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4-27 EMMA 石火艺术生活

1890年到1910年,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企业疯狂并购重组,一个个巨无霸不停地涌现。同时,无数的小城姑娘小伙子涌入大城市,他们的美国梦从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变成了在都市里的花花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

都市生活,不仅仅意味着嘈杂,混乱,还意味着时髦。这段时间里,美国的小伙子们都对一种时髦女郎的形象欲罢不能,美国的小姑娘们也都对这种时髦形象追捧不已,这种席卷全国的风潮,就是Gibson Girls。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2)

Charles Dana Gibson以他的妻子,Irene Langhorne,还有她的姐妹们为缪斯,为各大杂志贡献了他心目中当代新女性的时髦样本。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3)

这些女郎身材瘦高,皮肤白皙,纤腰肥臀,机敏聪慧,高傲独立。在他的画中,Gibson girls秀发丰盈,在头顶做成又高又蓬松的发型,越发衬得脸庞小而秀气。Gibson girls的眼中尽是风情,嘴角永远挂着讥诮的微笑,令人着迷,又琢磨不透。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4)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5)

Gibson Girls通常是个高高在上的白富美的形象。她们穿着最时髦的衣服,受过高等教育,思想独立又有万种风情。她们不像旧道德束缚下的女人那么谨小慎微,反而浑身透着一股子高傲冷艳的气质。她们不会低声下气地讨好男人,反而很少会给追求者好脸色看。但是只要你走近她,她又充满着感性。通情达理又含情脉脉。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6)

我们认识的,最直观的Gibson Girls的形象,就是《泰坦尼克号》里的Rose啦。我看电影的时候总是奇怪,Rose明显的对未婚夫Cal既冷淡又不耐烦,Cal为什么还对她那么着迷?他爱的就是Rose这种劲儿啊!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7)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Rose的形象,就是活生生的Gibson Girls。一头瀑布一般的卷发,肌肤胜雪,丰乳肥臀,爱读书爱艺术,机敏讥诮。Cal以为Rose这是走时髦路线,谁知道她是真的打心眼儿里看不上他。Rose和Jack相爱之后,打破常规,走自己的路,就完成了从Gibson Girl到New Women(新女性)的跨越。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8)

New Women(新女性),是Gibson Girls的形象的延伸。New Women是真正的独立女性。与时髦的Gibson Girls不同,新女性的智慧和独立不是一种审美上的情趣,而是真正的人生追求。她们在学识上和工作上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专业领域真正做到了靠自己的成绩说话。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9)

Gibson Girls不管再高傲,也是遵循着传统女人的生活轨迹的:让男人爱上自己,并且嫁人。成了少妇以后,还可以继续时髦,继续出名,但是首先要嫁给门当户对的对象。《泰坦尼克号》中,Rose的妈妈在和其他贵妇们喝茶的时候就很骄傲的说,去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老公嘛,Rose已经完成了她的任务了。可悲啊,在19世纪,女孩儿能够进入大学本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结果大多数的贵族少女进了高等学府仅仅是为了吊金龟婿。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0)

要我说,20世纪初的Gibson Girls,是我们现在印象中,王朔爱的“邋遢帅”,是高晓松迷恋的“飒蜜”,是《消失的爱人》中女主角怨念的“cool girl”。年轻,美貌,对旧秩序满不在乎。男人不知道每天跟他大口喝酒大口吃串儿的“cool girl”是怎么维持纤瘦的身材的,他们欣赏那种审美上的神秘感。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1)

新一代的男人,喜欢同自己一样不被旧规矩束缚的女人,但是一切的打破常规最好维持在审美层面上Gibson girls 貌美,机智,冷漠,疏离。这一切的新,是新的性吸引力,而不是新的人格。女孩儿们感知社会的变化,像变色龙一样急着调整自己的颜色,卖新的人设,但内心里还是一样的患得患失,亦步亦趋。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2)

1905年出版的《House of Mirth》(中文译名:欢乐之家)就讲述了这种白富美的悲剧。故事围绕着一个29岁的纽约社交名媛Lily Bart展开。Lily Bart美丽,时髦,聪慧,她十几年来一直在纽约上流社会中浮沉,却阴差阳错地一直没能找到如意郎君。她受过很好的教育,度过很多书,她向往真正的爱情。可是同时她又高度依赖她生活了这么多年的高雅奢侈的环境。可是,像《泰坦尼克号》中的Rose一样,她的家庭已经破产,她本人正在寄人篱下。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3)

要想找到如意郎君,就必须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圈中活动。而活动就需要钱。在Lily Bart高贵冷艳的外表下,是一颗时刻为钱焦虑的心。为了让人爱她,她维持着Gibson Girls的形象和气质,不能对追求自己的男士敞开心扉,同时,她的感情上又爱着一个温柔绅士,但是不够有钱的男士,Seldon。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4)

在上流社会勾心斗角的斗争中,明显藏着“黑料”的Lily成了牺牲品。她被赶出了社交圈,被迫像工人阶级一样开始工作。在普通的工作中,她的一切知识,机敏,手腕,全都不管用。老板只看重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她被解雇了。她一辈子的学识,手腕,经验,机敏,最终只有在身份和名声搭建的平台上才能被认可,一旦人设崩塌,那些可怜的小智慧一点用也没有。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5)

其实到最后,也是有老相识愿意娶她,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但是前提条件是她要揭发她真正喜欢的Seldon的“黑料”。Lily最终没有选择走这条路。她在自己的房间里郁郁而死。其实,几个小时之后,Seldon就来找她,像他求婚了。只可惜,最终两人职能天人永隔。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6)

(《绯闻女孩》中的她叫Lily Bart,绝非偶然哦)

Lily Bart并不坏,也不真的拜金。她有自己的坚持,但是又不像Rose一样有勇气打破常规。大部分的时候,美丽的爱情并不是打开生活枷锁的钥匙,大部分的女人,也没有勇气将生活打碎之后再重建。她们被捆在一个不可能维持下去的人设中,捆住了一生。那些训练出的冷艳,和计算好的独立的背后,是道不出的血泪。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7)

Gibson Girls的人设,不仅害了上流社会的白富美们,也害了那些带着梦想涌入大城市的年轻男女。在世纪之交的美国,中产阶级迅速壮大。年轻的工人渴望成为稳定的中产阶级,就需要一个供他们做梦的形象。Gibson Girls的形象,简单直观地代表了都市的时髦和繁华。打工女们渴望在大都市找到如意郎君,渴望能够成为杂志中所画的美艳高雅的女人。就像现在很多北漂对大城市的梦想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中的形象,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用什么样的包,出入在什么样的场所。即使现在还一无所有,偶尔打扮一番去三里屯拍一圈照,也足够美滋滋半天了。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8)

1893年出版的小说《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中文译名:街头女郎梅季),讲述的就是一个在底层挣扎的少女,Maggie的故事。Maggie家境贫寒,父母酗酒,兄弟也是问题少年。Maggie想要逃离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她开始在一家工厂打工。但是女工的薪水难以让她看到未来的希望。她看上了一个在她眼中光鲜亮丽的酒保Pete。Pete带她去看戏,带她去美术馆。她仿佛看到了她向往的那种有尊严有品位的生活已经在向她招手。Maggie一心期待Pete是她梦想的钥匙,但是梦哪儿有那么容易实现。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19)

她的问题哥哥和问题妈妈在关键时刻找Pete闹事,又和其他贫民窟里的人传她的坏话,破坏她的名誉。最终,Pete离开了Maggie,而她的家也对她关上了大门。Maggie不得已流落街头,沦落风尘,最终郁郁而终,变成了贫民窟中的一个笑话。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20)

Maggie和Lily的故事熟悉吗?就是樊胜美的故事啊。怀揣着大都市的梦,硬拗着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同时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麻烦,将自己推入险境。社会转型,迅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创造了巨大的贫困。梦中的幻影,只描绘了财富的模样,却忽略了从独木桥上跌落的失败者的身影。

青年与白富美(世纪之交二)(21)

不管梦想中白富美的形象再美好,为了人生赢家的人设而活只能把自己捆死在梦里。不如像那些在世纪之交的美国不算讨喜的New Women(新女性)一样,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是形象上的赢家,但是实打实地有实力才有创造美好生活的可能。

少做梦,多读书,高富帅会背叛你,知识不会。

选题/策划/资料/写作/排版 all by EM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