表述;

⑥分析问题的两面性时,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达;

……

2. 聚焦人物语言,发现人物特征。

(1)师: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请用关键词写出来。

(2)小组交流合作,把小组讨论结果中最核心的两到三个关键词写到人物情节圈中,最核心的写在最里面。

(3)各小组交流,发现异同。教师点拨。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13)

人物情节圈

(4)师:如果将“好处”和“坏处”的罗列内容对调一下,你又有怎样的发现呢?

拓展小故事:有个广为人知的传说,曾国藩将幕僚草拟的奏折中“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战、败二字的顺序不同,奏折的意味陡变,慈禧看到以后,本来准备责罚的,念败军勇气可嘉,反而降旨嘉奖。这里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两字之改,意境却大不相同了:屡战屡败是指多次打仗多次失败,带来的是痛苦;屡败屡战则是指比喻虽然屡次遭受挫折失败,仍然努力不懈,给人的是希望。效果完全不一样。

我们发现,理解文章结构的前后顺序表达非常重要:先扬后抑,感觉抑;先抑后扬,重在扬。

【设计意图】聚焦典型语言学习,要从外到内,由内容到人物,不断的深入探究。这样的设计,就是先发现表象,再品味内容,从而感受人物形象,层层深入,不断地推进。最后,前后对比,发现规律,学会表达。

环节三 联系生活 尝试运用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师:爸爸妈妈每天工作非常忙,这一天只有你一个人在家,你需要自己做饭,需要自主完成作业……请从“坏处”“好处”两方面进行思考。

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课文全解(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及教学设计)(14)

(2)围绕一个话题,让两组学生站在对立面进行讨论,罗列观点,就像是辩论赛一样,只是把相关内容写出来。

话题可以有:①小学生玩手机的好处和坏处;②玩游戏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2.自由仿写,交流提升。

【设计意图】聚焦语言,除了发现形式的奥妙,更要在运用中掌握与表达,创设一个类似的语言情境,是为了让课堂学习的学生勾连我们的现实生活;发现并运用“借方”“贷方”的表达形式。之后引导学生仿写。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像鲁宾逊那样辩证思考,积极乐观。也有助于学生对典型语言形式的巩固和运用。

作业布置:(三选一)

1.鲁滨逊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可以向同学提出你的看法,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写书评,为班级读书交流会作好准备。

2.你想更好的了解鲁滨逊吗?那就赶快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吧,还可以观看《鲁滨逊漂流记》电影。

3.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遇到的困难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并写写自己将如何去克服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