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马晋一

【一】

孙悟空火焰山三借芭蕉扇,大战平天大圣牛魔王的情节,应是《西游记》里颇为精彩的章回之一。

这火焰山又是从何而来?

原来,五百年前,孙悟空被老君掷入八卦炉里煅烧了七七四十九日,却因躲在巽门(通风口)处逃过一劫,跃炉而出之际,踢翻了八卦炉,其中一块垫脚的砖,便带着火星掉入地界,成了这座火焰山。

如今的火焰山,却成了阻隔取经人西行的拦路虎了。山体周遭的空气,都是热腾腾的。肉体凡胎的唐僧,看着眼前连绵着看不到尽头的火龙,挥汗如雨,急得直跺脚。红着眼看了看悟空,眼神里释放了一个信号,徒儿,这事是你惹得,快帮师父把问题解决了,不然,为师恐怕要念紧箍咒了。

这当年种下的因,便成了今日结成的果,这颇为符合佛派的教条了。悟空对接了师父的情绪,挠了挠头,直后悔当初为何要“临门一脚”呢。

西游记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的经过(孙悟空三借芭蕉扇)(1)

【三】

有没有根绝山火的方法呢?

其实还真有!

这在原著六十一回,就有说明。当时牛魔王犯了大忌,妄想以妖族之力忤逆上仙意愿,自然招来了玉帝、如来的联手打压,李天王父子、四大金刚并着一众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这火焰山,似乎成了五百年前的花果山。牛魔王势力一并被剪除,就连弱不禁风的貌美小妾玉面狐狸,也惨遭毒手。眼瞧着哪吒恶狠狠地举起了斩妖剑,牛魔王终于服软了,磕头拜于地上,连喊着饶命,举起了一面小白旗。

铁扇公主见势不妙,忙脱去珠簪,着一身素服,双手奉上芭蕉扇。为了保命,铁扇公主更坦言摊出底牌,“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

悟空如法炮制,果见那山,“大雨淙淙,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这颇有古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味道了。

西游记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的经过(孙悟空三借芭蕉扇)(2)

【四】

铁扇公主明明可以断绝火根,造福一方百姓。但她为何迟迟不用?

很明显,断了火根,其实就断了取财的门路。她在挟宝自重,故意保留一手,以期获得源源不断的红利(孙悟空曾寻她索借芭蕉扇,但这下金蛋的宝贝,怎能假手于他人,铁扇公主死活不给,并以红孩儿遭擒之故推脱)。

《三国演义》里,同样也有一个故事。

诸葛亮做足准备,西出祁山,本是志在必得。无奈狗头参军马谡自作主张,傍山扎营,结果被敌军断了水源,失了街亭。

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踏马而至,诸葛亮猝不及防,于是兵行险招,洞开城门。

这便是我们熟悉的空城计了。

但城下司马懿闻得琴声,抬头看了一眼诸葛亮,起初不解,又闻琴声骤然有杀伐之意,再凝视了一眼对手,心中了然。

原来,诸葛亮借着琴声,向司马懿传达了一个信号,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哥们,你长点心吧。司马懿恍然大悟,感激地看了诸葛亮一眼,大手一挥,撤。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十五万大军。

这就是需求决定价值。没有需求缺口,就人为地制造缺口,给自己创造价值。

魏蜀国力相差悬殊,司马懿了然已有胜算(但司马懿没有算到的是,眼前这位对手竟是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后来在上方谷一役中,自己险遭诸葛亮反杀,这是题外话了)。他保留了蜀国的有生势力,其实就是养“寇”自重,无形中提升自己在魏国的分量。至于铁扇公主做派,大抵类似。火焰山哪天没火了,估计她还要偷偷放上一把火。

名著里的权机之术,此处案例堪称精彩。

关注微信公众号“白马晋一”,更多西游、三国等各大名著犀利趣味原创解读

,